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数事实证明,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
      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并非投机取巧,而是明智之举,是走向成功的捷径。美国国际
      商务机器公司在开发新产品上总是“迟人半拍”,几乎没有首先在市场上推出过位
      于新技术前列的产品,他们总是让其他公司“领跑”,自己尾随其后,从别的企业
      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寻找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最佳“谋合点”,他们生产的商业机械
      在世界各地经久不衰,取得了巨大成功。意大利派克公司在别的公司推出新产品后
      派出工程师和营销人员到用户家中探询其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并从用户那里掌握了
      第一手资料,之后再扬长避短,发展生产,结果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
      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效果。
      
          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要认认真真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更高的起点上登攀,在更新的领域中取得成功。例如在
      工作中,我们可以学习那些优秀员工处理问题的方法,认真地学习他们可以提高我
      们的办事能力,让我们进步的更快。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学,失败的教训也同样要借
      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从失败中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是人生一笔财富。
      同理,只有善于分析各种各样的失败案例,去寻找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才能避免自
      己遭遇同样的失败。
      
          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间,美国塔克商学院教授芬克尔斯坦在教授管理
      学时,没有把如何模仿成功企业管理模式作为经典教学内容,而是把眼光瞄准了最
      差企业和企业失败的教训。芬克尔斯坦认为:“学习成功经验的最好方法是从研究
      失败的教训中获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往往更多地追求卓越、关注成功,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企业,不论是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还是名不见经
      传的小企业,要想做到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成功企业的经验都是相似的,但失败
      的教训却各有不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探寻失败的原因,借鉴企业失败的案例,
      就更能够给现在的好的或者坏的企业以警示。在职场中,我们也要学习老员工的经
      验与教训。对于那些老员工,他们在企业里做的时间长,各方面基本情况了解得多,
      他们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对我们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美国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现在不得不开除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高级职员,因
      为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这个职员是由有一个小学徒升上来的,他的才干很好,
      所以升得很快,一直升到该公司的工程预算部主任,负责公司内部各项工程的预算。
      有一天,一个速记员查出他在预算中算错了两千元,于是把详情呈报给上司,后来
      经理也知道了这件事。这个年轻主任听后勃然大怒:“这个速记员不该查我的核算,
      他也不该提出来。”经理问他是不是算错了,他说是的。“然而你以为速记员还是
      不应该说出来,而应该使公司受损失以维护你的威严吗?”那个人又说是的。经理
      就劝他,像他这样做的话,是很难做出什么大成绩。时间过了很久,人们都快要忘
      记此事时,他在算一个工程时又出现了错误。当经理又批评他时,他又是非常生气,
      一点也没有认错的意思。后来那个经理实在没办法,就解雇了他。
      
          这个例子对于职场中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如果我们当时在那个公司
      里,千万不能像他那样不肯承认错误,这样的坚持到最后还是不利于自己的。如果
      那个人知错就改,最后的结局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经验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千万不能拿来当万能药,认为在什么场合都适合,那
      就错了。经验归根结底是属于他人的东西,是他人从其自身的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
      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由于人与人的出身、性格、经历及
      所受教育不同,因而把他人的经验完全套用于自己的实践,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
      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时,也不要忘记去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