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冠”带来的噩运缠身
      
          1938年,沈默君参加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火线剧社,曾在苏浙公学、华中军政
      大学学习。1948年,任华东第三野战军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工团团长兼编导。曾创作
      过歌剧《叶大嫂》,小说《孙颜秀》、《夫妻英雄的故事》等作品。
      
          1951年,建国初期,沈默君同沈西蒙、顾宝璋三位部队作家一起,根据陈毅元
      帅夺取山东孟良崮战役伟大胜利的真实战例,联合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南征北战
      》,获得华东军区创作一等奖,并于第二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故事影片。1953
      年,沈默君独立创作的《渡江侦察记》,获得文化部和华东军区创作一等奖,也被
      上海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又获得1949—1955年文化部表彰的优秀国产影片一等奖。
      1954年,由于突出成绩的取得,沈默君调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担任电影
      创作组组长,于1957年与著名剧作家黄宗江合作了电影剧本《海魂》,并获得1958
      年文化部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三等奖,再次由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演员赵丹、崔嵬、
      刘琼、高博、王丹凤、康泰联合主演拍摄成电影。作为剧作家的沈默君,还在1952
      年参加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海上风暴》中,在镜头前出演郭连长一角,
      这也是他作为专业剧作家和业余演员的双重身份唯一一次的银幕“触电”。
      
          沈默君出众的创作才华,虽然赢得了军内外的一致喝彩和认可,却为他带来了
      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些在政治风口浪尖上胆战心惊行走着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
      人为强加的罪名,会无情地降临在沈默君的身上,由此而过早地摧毁了一个颇有才
      华的剧作家的创作生涯和政治生命。1957年,轰轰烈烈的“反右派”运动在全国全
      面开展,沈默君连自己也不知因为哪种原因,就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而勒
      令脱下军装,被冷酷地遣送到黑龙江省北大荒军垦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于是,银幕
      上再也没有找到由沈默君这个名字编剧的电影,而在遥远而寒冷的东北荒凉之地,
      一个虚弱、瘦削的未老先衰的中年人,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一望无际肥沃
      的黑土地上,忍气吞声、心情沉重、默默无语地跟随着一批又一批被流放着的人们,
      在栽种着比人还高的红高粱。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中国的电影界正忙于为国庆10周年赶拍
      众多的献礼影片,地处东北吉林省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五朵金花》、《我们
      村里的年轻人》、《笑逐颜开》、《冰上姐妹》等4 部影片,被幸运地挑选到文化
      部拟定的18部彩色献礼片之中,这些幸运的大事情当然和无人知晓、并已经被开除
      出电影界的沈默君没有任何的关联。可是,在东北广袤而辽阔的大地之上,长影厂
      却在取景的外景地中,意外发现了沈默君就是以军事题材影片而闻名影坛的知名编
      剧。长影厂的领导求贤若渴,多次积极将沈默君的情况向上级申报,终于在1961年
      底,沈默君意外地结束了长达4 年的“右派”流放生活之后,被弄清了所谓问题,
      摘掉了压在头顶的“右派帽子”,但仍然以继续观察、以观后效的“监管对象”,
      首先被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借调到哈尔滨继续去搞文学创作,随后,又如愿地于1962
      年的5 月来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