对工作无须过于狂热
      
          诸葛亮气死了周瑜之后,诸葛方的伯伯诸葛瑾引咎辞职,离开了东吴。经过努
      力,在铁路上找到了工作,并一直干到了退休。诸葛瑾工作的地点并不是一个大
      车站,那只是一个叫做下屯的小地方。一天大约只有两次列车在这里停车,诸葛瑾
      既是站长,又是搬运主任和信号主任,身兼三职。事实上,碰到什么事情,诸葛瑾
      就做什么事情,整个东吴都没有比他更快活的人了,下屯是他心中的骄傲;候车室
      每天都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清洁员打扫的;椅子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擦洗员抹擦的;卖
      票收票也是由诸葛瑾这位总收票员做的。有时一天竟出售四张票之多,——票款每
      晚也是由诸葛瑾这位总办事员清点的。有一天竟收入了13两银子,这是诸葛瑾在那
      里整整10年期间所收的最大数额。
      
          那个车站管理得很好,诸葛瑾对规章制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知道一个乘客准
      许干什么和不准干什么,哪里准吸烟和不准吸烟。要是有任何乘客敢于干一点违反
      规章的任何事情,那他在下屯就是自找麻烦了。
      
          诸葛瑾在那里呆了10年,于是他不得不退休了。毫无疑问,诸葛瑾的工作是干
      得很好的:在那整整10年期间他一直在那里,连一天勤也从来没有缺过,他天天上
      班。铁道管理委员会认为他们应该对此有所表示,给予肯定,所以,就安排了一个
      小小的“欢送仪式”,并派总公司人员张昭前往下屯参加这个仪式。
      
          诸葛瑾领受了感谢,并得到一份礼品——一张50两的银票。当然,他很高兴,
      可是他却张昭说:“我不需要这笔钱。我能改要一样能使我回忆起在下屯度过的那
      些幸福日子的东西吗?”张昭颇惊讶,但是他说他认为可以安排。
      
          “好,张昭先生,但愿公司能够让我得到一节旧车箱的一部分,一个分隔间。
      多旧多破都不要紧,我会把它修理好,搞干净,——既然已经退休,我就有充分的
      时间了。我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后园里,每天我都可以去坐在里面,这就会使我想起
      下屯。”
      
          张昭想道:可怜的老人,头脑不大管用了,但是刚好现在有几节只适于拆散的
      旧车厢。于是他说:“好吧,如果那就是你所要的东西,你一定可以得到它。”
      
          大约一周之后,一节旧车厢,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分隔间送来了,并运进诸
      葛瑾的后园。诸葛瑾正像先前在下屯工作的时候那样,为它忙了起来。又是打扫,
      又是油漆,又是擦亮。过了一周的样子。这节车厢就焕然一新了。
      
          这天,诸葛方和爸爸诸葛亮带着海螃蟹来看望看望年迈的诸葛瑾。
      
          那是一个很糟糕的日子。诸葛方和诸葛亮一上路,天就开始下雨了,等他们到
      达诸葛瑾家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他们停好了车,诸葛亮敲门,但没有人应声,
      不过,门并未上锁,所以,诸葛亮把门打开,他们就进去了。
      
          哪里也看不见诸葛瑾。诸葛亮说:“他一定在自己的那节旧车厢里,咱们出去
      到后边去吧。”果然,他在那儿。但并不是坐在车厢里。他在外面,坐在脚踏板上,
      吸着烟斗,他头上蒙着一条麻袋,雨水顺背向下淌着。
      
          “喂,哥哥,”诸葛亮说,“你到底为啥坐在那儿不进车厢避避雨呢?”
      
          “你看不见吗?”诸葛瑾说着,用手指着车厢上那块写着“不准吸烟”的通告
      牌,“亏他们想得出,给我送来的是一节里面不准吸烟的车厢呢!”诸葛方和诸
      葛亮都大笑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诸葛亮告诉儿子:“许多人的敬业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但是,
      如果对工作过于狂热,以至于不能摆脱的话,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病态
      了。我也悔恨自己以前在这方面考虑的太少了,以致于落下了现在这样糟糕的身体。”
      
      
          诸葛亮告诉儿子,自己比诸葛瑾伯伯强不了多少,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
      了。老板一定喜欢这样诸葛方这样的雇员:天天超时工作,即使是周末;或是,将
      工作带回家去做,对增多的工作毫无怨言。诸葛亮发现自己日夜埋首工作,压力过
      大,身体有些吃不消了;有时候,他甚至有“工作奴隶”之感。
      
          诸葛亮对儿子坦言:“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我却想不透大家夸赞
      我什么。我这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
      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生活,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
      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
      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这真是疯
      狂。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10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那就不会像现在这
      样感觉匮乏了。
      
      
      
          “不少人抱持错误的工作观念,以为他们在办公室逗留的时间越长,拼命工作,
      必然得到上司的赏识,平步青云。不料事与愿违,上司未必会欣赏这种盲目苦干的
      态度,同事也会讥讽这种人具有自虐倾向,是一个工作狂。
      
          “须知道,工作过度,以致身心皆疲,徒然令表现差强人意,对己对公司未必
      有好处,没有上司对一部工作机器予以信心与愿望,但人有时会掉进自己所设下的
      陷阱里,矫枉过正,患上工作狂也不晓得,越是自我要求严格,越容易出现力不从
      心的现象,因循苟且,对自己事业的发展造成重大的阻碍。凡事尽力而为之,同时
      也要量力为之,假如你对工作像着了魔一样,无法自拔,你要特别留神,避免坠进
      恶性循环中,你要慢慢地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尝试把对工作的狂热,转移到其他
      运动上,尽情享受个中的乐趣。”
      
          诸葛亮最后根据自身的体会告诫诸葛方:“放慢脚步,享受真正的生活。”
      
          诸葛方想: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真正的生
      活却要大费周折。现代人都不得不发挥才能并且在各自不相上下却又彼此矛盾的价
      值中做出选择:既希望保持人际间的感受,又不能放弃积极进取、事业有成;既希
      望自己感觉机敏,同时又要不失坚忍自若。可是……
      
          诸葛亮好像看出了儿子的疑惑,接着说:“为了成功而努力工作没有什么不对,
      但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懂得在工作与休息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
      果。休息并不代表懒散。休息是为再一步工作做好心理上及生理上的准备。休息帮
      助一个人尽快恢复消耗的体力和精神,令他工作更起色。”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