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光(2)
      
          “警犬新闻学”与“找故事的艺术”
      
          1999年,李希光从哈佛回国不久,朋友告诉他说,清华大学的王大中校长要请
      他吃顿饭。
      
          王大中是国家“863 高科技计划”能源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20世
      纪60年代参加我国自建的屏蔽实验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70年代中期以来,
      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开发工  作,提出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新概念;80
      年代开创了核供热  堆的新研究领域,主持设计、建造,并于1989年起成功地运行
      了世界上第一座5 兆瓦壳式低温核供热堆。 
      
          李希光久仰王大中校长的大名,并对他在我国能源科学领域所做出的贡献钦佩
      不已。
      
          王大中与李希光的历史性会见终于到来了。在那个饭局上,王大中表达了他对
      清华人文学科的殷切期待,两人一拍即合。
      
          李希光对王大中说,“地球村”时代已经到来,新闻的形式在以奔腾处理器的
      速度扩张,那些10年前的资深编辑们和新闻系的教授们今天已对此不知所措,中国
      需要有一门有开拓精神的新新闻学。
      
          饭后第二天,清华大学决定创办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这让李希光备受鼓舞。不
      久一个崭新的清华新闻学概念在李希光的脑海中孕育而成,而此时的清华也为未来
      的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编号叫“新闻9 ”。
      
          1999年12月10日,由李希光挂帅的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国际传媒和国际舆论的
      机构——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宣告成立,世界新闻界把目光聚集到清华园。
      
          中心聘请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媒体专家,如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利斯·鲁
      宾斯坦,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马文·卡博教授,克林顿总统的媒
      体顾问、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汤姆斯·帕特森博士等。中心还聘请了约30位来
      自美国、法国和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
      
          李希光决心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平
      台,使之成为在新闻传播、政治传播和国际传播领域能与西方传媒和学术界平等对
      话的学术重镇。
      
          中心成立后即召开了第一个学术研讨会——“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研讨
      会”,邀请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围绕“国际传播中有关
      中国的话题设计”“《北京青年报》与科索沃报道”等议题展开了讨论。这次研讨
      会一炮打响,引起了世界传媒业的极大好奇。
      
          接着,李希光策划和主办了包括“清华—哈佛新闻传播学合作展望”“网络时
      代的新闻传播研讨会”“下一代新闻学教育国际圆桌会”“网络新闻与注意力——
      解剖网上新闻圆桌会”“美国媒体与中国研讨会”“从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看中美
      两国记者的国家意识”“如何看待中国的新闻改革”“两党政治、中美关系与媒体
      角色”“网络与中国媒体演变”“全球化时代媒体的力量”等研讨会,影响深远,
      成就斐然。
      
          中心还先后邀请了5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和记者来清华参加现代传媒论坛讲座,
      其中包括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哈佛大学政治研究所创始人乔纳森·穆
      尔、克林顿政府总统助理等。
      
          中心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际传媒研究学术网站和中国第一个网络新闻实验室,
      在一种开放、活跃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里,为海内外研究人员、媒体专业人员,特别
      是中青年学者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中心目前承担着一系列国家重点课题,其中包括“政治传播学与国家形象的构
      建”“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舆论监督与环境政策的形成”“软力量研究”“中
      国主流报纸上的日本”“新闻构建与国家利益”“中国国际形象重塑”“美国媒体
      研究”“国际传播前沿研究”“现代传播技术对新闻学的影响”等。
      
      
      
          为了开创新闻事业的新局面,李希光开设了新新闻学,传授客观报道的基本原
      理。他认为客观公正是一个优秀记者的第一标准。他在专著《新闻的核心》中特别
      强调了新闻的公正性。他说,我们对新闻的报道必须坚持多信源的原则。所谓多信
      源,就是指,如果报道战争或冲突,应该报道冲突双方的意见。比如,伊拉克危机,
      新闻报道应该报道源自冲突双方的信息;关于朝鲜的核武器核查,也要报道信息双
      方的意见。仅报道一方的意见的新闻,就不是好新闻。在他看来,司马迁和唐玄奘
      是最好的记者,因为他们是记录事实,是事实的忠实记录者。
      
          有一次他让学生到国子监一带采访。采访没有题目,但每个人必须发现新闻。
      几个小时后,一位学生向他介绍对一种砖雕的发现。李希光问:“这是他们告诉你
      的吗?”学生说:“不是。”李希光请他再去向当地居民提问,核实清楚,再下结
      论。
      
