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应用理论
      
          本研究主要应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对性的社会控制进
      行研究。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 相互回报的, 人们都
      想利益最大, 支出最小。付出多而得到少的关系总会终止, 而得到多的关系会维持。
      因此,社会规范能够作为个体利益的后果而产生,之所以会存在社会控制,因为受
      控制者从控制中获利,遵守和服从社会控制对受控制者有利。如果与个人利益相左,
      社会控制就会受阻。
      
          埃默森明确指出交换理论三条独特的核心假设(Emerson,1981, ):
      
          1,人们会( 经常或一直) 理性地行动,争取收益(即价值、效用、报酬或工
      资等)最大化;
      
          2,各种物品的价值是可变的,它们全都遵循着满足原则,又称价值调适原则。
      获得越多,自感价值越低;
      
          3,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收益取决于个体向其他人提供的利益。为了得到
      利益,必须有一个交换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流动的。因此,可以把
      社会理解为一个利益流动的网络。
      
          霍曼斯指出,投入足够的资本,并从投资中产生回报,是社会控制存在的逻辑。
      构成资本的必定是些一般性的强化刺激,诸如货币、社会认可,或对暴力手段的控
      制。投入越多,相互依存的链条就越精细,网络中的角色就越专门化,相互依靠的
      水平就越高,所以遵从将网络维系在一起的规范或权威性要求的倾向也就越强。在
      任何情况下,如果初始投资者和使之维持的参与都不能都获得回报,就不会发展出
      任何制度。(马尔科姆·沃特斯,2000:77)
      
          布劳认为促使往来联系形成的力量就是社会引力。一旦确立起相互之间的吸引,
      社会交换也就开始了。当一个人在交换中处于匮乏境地时,就有这种可能,从而只
      有使自己服从他人,才能使交换维持下去。他人可以获得一种权力信用,也就是一
      种可用于以后交换的命令权力。所以,如果说某些人为他人所依靠,那么,在这个
      意义上,这些人就是富有权力的。(马尔科姆·沃特斯,2000:79)
      
          交换理论提出了许多命题,与此项研究关系密切的如:
      
          当与其他人互动的时候,人们都在寻求使自己收益最大,付出最少;
      
          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自己掌握的有限信息的情况下,权衡付出与收获,从
      而在行动前思考选择哪种方式;
      
          社会交换被互惠标准所调节;
      
          关系中互动的动力,以及长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关系中的当事人对吸引
      与依赖水平的对比。
      
          占据社会控制研究主流地位的,一直是政治学与法学的视角(科恩,1988),
      基于社会控制是稳定的社会秩序所必需的这一价值出发点。其中许多论述,也显示
      出一定交换理论的倾向,如认为“社会控制把人们分为体面和不体面的,它使有些
      人丢脸却保护其他人的名誉。”社会控制实质上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的维持,只有当
      控制行为调整到能够被受控方接受的状态时,社会才会稳定(李平安,1987)。
      社会干预的每一增加给作为社会成员的人带来的利益应大于它对作为个人的人引起
      的不便,社会控制应该“给予我们最多的福利而最少地剥夺我们的自由。”  (罗
      斯,1988:318-324 )
      
          除了社会交换理论之外,本研究不同章节的讨论中,还将会涉及到社会控制理
      论、福柯的权力理论、性脚本理论、社会网理论、社会性别理论,等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