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楷(3)
      
          教授式的全能谋略家
      
          1992年11月,熊光楷出任总参谋长助理,1996年1 月任副总参谋长,2000年被
      授予上将军衔。
      
          熊光楷虽然官居要职,身份神秘,但为人随和,比较平民化。香港记者曾为他
      发表过一个特写:
      
          2003年3 月两会期间,国家安全部部长许永跃与其他部门的6 位部长在大会堂
      休息厅留影,当记者们围上采访,许永跃警惕性很高:“我是列席人员,没什么可
      说的!”接着记者们又问起了接班问题,部长们齐声说:“好不容易休息,给我们
      一个宽松的休息环境吧!”这时,大会堂北门出现了一位衣着普通的列席人员,但
      他走到哪里都有警卫人员向他敬礼,原来他正是大名鼎鼎的国家军事情报最高负责
      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他与许部长一样,态度亲切随和,不介意记者拍照,
      只微笑挥挥手说:“我是列席代表,不方便讲话。”
      
          说起身份,熊光楷最喜欢他的身份是教授,因为他是国防大学和解放军南京国
      际关系学院的兼职教授。他似乎很偏爱这样的身份。他在解释自己身份的时候,常
      会拿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来做比照。鲍威尔在出任国务卿之前曾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
      会议主席,是四星上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主编朱克曼知道熊光楷与鲍威尔在出任国务卿前身份
      的某种对应关系,便送给熊光楷一本鲍威尔写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朱克曼在
      上面写了这样一段话,“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将军,但是他的内心深处是一位政治
      家;他愿意把这本书也送给一位将军,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位教授”。
      
          熊光楷说,朱克曼的话说到他心窝里去了。
      
          尽管熊光楷更喜欢自己的教授身份,但外界还是把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事
      谋略家。且不说他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这样一个高层谋略家的身份,就是中
      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的职衔也完全是谋略家的角色。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成立于1979年,外界称它是“中国军方智库”,其成员由众
      多老外交家和退役将军组成。大概是因为学会成员大多是中国军官,又是熊光楷全
      权掌控的缘故,国外一直怀疑它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个机构。西方社会学家A ·
      杜克·班纳特在他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结构与步骤》一书中说:“北京国际
      战略学会目前的主要职责就是发展与那些研究外国战略与国家安全问题的专家的联
      系。”
      
          其实,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是中国研究国际战略问题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20
      多年来为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重
      要的决策咨询机构,同时还是中国外交、军事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现已
      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百余个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有很多外国
      政治家、军事家和军事科研人员访问该会。2001年4 月17日,应唐家璇外长邀请来
      华访问的巴基斯坦外长萨塔尔来到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发表了演讲;2002年2 月27日,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应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邀请,在北京举行了题为“试论新时
      期日中关系的重要性”的演讲;同年4 月,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应学会之邀访
      华,就“9 ·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反恐斗争等问题与熊光楷等进行座谈。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每年都举行一届年会,总结全年的工作,提出研究议题。2002
      年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年会上,有100 多名长期工作在外交战线与军队的老外交
      家、老将军及国际战略、经济、科技问题专家、学者出席。熊光楷会长容光焕发,
      以他独特的思维,多角度地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并从“正确认识战略机遇与忧
      患意识的关系”“正确认识反恐与反霸的关系”和“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模
      式多样化的关系”等3 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用“十六大”精神加深对当前国际形势的
      认识,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作为中国军队的高层官员,一个谋略家,熊光楷在主持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的同
      时,更多地以解放军副总长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
      
      
      
          2000年1 月 22 日,熊光楷赴美进行中美两国国防部第3 次防务磋商,使自1999
      年因驻南使馆被炸而中断的中美两国定期军事磋商得以恢复。中美第3 次到第5 次
      防务磋商都是熊光楷亲自率队。他还多次率团赴澳大利亚参加中澳防务磋商。2002
      年5 月22日熊光楷访问英国,与英军副参谋长巴格尔空军上将举行了中英两国首次
      防务磋商,并在会晤了英国国防大臣胡恩和英国陆军参谋长沃克后,在伦敦国际战
      略研究所作了题为《中国的新安全观和国防政策》的演讲。 
      
          熊光楷既是谋略家,也是教授,他在大学的许多演讲理性而生动,好评如潮。
      他喜欢吟诗唱歌,充满灵性。
      
          具有朝核问题与中东、南亚安全问题  发言权的重锤人物 
      
          2003年熊光楷有两出重头戏。一是他于2 月8 日参加了第39届慕尼黑国际安全
      政策会议,在会上作了题为《当前全球反恐形势及前景展望》的发言,阐述了中国
      以新安全观为基础所确立的反恐基本政策,强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
      核心的新安全观是中国政府制定反恐政策、开展国际反恐合作的指导原则,受到与
      会者的高度评价;二是10月24日,他作为中国军事高层代表团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
      随国务委员、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美国。
      