          李希光自称他教授的是“警犬新闻学”。他说,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公正性,
      记者将保持他们的警犬功能。新闻的公正性是新闻视角和新闻观点的平衡,而不是
      所谓的没有观点的纯客观。公正性应该包括所有相关观点的报道,但不仅仅是报道
      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而是要这个光谱上的各种观点,要看到事物的复杂性和事物
      的细微差别。从新闻媒体发展的历史看,警犬记者被看做最崇高的媒体人,而公共
      新闻又强化了新闻界的基本使命——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在于保障公民
      的知情权和监督各级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的行政部门。否则,一个健康的民主法
      制社会无从谈起。新闻媒体的未来不在于采用新技术,不在于网络化,更不在于新
      闻的娱乐报道和体育报道,而在于强化其“社会警犬”的作用。
      
          另外,在清华他还提出一种新的新闻观,认为新闻就是“找故事的艺术”,任
      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人类从有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来
      就在讲故事,从荷马到司马迁,到唐玄奘,到马可·波罗,不管中国人、外国人,
      都是在讲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新闻也是讲故事,只不过新闻时效性更强一些。
      
          李希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学理念,一改原有新闻理论的空泛说教,生动形象,
      也更接近新闻的本质。美国《明星论坛报》称,从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那里看到了
      中国传媒令人鼓舞的发展趋势。如今,他正在清华培养新一代中国记者,期望这些
      记者能以全新面貌走上新华社记者的岗位。
      
          李希光到清华已经4 个年头了,人们看到这位质朴的教授依然保持着记者作风,
      每天只睡5 个小时。《北京晨报》曾这样描述他:从家里赶到清华园时,他总是背
      着一个大旅行包,里面有书和笔记本电脑,一如他当年背包踏走古“丝绸之路”的
      样子。
      
          清华新闻学院并不比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差
      
          李希光教授另类的传闻是从一件发生在饭桌上的故事开始的。
      
          有一次,李希光和他的学生在食堂吃饭,开始时大家说说笑笑,这时他的一位
      女学生说起她的男友读完核物理学专业后准备去美国的事,李希光突然脸色大变,
      怒火万丈道:“国家培养他,是为了要他去给美国人造原子弹吗?这要让那些两弹
      元勋们知道,非得气死不可!”据说当时他还差点掀翻桌子,在场的人无不愕然。
      
          不啻如此,李希光不许他的学生考托福和GRE 。他的理由是这样的:清华大学
      是国立大学,你到清华来,你的学费不是你父母出的,是全国纳税人出的。你本身
      考取了世界一流的大学,你再考托福和GRE 到国外的三流、四流大学读书,你当初
      就没有必要进清华大学。你应该把这个位置让给其他的同学。中国人称清华是中国
      的哈佛,而美国人自称哈佛是美国的清华。如果你到了清华,一心想着出国,你是
      对自己的老师没有信心,对你自己更是没有信心。我们清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并不比
      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差。哥大的院长是《纽约时报》总编,而我们的院长是《人
      民日报》总编。哥大的新闻学教授是美联社高级记者,而清华新闻学教授是新华社
      高级记者。
      
          尽管他的这种解释并不一定能让所有的人都理解,但他的学生中考托福的还真
      不多见,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在李希光的教授下所学远超过了国外的二三流大学。
      
          李希光开课之初就实行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当时有人不理解,认为这样的话,
      清华的新闻学就太“洋化”了。可李希光说:在这个全球传播的时代,一个记者每
      天打开电脑,要看新浪和搜狐的新闻,也要看当天国外各大报纸的新闻,没有优秀
      的英语水平,未来的记者如何生存?接受这种训练的学生10年后,他们在上课、采
      访和做梦时分不清自己说的是英语还是汉语;他们为商业媒体工作,但他们是没有
      偏见的记者;他们拥有优秀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他们写的是新闻,而不是学者的评
      论。为此他还计划他的新闻学课改用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原版英文教材,结合
      中国的案例来讲授。
      
          李希光的课很特别,生动、幽默、灵活,重在启发和实验。他要求他的教室一
      定要有多媒体、投影、网络,常常让学生念《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原文
      报道,并逐段分析,逼得大家不但有分析能力而且英文一定得过关。他的新闻分析
      课最受学生欢迎,常常乐得大家前仰后合,而正是这种插科打诨式的讲演,使学生
      对新闻的本质体会得更深刻也更长久。
      
          有一次,李希光给他的学生讲课,他说:“我们有的记者不知道新闻究竟是什
      么,于是在写新闻的时候,只是telling something (说某些事情),可是真正的
      新闻是reporting (报道),应该从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来报道……” 
      
          他觉得同学们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意思,接着说:“如何  获取新闻?不
      仅要凭借一名记者的好奇心,还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说着说着,他脱去帽子,对同学们说:“我现在很疲惫,你们试着从哪些细节
      可以看出?”
      
