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3)
      
          2001年2 月,康晓光等主编的“中国第三部门研究年鉴”——《处于十字路口
      的中国社团》公开发行,他的《关于官办社团自治化的个案研究》以大量案例剖析
      社团自治化的必要性问题。作者特别强调了个案研究的意义。他说:“个案研究有
      着独特的价值。一个  好的个案,可以使研究者透过它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和社会
      结构的特征,透过它的演变洞察时代的历史趋势和社会的发展脉络。” 
      
          《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还汇集其他知名学者对中国“第三部门”的最新
      研究成果,其中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
      青基会会长徐永光的《中国“第三部门”的现实处境及我们的任务》、高丙中的《
      社会团体的兴起及其合法性问题》等通过丰富的论述及大量的案例,使人清楚地看
      到了当今中国社会内部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大量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都是社团
      组织担负起原先国家和政府不能担负和没有担负的职责,例如慈善等事情。
      
          康晓光曾多次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在人才争夺战上一步落后,就可能在科技
      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步步落后。用全球的视角来审视,我国最需要的是人才,最
      缺乏的也是人才。”
      
          基于这样的思考,康晓光对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希望工程”尤为投入。因为
      “希望工程”从更现实意义上说就是人才战略。
      
          中国青基会自1989年3 月成立的几年内,已经使贫困地区200 多万已经失学、
      濒临失学或从未上过学的儿童得以就学;为贫困地区修建、改建、新建了近6000所
      希望小学;为贫困地区送去了1 万套《希望书库》;表彰和培训了数千名贫困地区
      的乡村教师,其中绝大多数是民办教师。
      
          1998年是中国青基会既定的“希望工程”冲刺攻坚计划的最后一年。青基会推
      出  ’98“希望工程”志愿者劝募行动,招募20余万名志愿者,深入社区,贴近公
      众,以一种全新的社会化筹款方式,再次掀起了捐资助学的热潮。而1997年洪水肆
      虐期间,灾区大批农村小学被毁,学童无校可上的危难关头,青基会与全国200 多
      家新闻媒体合作的  ’98“希望工程”救灾劝募行动,赢得捐助上亿元,救助3.9 
      万名灾区儿童回到了校园,向灾区紧急提供2000多顶“帐篷希望小学”,资助灾区
      建设希望小学500 多所,为灾毁学校迅速复课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全国“希
      望工程”实现筹资3 .54亿元,其中中国青基会近2 亿元,创下了10年来的最高记
      录。“希望工程”实施10年来,已经累计资助了200 余万名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
      校园。由于政府扶贫、普九力度的加强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失学儿童的绝对
      数和失学儿童的比例都在逐年下降,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对社会的资助需求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1998年后,“希望工程”的战略重心开始转移:“希望工程”由救助失学儿童
      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并以教师培训、现代
      化教学设施配置等软件建设为主。
      
          然而“希望工程”的建设过程也非一帆风顺,2002年3 月《南方周末》用四个
      版面刊登该报驻京记者方进玉的调查报告《违规投资玷污“希望工程”·青基会负
      责人难辞其咎》,质疑基金会负责人徐永光在“希望工程”中的违规操作。“希望
      工程”遭遇信任危机。
      
          “希望工程”信任危机引发的全社会对中国“第三部门”的信誉危机,使康晓
      光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因为中国需要“第三部门”,无论是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还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都需要市民社会的支撑。中国的NGO (非政府组织)不是太
      多了,而是太少了。所以,这场危机将给整个中国社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2002
      年4 月康晓光以《危机的根源与后果》一文对此次危机作出回应。他坦率地说,我
      对事件本身的“真相”和“背景”没有多大兴趣,我真正关心的是比它们更为深刻
      的东西,这就是此次危机的“根源”与“后果”。他说,“希望工程”从某种意义
      上说已经成为中国的形象工程,它所取得的成就是其他机构望尘莫及的。“丧钟为
      谁而鸣?”不仅仅是为一个中国青基会而鸣,而且是为每一个NGO 而鸣,为每一个
      中国人而鸣!
      
          康晓光在担任中国青基会常务理事兼非营利组织研究委员会主任的同时,还被
      中国扶贫基金会聘为常务副秘书长。这是他反贫困路上的又一个领域。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农业部,接受民政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2002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了“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的教育扶贫的倡
      议。
      
      
      
          康晓光有着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历,又有着在“希望工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他意识到,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应届高中毕
      业生获得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机  会;另一方面,日益增高的学费也给部分贫困家庭
      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贫困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于是他和扶贫基金会的
      负责人研究,决定搞一项旨在帮助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又一个“希望工程”即
      “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该项目是一项理念先进、设计科学、管理规
      范的社会公益项目,不仅注重对特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而且通过学生自治组织—
      —自强社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公益道德文化建设,是江泽民“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在扶贫与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产生积
      极的影响。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倡议得到了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2002年9 月
      1日,“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政
      协副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名誉会长、新长城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杨汝岱,中国扶
      贫基金会会长、新长城工作委员会主任王郁昭为该项目揭幕。康晓光以基金会常务
      副秘书长的身份在启动仪式上介绍了项目情况。
      
          “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启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响应。截至2002
      年9 月1 日,已确认捐款人民币近300 万元,已确定资助特困大学生300 余人。今
      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将根据工作的深入开展情况由北京周边地区向全国辐射,特别关
      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农业、林业、师范类学校。
      
          康晓光认为,“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资助项目”是一项理念先进、设计科学、
      管理规范的社会公益项目,不仅注重对特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而且通过学生自治
      组织——自强社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公益道德文化建设,这是最大
      特色。
      
          另外按康晓光的设计,项目在后期管理上,将在受助学生中建立自治社团组织
      ——自强社,通过自强社,学生自己管理资助款,并且有组织地开展自助、助他的
      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在贡献社会的过程中,他们将建立
      起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因为在康晓光看
      来,贫困不是一个人的罪恶,每个人没有权力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和环境,能在极
      度艰苦的条件下考入大学深造,本身就是值得大家尊敬的英雄。因此康晓光主张在
      工作过程中要把现代公益活动的理念,贯彻在所有的细节里,真正体现对人性本身
      的关怀。
      
          国情研究队伍中的又一匹“黑马”
      
          2000年1 月9 日,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宣布正式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清华
      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由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胡鞍钢开始涉入中国国情研究是1985年,当时他还是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二年,他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周立三领导的中国科学院
      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当时这个小组被称为专为政府高层提供国情研究报告的高级智
      囊组织。胡鞍钢为了完成课题,自己到基层进行调查,写出《人口与发展——中国
      人口—经济系统分析及人口系统控制对策研究》的著名论文,第一次运用包括人口
      学、经济学及现代对策论的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就人口与就业、人口与
      消费、人口与城市化、人口与环境资源等问题,对中国现代化人口转变特点和预测
      中国人口数量增长进行研究,提出了如何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建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被称为中国国情研究队伍中的一
      匹“黑马”。1988年,由他主笔的中国第一号国情报告《生存与发展》再次为他赢
      得声誉,奠定了在中国国情研究队伍中的地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