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艺海银幕索珠
      
          风  起  云  涌“南国片” 
      
          提起颇富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南国片”,就不能不提起一位与“南国片”相关
      联、并且密不可分的著名导演——王为一。虽说他并非是“南国片”的首创,但是
      他在执导《珠江泪》、《椰林曲》、《七十二家房客》等脍炙人口的影片中,继承
      和发扬了“南国片”鲜明的叙事风格,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三家巷
      》。如今,年届九旬有余的王为一导演,依然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的形象,
      他的资历,像一本记载丰厚、意境深邃的往事歌谣。
      
          初涉艺海  银幕索珠 
      
          祖籍江苏苏州吴县的王为一,1912年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1934年,参加
      上海艺华影业公司从事电影工作前,曾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西洋画,与同学赵丹、
      徐韬同组美专剧团,并参加左翼戏剧联盟,积极从事地下戏剧活动,
      
          由于思想激进,倾向进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被“美专”开除,为
      谋生加入聂耳主办的“森森国乐队”,8 个月国乐队解散,他便在“艺华”从场记
      职业开始了他的从艺生涯。不到3 个月就遭到国民党的追捕和通缉,组织上就迅速
      把王为一转移到香港全球影片公司。等到1936年风声平息以后,年轻气盛的王为一
      又重新返回上海,既不改姓,也不改名,理直气壮地加入业余剧人协会,参加该会
      的第三次话剧大汇演。《雷雨》、《醉生梦死》、《欲魔》等一出出中外名剧的演
      出,而且于当年就参加了电影《狂欢之夜》的拍摄,从而使他剧影双栖、艺路更宽。
      王为一在这部新华影业公司开拍的由著名导演史东山编导、著名摄影师余省三、薛
      伯青掌镜、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金山和著名电影演员周璇、胡萍、顾而已领衔主演,
      根据苏联名家果戈理《钦差大臣》改编的故事片中,出演了主要配角。
      
          1937年,王为一又在新华影业公司参加拍摄了一部在中国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的
      经典名片——《夜半歌声》。该片由著名导演马徐维邦编导,余省三、薛伯青摄影,
      金山、胡萍、施超、顾梦鹤主演。王为一在影片中扮演一个看门老头,这是他年轻
      时第一次扮演老年角色的新尝试。由于拍摄《狂欢之夜》而步入电影之门,王为一
      有幸与著名导演史东山结识,并因其刻苦钻研的韧劲而被史导赏识,于是新华公司
      在1937年开拍的由著名艺术大师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余省三摄影的《青年进行
      曲》时,史东山提拔王为一任该片的副导演,王为一从场记、演员到副导演,果然
      不负众望和恩师的提携与期待,在这部反映时事、鼓舞人民斗志的进步影片中,出
      色地完成好配合导演的工作。这部影片的开拍,也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
      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序幕。出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义愤,也使得王
      为一充满激情的协助导演,拍摄出这部有时代意义的影片。
      
          但是,王为一刚当上副导演不久,业余剧人协会因三次公演成功,组织上决定
      筹建一个职业剧团,以期望中国话剧有个比较固定性的组织,通过经常性演出除提
      高演出质量外,并达到宣传抗日救国、鼓舞民众斗志的目的。业余剧人协会都积极
      赞同,如赵丹决心退出电影界,以减低工资参加这个业余实验剧团,以示全力支持。
      王为一也同样离开他的电影导演的前程,参加了这个职业剧团。剧团采取了间接的
      表现形式,以选取象征性、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古装剧和中外名剧的演出,来借古
      喻今,针砭时弊。于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太平天国》、《武则天》、《原
      野》等话剧相继亮场。王为一、赵丹、徐韬等同是美专毕业的同学、同事和好友,
      携起手来,一专多能,既导又演,还兼任美工、设计、舞台置景,以自己的全部精
      力投入到全国一致抗战的烈火洪流之中。
      
      
      
          1938年夏,赵丹和王为一联合导演的话剧《钦差大臣》正在积极排练时,上海
      “八·一三”爆发了,日寇大举侵犯,闸北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上海失守。王为
      一只得随政府组编的12个战地演出队之一的第三四队一起,分片分区域到全国各地
      进行演出。王为一随演出队一道沿长江朔游行走,风餐露宿,一路风尘来到武汉,
      正值武汉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王为一等所属的“抗战剧团”,参加大型话剧《
      为自由和平而战》的演出。这台话剧无论是主题内容,还是演出形式,以及对演员
      表演的要求上,都有很大的改进,称之为“活报剧”。即舞台随时间、剧情进行,
      不拉大幕,不换场,而改用道具、布景的变化,演员表演连贯进行,一气呵成,这
      对以往惯用换场、调整情绪的演员们来说,是一次演技的考验和提高。
      
          王为一主持编剧和导演工作,这一在当时非常新颖的演出形式,大受欢迎。无
      论是话剧故事,还是演戏形式,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起到了发动民众、
      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反抗侵略的良好效果。为此,中国电影制片厂邀请王为一到
      重庆演出,为该厂排演《为自由和平而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