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著名女特务形象回放(3)
      
          曾在40年代中期东北“伪满”时期就主演过《黑痣美人》等多部电影的著名演
      员白玫,解放后在长影厂主要从事译制片配音工作,因年龄关系,参演的影片数量
      屈指可数,1956年,白玫与“英俊小生”王心刚一起联袂主演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拍
      摄的反特故事片《寂静的山林》,在影片中,她扮演的女特务李文英从海外回来,
      潜入东北某市进行拉拢、腐蚀、物色和发展新特务,准备里应外合,共同制造反革
      命事件。这个女特务外表伪装进步,内心却极其反动,并根深蒂固地仇视和反对新
      生的共和国政权。我侦察员史永光化装成跑行商的特务冯广发,与女特务从接触到
      相识,从而全面了解到特务集团的活动线索,最后配合公安将空投特务和潜伏特务
      一网打尽。可贵的是,白玫在塑造这个女特务形象上,首先把女性特有的柔情表演
      得丝丝入扣,在处理女特务与分离多年的幼子相见时所流露出的母爱情怀,表现出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所流露出人性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也是这个女特务形
      象的亮点。而在与王心刚扮演侦察员角色的对手戏中,又把一个女人的柔情蜜意,
      发展到男女之间不可避免的暧昧关系,表演得非常得体和到位,展现出女特务内心
      丰富的个人情感。所以,白玫饰演的李文英,一改那种“脸谱化”的女特务的形象,
      真实袒露自己的心扉,细腻地显示出一个女演员对角色的渗透力和个性化的表演。
      后来,步入老年的白玫生前的最后一个角色,是在长影厂的反特片《第三个被谋杀
      者》中,扮演了以修女身份潜伏的女特务罗曼的银幕形象。
      
          在同一时期,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虎穴追踪》,作为惊险样式典型的反特故事
      片,片中的剧情发展也有两个女特务作铺垫。一个是由北影厂的女演员莽一萍扮演
      的女特务米如珍,另一个就是由长影厂的叶琳琅扮演的女特务资丽萍。莽一萍在建
      国前夕的北京,就与著名喜剧演员韩非在一起合作主演了吴永刚导演的《飞红巾》,
      只可惜影片在时局变化中而未能封镜。她在该片扮演的这个女特务形象,从外形上
      来讲主要是由服装造型来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性格。第一次出场是身穿旗袍对上司指
      令自己潜伏下来进行破坏活动的极其不满,第二次的出场,则是一身东北农村妇女
      的肥大棉袄的装扮,表露出在农村进行破坏活动时的凶狠和毒辣。莽一萍的外表,
      非常适合人们脑海中常见的女特务的形象,再经她自然入戏、出神入化的表演,可
      以说是银幕上标准类型女特务的代表和样板。只可惜这一颇有潜质的女演员,受戏
      路限制,虽演技自如但一直未能得到导演们的重视,其自身的形象定位,当然也不
      可能在以重点表现革命斗争题材的当时去出演重要角色,所以,莽一萍留给人们的
      银幕形象,除了女特务形象,似乎也没有其他什么别的角色了。而叶琳琅作为有别
      于专演女特务、并能开拓喜剧戏路的著名演员来讲,她在《虎穴追踪》里扮演的以
      粮食局长秘书身份为掩护,窃取情报的“地下”女特务。所以,角色的外在身份,
      是女特务从不显山露水,到最后一幕的原形毕露,叶琳琅把这一女特务循序渐进表
      演得有张有弛,不愠不火,且把这一角色又淋漓尽致地延续发挥到另一部以抗美援
      朝为背景的反特片《铁道卫士》中的女特务王曼丽身上。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铁道卫士》,作为一部著名的反特故事片,早已家喻
      户晓,因为在“文革”中所有的故事影片均遭封杀,而在其后期为纪念抗美援朝40
      周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才挑选出五部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故事片公开复映。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铁道卫士》并不能同“特赦”的《打击侵略者》、《奇袭》、
      《英雄儿女》和朝鲜片《战友》那样直接以朝鲜前线为中心来展开故事,作为一部
      反特片类型的影片,这部《铁道卫士》,仅仅是把抗美援朝作为其故事情节的背景,
      只因另一部直接描写朝鲜战场的著名影片《上甘岭》里的主创人员,其“右派”问
      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放”,故《铁道卫士》意外地“取而代之”。叶琳琅扮演的
      女特务王曼丽是一个潜伏的特务,列宁装,直发型,单布鞋,而并不是观众印象中
      女特务常有的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叶琳琅在角色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做足
      文章,这一角色的别样化,难怪观众印象深刻。多年后,步入老年的叶琳琅,在江
      南某农村拍摄《香魂女》的时候,被许多围观看拍戏的农民给认了出来,大家在指
      指点点地小声议论着她的王曼丽,快人快语、为人豪爽、充满喜剧细胞的叶琳琅,
      于是来了个现场发挥,她不无幽默地拱手抱拳,连声说道: “是我,是我,刚从监
      狱里放出来。”一席话,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1961年年底,曾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新中国“22大明星”之一的长春电影制片
      厂著名女演员张圆,一直是以其端庄、贤淑的中国妇女正面形象出现在银幕上,无
      论是《祖国的花朵》中的老师,还是《地下尖兵》中的地下党,无论是《笑逐颜开
      》中的街道大嫂,还是《羌笛颂》中的红军战士,张圆质朴无华的表演,都是那么
      感人至深,而轰动一时的反特片《徐秋影案件》,张圆却“一反常态”地扮演女特
      务邱涤凡,这无疑是张圆银幕形象一次深层次的拓展戏路。这部影片的真实故事,
      虽然是后来被平反的一大冤案,但影片中张圆饰演的女特务邱涤凡的原型,也确有
      其人。张圆从人物的外形、身份为出发点,从头到尾没有一丝一毫的简单来处理这
      一角色,从而使女特务形象独成一体,在人们心目中,与师伟在《秘密图纸》的女
      特务方丽“反角正演”异曲同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