          海南撞机事件使两国军事交流陷入低谷后,中美军事交流的升温,是自2002年
      美助理国防部长罗德曼率团访华和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访美开始的。2003年9 月
      美国的两艘军舰驶入中国重要海军基地——湛江港,几乎就在曹刚川启程访美的同
      时,应美国海军的邀请,享有“中国神州第一舰”美誉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
      “青海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对美国在太平洋的军
      事基地关岛进行为期4 天的访问,中美军事交流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而曹刚川的此
      次美国之行,则进一步标志着中美中断的两军高层接触正式恢复。
      
          由于曹刚川是自1996年12月迟浩田访美后7 年来第一位访问五角大楼的中国国
      防部长,再加上神秘色彩很浓的、屡屡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老道的军事高参熊光楷
      “助阵”,因此,曹刚川此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关注的目光。
      
          曹刚川一行对美国的访问无疑是成功的,10月24日他们抵达纽约,第二天即参
      观了西点军校,接着是对华盛顿的访问。美国对中国国防部长的访问非常重视。五
      角大楼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这两位美国国防部的正、副掌门人对中国的态度
      已经友善了很多。曾经在中美撞机事件后下令取消美军向中国厂商定购军帽合同的
      拉姆斯菲尔德亲自在五角大楼欢迎和接待了曹刚川、熊光楷一行;对中国多次出言
      不逊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也在曹刚川一行抵达华盛顿的当晚为中国客人
      举行晚宴。从中美双方各自发表的声明和消息中可以看到,中美军事高层的会晤是
      “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中美双方还透露,双方同意就2004年两国军
      方领导人的访问日程进行安排,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和副主席佩斯将军
      明年将访华,中国军委和国防部其他领导人也将陆续访美。
      
          在熊光楷随曹刚川部长访美期间,正值“中美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研讨
      会在得克萨斯州开幕。11月5 日,熊光楷副总长出席了会议。
      
          这次研讨会由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起,由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布什总统图书馆
      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协联合举办,是中美建交以来由民间举办的级别最高的两
      国关系研讨会。因而出席会议的都是中美政界、军界和外交界的重量级人物。比如
      中国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及美国前总统布什、美国国务
      卿鲍威尔、美国前国务卿贝克、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美国前驻华大
      使普里赫和尚慕杰、美国前国务次卿坎特和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等。
      
          熊光楷就中国对地区性安全问题的关切在会上作了发言。
      
          关于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熊光楷说:“中国在处理朝鲜核问  题上的根本出
      发点是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我们的基本考虑是朝鲜放弃核计划,同时朝鲜合理的
      安全关注也应得到解决。”他表示,中国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
      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的任何单方面举措,在北京“六方会谈”的框架内继续积
      极努力,探索和平、全面、公正地解决朝核问题的途径。 
      
          在谈到中东地区安全问题时,熊光楷说,中方对最近巴以紧张局势的加剧深感
      不安和忧虑。中国认为“以暴易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通过谈判实现“以土地换
      和平”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惟一有效途径。
      
          在谈到南亚地区安全问题时,熊光楷说,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中国和
      印度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较大改善和发展,作为南亚的近邻,中国不希望看到印巴
      两国兵戎相见。
      
          对熊光楷已经十分熟悉的美国军政界以及公众,再次领略了这位中国将军的魅
      力。根据美国解密的国防部情报局机密文件透露,美军形容熊光楷是一个“条理分
      明、头脑灵活”的解放军高级官员。
      
          “RMA ”关键人物,欣赏科索沃战争  风云人物科瓦什宁 
      
          曾有人问熊光楷,在与国际军事界的交往中,他最欣赏哪一位当代外国军事将
      领。熊光楷公开表示他最欣赏俄罗斯的科瓦什宁将军。
      
          科瓦什宁将军是俄罗斯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执政前期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被认
      为是俄军队的少壮派。科索沃战争期间,面对美国及其北约对科索沃的进逼和轰炸,
      科瓦什宁大将发出强硬声音:“如果俄罗斯面临生死选择,那么俄武装部队的一切
      武器装备,特别是核武器,都应被利用。”战争后期,科瓦什宁采取先斩后奏之法,
      未得到叶利钦的同意,便下令俄罗斯200 余名空降兵鬼使神差地出现在科索沃普里
      什蒂纳的机场,从而打乱了北约的整个部署,使北约在科索沃单独执行维和任务的
      如意算盘落空。
      
