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因钱财而不成大器
      
          诸葛亮虽身为蜀国丞相和三军统帅,军政大权在握,却是廉洁奉公的表率。他
      教育儿子要进行品行高尚的养成,即要用俭朴的生活来养德,用淡泊富贵来树立大
      志,用静心学习增长才干,用振奋精神来革除享乐怠惰,等等。诸葛亮正是这样做
      而实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写给刘禅的信中说:
      “我在成都的家只有桑树800 棵,薄田15顷,子孙靠它生活还是挺富裕的。我在外
      面(老家以外的地方)再没有别的财产,随时的衣食,全部仗给于官家,不另外谋
      取生财之道来增加点滴私产。我死的时候,不使家属内有多余的布帛,外有多余的
      财产。”诸葛亮在临终前不但劝谏后主,规划国事,而且有针对性地陈述家事,预
      先谢绝赏赐,以免后代因钱财而不成大器。高风亮节,这太难能可贵了!诸葛亮
      的这种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唐朝中期名将李光颜谢却美色,大涨士气,激励了三军将士的斗志。当时淮西
      节度使吴元济据申、光、蔡三州(今属河南)叛变。唐宪宗任命原宣武节度使韩弘
      为淮西诸军行营都统,统兵10万,讨伐叛军。当时受韩弘节制的忠武军节度使李光
      颜积极作战,屡创叛军。而韩弘却没有讨叛诚意,又不便明显横加阻止李光颜进军。
      韩弘便在汴州寻觅到一位美貌女妓,派人将其送到李光颜处,企图用美人计瓦解李
      光颜的军务,腐蚀李的斗志。李光颜在款待三军将士席间,当众对使者严肃地说:
      “……我曾发誓不与叛徒同生于日月之下。现在三军将卒几万人为了效力疆场,抛
      家弃子,经受着各种刀伤剑击。我身为将帅怎能不与士卒同甘苦,却去以女色为乐
      呢?”韩弘的使者无奈只好将女妓带回汴州城。李光颜部却因此士气大增,连战告
      捷,最后取得了平叛的胜利。
      
          北宋名将兼文学家范仲淹,不仅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为后人所崇敬,而且也以深知兵略,治军有道为兵家所佩服。他从出任陕西
      四路宣抚使,到官至枢密使掌握全国军事大权,都要求部将做到:“士未饮而不敢
      言渴,士未食而不敢言饥”。他常常为将士的吃住穿等担忧,或感茶饭不香,或则
      睡卧不眠。他每遇事都是想到部属的困境疾苦,并将朝廷赏给他个人的钱财物品,
      全部分给部下的官兵。所以,他部下的将士每次出征作战,都奋勇冲锋向前,为其
      效力舍命。他所指挥的部队一直是北宋的一支劲旅。由于他的带头垂范作用,在他
      手下成长起来的诸如狄青、钟世衡这样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都能与士兵同饥共寒,
      身先士卒,廉洁奉公,起表率作用。
      
          岳飞是中国古代将帅中廉洁奉公,为人师表的楷模。他从严治军的一个突出特
      点就是严以律己。岳飞提出过国泰民安的两个著名口号:“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
      死,天下太平矣。”
      
          他身体力行,严守一不贪财,二不爱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复滴酒不进的
      “四不”规定。他个人的日常生活极其清苦。他平常的饭菜大多是主食加一个菜。
      有一次,岳飞吃到一种名叫“酸馅”的食品,他觉得味道不错,尝了几个以后,就
      叫随从收起来留到下顿再吃,以免浪费。岳飞在16岁时娶的一位刘姓夫人,因他从
      军远离,家乡沦陷后,生活无着,被迫转嫁。南渡以后,岳飞另娶了一位李姓夫人,
      夫妻之间的感情甚笃。他的部属同事们曾出于对岳飞这位主帅的尊敬,出钱买了一
      个年轻美貌的土族女子,送给他做姬妻。岳飞未曾见面就婉言谢绝了。在当时的南
      宋士大夫社会官吏多是三妻六妾和“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临安作汴京”的环境中,
      岳飞能如此洁身自好,真是清淡如水,廉洁为镜,高风亮节,实在难得!
      
          明朝“开国功臣第一”的徐达,既严于治军,又严于律己。他深知,要让广大
      将士做到令行禁止,不扰害百姓,主帅必须首先做出榜样才行。徐达对自己要求非
      常严格,不贪色,不爱财,与士卒同甘苦。作战时,有时军粮供应不上,士卒挨饿,
      他也不进饮食,不进营帐休息。发现士卒有伤残疾病,他亲自去看望慰问,给药治
      疗。因此,将士们对他既尊敬又感激,都乐于听从他的命令,以一当百,奋勇杀敌。
      
          诸葛亮经常忠告儿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
      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纪律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这
      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