          同学们看到老师乱糟糟的头发,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异口同声地说:“头发。”
      
          李希光很少按部就班地布置作业,但每次布置的作业都别出心裁。有一次他竟
      出了一道题:用不超过50字的导语概括《红楼梦》。学生们匪夷所思:老师怎么把
      《红楼梦》与新闻联系起来了呢?
      
          由于李希光上课另类,效果好,所以有很多人来蹭课,除清华的学生外,还有
      来自人大、北大、广院等院校的学生;甚至清华炊事班的一位职工也被李希光的课
      所感染,一次次混进学生的队伍,乐此不疲。而一位清华外语系学生,从来没想过
      要做记者,自他听了李希光的课后,对新闻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心改行当记者,果
      然毕业后进了新华社对外部。
      
          来听李希光课的人越来越多了,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李教授纳闷为什么自己
      学生的面孔越来越陌生。但他没有摆出教授的架子,也没有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更
      没有驱逐过任何来蹭课的人。只是有一次,李希光无意中出了一怪招,让6 位北大
      丽人在大庭广众下暴露了身份。当时李教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练习题,要两位同学
      一组,彼此描述一下对方的外貌、背景等,以增加采访人物时的观察力。结果蹭课
      者的身份一个个暴露无遗,但李教授的友善使他们沉浸在愉快中。
      
          出怪招是李希光教授的拿手好戏。在他看来,怪招如能提高学生的水平,怪也
      就不怪了。
      
          李希光教授刚到清华时,他手下共有十几个学生。有一年暑假,他带着帐蓬、
      睡袋、笔记本电脑、卫星电话、GPS 定位仪,和他的4 个学生,跑到了兰州、内蒙
      古额济那沙漠及敦煌一带进行探险式的采访,向北青报网站和自己的网站发回大量
      稿件。当他们来到罗布泊时,居然在这无人区里住了近一个星期并凭借定位仪和军
      用地图找到神秘古城楼兰。回来后,他将学生的采访报道汇编成书,成为新华出版
      社的热门书。
      
          又一年,他突发奇想,带了几个学生到他当年做苦力的江苏一个煤矿去采访,
      他还要他的学生和自己一起下到矿井深处。涉世不深的学生哪里吃过这个苦,叫苦
      连连。可事后他们感到这样的体验真是难得。
      
          而在北京,他带着本科生满北京城采访更是屡见不鲜。有人对大教授如此“不
      顾身份”表示惊讶。而李希光则说:大家都应该这样,新闻学是职业教育,没什么
      高深理论,师傅带徒弟天经地义,这是哈佛的培养模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教科书
      开章就说:新闻这门学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产生激情;要让学生产生激情,就要老
      师带徒弟。我要在他们身上克隆我自己。
      
          李希光教学的又一古怪之处就是要求他的学生24小时手机开机。他认为这是培
      养一个优秀记者的基本要求。“你睡觉,新闻不可能睡觉。”为了检查同学是否开
      机,他有的时候会半夜突击检查,如果发现哪个同学没有开机,他会严肃地让他写
      检查。
      
          为了让他的学生更多地了解新闻的本质,接触各种思想,近几年来,他张罗了
      有国际大牌新闻明星参加的十几个圆桌会议,与他的学生面对面交流。这些“大腕”
      包括美国CNN 亚洲著名主持人韩玉花、默多克新闻集团前副总裁张镇中、《华尔街
      日报》首任驻华记者秦家骢、《亚洲周刊》总编邱立本、《阳光卫视》掌门人杨澜
      以及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渡大学、香港大学的传媒专家。
      
          2001年,李希光通过网络结识到一个在阿富汗采访的日本战地记者岛津洋一。
      他们经常通过电子邮件相互交流信息。据说阿富汗边境上驻着4400多名记者,而岛
      津是为数不多的能深入塔利班战区采访的记者。有一天,岛津把一张塔利班高层密
      会的照片传回日本,没想照片被美军截获,第二天,那个小山坡就被炸弹夷为平地。
      
          这个故事让李希光很激动,他对岛津说:“你从前线飞到清华来吧,把这些故
      事讲给我的学生。”岛津真的从巴基斯坦买到了一张机票直奔北京,饥肠辘辘的岛
      津在清华与李希光的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辩论。学生们说,这样的教学
      案例在中国的课堂太少见,只有李教授才敢想。 
      
          200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实现自己评课。李希光的“新闻采访与写作”和“国
      际传播”被评为第3 名和第6 名。
      
          清华校领导颁奖那天晚上,他捧着两块奖牌回家,不由流露出欣喜之情:“这
      是我的最高荣誉,这就是我的诺贝尔奖!”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