          普京上台后,科瓦什宁与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就俄军发展战略曾有十分激烈
      的争论。谢尔盖耶夫曾表示,其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威胁以及超级大国之
      间的竞争与较量都是通过核武器进行的。作为原俄战略导弹部队的总司令,他想把
      削减常规军队的费用花在核武器上。而科瓦什宁则主张把用在核武器上的钱用于常
      规力量建设,因为“俄罗斯最直接的安全威胁就是来自其最邻近的国家”。俄军对
      车臣战争的胜利似乎进一步佐证了科瓦什宁的观点。因此,普京总统准备牺牲“核
      武器发展潜力”来发展俄常规力量。但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普京总统意识到科瓦
      什宁对核武器的排斥事实上削弱了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力,与他的军事大国思想不相
      适应。为了使俄罗斯沿着战略核力量与常规力量平衡发展的方向走下去,普京决定
      重新调整俄罗斯的军事发展战略,并于2001年撤去了科瓦什宁的总参谋长职务。
      
          在熊光楷看来,撇开人们对科瓦什宁的争议不说,科瓦什宁是一位在俄罗斯军
      事改革、军事外交方面很有成就的军事战略家。比如他在军队建设上率先提出俄罗
      斯不能背上沉重的战略火箭军的包袱,应将其变成战略火箭兵,同时建立一个航天
      兵种,以成为未来的“天兵”,因为未来空间战争有可能加强。他提出俄罗斯军队
      分三个军种(即海军、陆军、空军)和三个兵种(即空降兵、战略火箭兵、航天兵),
      这是个很大的改革。
      
          熊光楷认为,一个高级将领仅仅有敢上战场的勇气是永远不够的,尤其在现代
      战争中,军事战略的研究和战略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自进入总参以来,他一
      直没有放松对军事战略的创新研究,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3年4 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身着一身西服,
      突然出现在人民大会堂。他今天在这里以教授的身份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
      “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作“新军事变革问题”的专题报告。
      
          “新军事变革”这个概念的英文原文为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简
      写为RMA 。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及战略学界就开始运用这一提法并进行
      了大量的论述。而在这之前,由于冷战结束,一场新军事变革已经悄悄萌芽。当时
      的基本判断一是两极格局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大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打
      不起来,但局部战争仍时起时伏;二是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
      展,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思想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军队建设及编制体制的
      调整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94年1 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批准成立了
      一个“高级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美军有关RMA 的研究工作。这是美国官方首次
      公开承认和使用RMA 这个词组。 
      
          中国对新军事变革的关注与世界同步。1991年海湾战争刚结束,江泽民就敏锐
      地观察到了高新技术在现代作战中被更多运用这样一个特点,多次亲自主持召开座
      谈会,要求军队重视研究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军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当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的熊光楷便开始系统地研究世界各国新军事变革的特点,
      成为中国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研究人员和重要智囊。
      
          熊光楷的这次报告主要是围绕伊拉克战争展开的。他将伊拉克战争分为斩首、
      震慑、扩大战果3 个阶段。他认为这场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反映了世界新军
      事变革的三大趋势,即武器装备智能化、军队编制体制精干化和作战样式体系化。
      而武器装备智能化具体表现为各类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战争的主角,精确制导武器
      占战争总弹药量的比重增加明显:越战时为0.2%,海湾战争时为8%,科索沃战争为
      35% ,阿富汗战争达60% ,伊拉克战争还会更高。军队编制体制精干化具体表现为
      军队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人数密集型向科技
      密集型转变;指挥控制自动化则利用数字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战争的神经中枢,
      对战争进行指挥控制;作战空间多维化方面,过去一般是陆、海、空三维,现在运
      用的已增加到海、天、空、地、电磁五维;作战样式体系化包括空地一体战、空地
      海天一体战、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等。
      
          在他看来,中国必须在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础上及时总结伊拉克战争,以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中国在国防建设方面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又不能好高骛远”。“中国军队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防御能力正在逐步增
      强。  ” 
      
          针对伊拉克战争中期伊拉克方面做的非正规抵抗,熊光楷认为这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他分析说:“我们既不要忽  略战争中高技术的运用,也不
      能忽略战争中人的作用。”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人本主义,世间万事万物都应以人为
      本,“因为一切高技术战争最终还是要落在人身上,人还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2003年6 月5 日,身着便服的熊光楷迈着军人的步伐,出现在中央统战部的会
      议大厅。这次他是应中央统战部的邀请来为党外人士作关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报告
      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的中国军人肩上所承载的全部光荣。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