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收到了实效
      
          玻尔所要的,就是为自己受难的犹太同胞开辟一条逃难的路径,这一广播指明
      了这样的途径。在以后的两个月里,在瑞同典海岸警卫队的积极帮助下,有7220名
      犹太人渡海,安抵瑞典。
      
          有一个难民讲了他在躲藏的地方听到瑞典的广播后产生逃走念头的经过。他的
      故事是典型的:“在牧师家里我听到了瑞典电台广播,我觉得自己有了一条生路。”
      
          尼尔斯·玻尔以公开性原则的名义进行个人干预——这种原则就是对于罪恶和
      错误都要公之于众,对拯救丹麦犹太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斯德哥尔摩充斥着德国特务,人们担心玻尔会被暗杀。就在这时,彻韦尔勋爵
      来了电报,邀请玻尔到英国去。玻尔立即接受了。玻尔的儿子奥格·玻尔赶到了,
      当时他只有21岁,是一个有希望的年轻物理学家。他准备随父亲去英国,玛格丽特·
      玻尔和其他的孩子们则留在瑞典。
      
          这时,一架英国飞机正停在瑞典的机场。这是一架非武装的双引擎“蚊式”轰
      炸机。它这次来斯德哥尔摩是运送外交邮袋的。这种轻而快的飞机可以飞得很高,
      以避开挪威西海岸的德国高炮群。
      
          这架蚊式机经过了改装:炸弹舱成了客舱,只是仅仅可以容纳一个乘客。
      
          经商定,玻尔将乘这架飞机飞往伦敦。奥格·玻尔则留下以后再走。
      
      
      
          四、空中“悲剧”
      
          10月6 日玻尔穿上飞行服,身上系好降落伞,登上了飞机。驾驶员还给了他一
      顶飞行头盔,上面带有一副耳机,用它可以同驾驶舱通话,以便接受指令,其中包
      括,必要时,从哪里可以接通氧气。玻尔还拿到了一根曳光棒,如遇攻击,驾驶员
      会打开炸弹舱,那样的话,玻尔就会降落到寒冷的北海里。曳光棒有助于自己被发
      现,获得营救,如果他还幸存的话。
      
          蚊式飞机起飞后,很快爬高,并达到它所需的高度。有必要使用氧气面具了。
      驾驶员通过机内电话告诉自己的乘客如何打开机关,接受氧气供应。但是,玻尔的
      那颗头颅过大了,那顶带耳机的头盔不适合这样的一个脑袋。悲剧发生了,玻尔因
      此没有听到命令。事过不久,由于缺氧玻尔就晕了过去。驾驶员没有听到回答,意
      识到出了什么事,所以一飞过挪威就降低高度,在北海上空低飞。终于到了目的地。
      飞机在苏格兰着陆时,玻尔已经清醒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