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曹植铠表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曹操的这两句诗咏出他连年南征北讨的军旅生
      活,他的几个儿子都曾随他行军征战,其中最勇敢善战的是任城王曹彰。曹操曾问
      诸子所好,曹彰的回答是“好为将”。曹操又问他应如何为将? 他回答说“被坚执
      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说得曹操高兴得大笑。后来曹操曾
      于公元二一八年命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去代郡平乌丸叛乱。他果然能身
      先士卒,英勇战斗,终获胜利。曹操诸子中以诗闻名的曹植,也能领兵战斗。当公
      元二一九年曹仁的军队被蜀将关羽围困时,曹操曾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
      率军去救曹仁,可惜行前他哥哥曹丕暗算他,逼他饮酒大醉,以致不能见曹操面授
      机宜,使曹操收回成命。在《北堂书钞》中,至今保留有曹植于曹操逝世后上送魏
      文帝曹丕的《先帝赐臣铠表》,表文中说明当时天下已定,战事减少,故此将过去
      作战时用的铠甲上交,那些铠甲都是曹操生前赐给他的。原文如下:
      
          “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公
      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付铠曹自理。”
      
          表文中列举了四种铠甲,还有战马所披马铠一领,这是了解魏晋时期铠甲的重
      要史料。由于曹植身份较高,铠甲又系曹操亲赐,因此都是当时较稀有和较珍贵的
      铠甲,它们到了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发展成军队中大量装备的铠甲类型,其中以两当
      铠和明光铠最值得注意。
      
          两当铠的得名,是因为它的外貌类似当时衣服中的两当( 裤档) 。东汉时《释
      名》一书中对两当的解释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再看两当铠的特征,正是
      前面是当胸的胸甲,背后是当背的背甲,两侧腋下相通,在两肩处用带将胸甲和背
      甲扣连。这类铠甲长仅及腰,两臂挥舞方便,因此极适于骑兵使用。两当铠的雏形
      在西汉时已出现,但胸、背的护甲在腋下连缀一起,结构也简单,只用丝织的带子
      系结。真正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才出现的,铠甲制作精致,用革带以铰具前后扣
      连。在《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另一则曹植表文,又表明当时两当铠是优于一般铠甲
      的,原文说:“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两当铠排列在前,
      但数量比一般铠甲少得多,似仅有一与十之比。表明这种新型的优质铠甲虽已装备
      军队,但还较名贵,因而数量有限。
      
          明光铠是另一种三国时才兴起的优质铠甲,其特点是在铠甲的胸、背部分都是
      由左右两片近椭圆形的护组成,这些大型金属圆护,很像镜子,在战场上,圆护反
      照太阳光即发“明光”。正如汉代镜铭中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一样,所以称
      为“明光”铠,是制作精致的名贵铠,甲,三国时还是颇罕见的珍品。以后直到南
      北朝时期,这种铠甲还是质量较高的珍贵铠甲。例如当北齐和北周的军队在邙山的
      一次战斗中,北周将领蔡祐就披着这种防护能力较强的铠甲参加战斗,所向无前,
      北齐的军人都称他为“铁猛兽”,纷纷躲避。直到唐代,明光铠仍极受重视,在《
      大唐六典》的甲制中,仍将明光甲列为首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马铠。保护战马的防护装具,在汉代虽已有使用,但一
      般仅只是皮革制成的“当胸”,用以保护战马的前胸。直到东汉末年,骑兵使用的
      马铠才有了新的发展,日趋完善。曹操在与袁绍作战时,军中马铠的数量仍极有限。
      他在《军策令》中特别讲述过当时的情况:“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
      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是时士卒精练,不
      与今时等也。”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和《袁绍传》,在曹、袁两军官渡之
      战时,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而军中才有马铠三百领,能装备马铠的骑兵
      仅占骑兵总数的百分之三左右,可见马铠在当时还较稀有。至于曹军中,只有不足
      十领马铠,在实战中已无意义。也许仅能供少数将领使用,所以曹植铠表中列有一
      领马铠,正与上述史料相符合。
      
      
      
          在曹植铠表中还有一领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铠甲,就是环锁铠,又称锁子甲。
      这也是这种铠甲的名字首次出现于中国文献之中。但是目前还没有获得过曹魏时期
      环锁铠的实物或图像资料,难以弄清它的庐山真面目。此后,在古代文献中很长时
      间没再见过环锁铠的踪迹。直到十六国时,吕光被前秦苻坚派往西域,担任都督西
      域征讨诸军事,当进攻龟兹城时,看到西域诸军装备的铠甲是“铠如连锁,射不可
      入”。吕光的部队对这种铠甲极不熟悉,视为异域风味的新奇装备。当吕光击败龟
      兹,回师时带回大量战利品,其中自然会包括这种铠甲,可惜也没有实物或图像保
      留下来。直到隋唐时期,环锁铠还是西域地区的特产之一,当时康国向唐王朝供奉
      的贡品中,就有锁子甲。不过,当时中原的匠师已掌握了制造这种铠甲的技艺,所
      以《大唐六典》中已将它列入甲制之中,但排列在第十二位,仍表明它不是军中普
      遍装备的防护装具。
      
      ——泉石小说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