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别人在升官,文人丁山在踏步(1)
      
        九 别人在升官,文人丁山在踏步
      
        宣传部副部长去当文化局长,过往有这方面的惯例。彭小天接任郎壳子市文
      化局长早在意料之中。从级别上看,都是正科级,工资没长一分。再说,当一个
      文化局长没什么油水可捞,连吃饭请客也得试着来,要不,欠了账没地方补。因
      此,彭小天没有像当别的局长那么跑啊送的,轻轻松松就当上了文化局长。
      
        再说,当一个文化局长也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只是当了一把手,自主权大
      些,吃吃喝喝的事经常遇到,按照场面上的话讲,就是应酬多了。当然,责任也
      大了,一个单位几十号人的吃喝拉撒都要管。不过,从工作上看,文化工作对于
      彭小天来说早已烂熟。
      
        按部就班搞完" 规定动作" 没有什么问题,只是" 自选动作" 难搞,官场中
      人常常喜欢这样说。" 规定动作" 就是指上级交办的硬性任务," 自选动作" 就
      是工作的创新。创新就得要花钱。再说,文化工作创新又怎么创呢?工作做得再
      好那也是虚的又能怎样?因此,彭小天一上任就懒心懒意的,根本没有新官上任
      三把火的劲头。
      
        郎壳子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是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彭小天自然
      就是郎壳子的新闻出版局长了。现在的好多媒体都在大肆发展驻地记者,扩充自
      己的势力范围。驻地记者就得要接受当地新闻出版局的管理。特别是那些专业小
      报,发展的驻地记者大都是兼职的。在程序上不怎么合法,只好打些擦边球。打
      擦边球就得要走新闻出版局的后门。在彭小天的引荐下,丁山就这样轻而易举地
      成了《法制报》驻郎壳子的驻地记者。
      
        丁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把自己当上《法制报》驻地记者的消息告诉邰从
      化,邰从化在电话里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祝贺,还说记不记者不要紧,关键是要多
      写稿,写些深度报道,不能老停留在写一般消息的低层次水平上。丁山听到这些
      话,觉得有些怪怪的,有些官腔的味道。以往邰从化不是这个样,他俩通电话会
      东拉西扯的,今天怎么变得像一位领导了。
      
        说得直白一点,这些驻地记者的主要工作是发行报纸,拉广告赞助。当然,
      也有可能写一些稿件,但这得看稿子写得怎么样。丁山在《法制报》当驻地记者
      还算好,虽然报社不发他工资,但每年给他四个版的广告版面,广告赞助费全归
      丁山所有。这就算是丁山一年的工资。别的广告提成与报社的正式记者一样的。
      
        现在到了年终,又是琢磨来年工作的时候。整整一个上午,丁山都在思考着
      《法制E 报》新的一年工作怎么开展。报社已经给了丁山一个报纸发行和广告创
      收的任务数。如果不完成任务,他这个记者证要被吊销。吊销也没什么大不了,
      每年就少那四个版面的广告收入。可惜的是记者证,有记者证在外面办事方便些。
      比如坐火车上公园能够优先。但也有的地方不怎么买帐,一次丁山与同事出差在
      外,看到有好多人排队购票,同事看到" 军人记者学生" 购票的窗口没有几个人,
      就喊丁山去那买票。丁山自以为是地将记者证和钱伸到窗口,售票员看了一下记
      者证丢了出来:" 假的,一边去!"
      
        " 我这是报社发的咧!"
      
        " 假的就是假的,我说错了负责!"
      
        " 是报社发的,你不信问我们报社!"
      
        " 下一位!" 售票员不再理丁山。
      
        事情办不成不说,还被同事们笑话了好久。丁山觉得很没面子,当驻地记者
      的热情一下子降了好多度。一次,丁山和《法制报》的领导在一起,看到人家的
      记者证与自己的不一样,就问了这位领导。领导笑笑说:" 我们报社承认就行,
      什么证不证的,那有什么关系?"
      
        丁山这才明白自己的记者证和报社们的记者证是有区别的。但过后想想,觉
      得也没什么,自己给人家拉广告人家给回扣,给人家写稿子人家给稿费。当然,
      发行这一块还得要完成任务,否则,人家凭什么垂青你。发行基本是走往年的老
      路子,除报社给发行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返款奖励外,没有别的路子了。今年,丁
      山打算,记者站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发行在100 份以上的单位或有功个人予
      以重奖。其实,记者站就丁山一个人,没有出纳也没有会计,拿钱出来奖励就是
      丁山自己出钱。
      
        广告创收是今年最压头的工作,任务从往年的十五万增加到二十万。发行和
      广告赞助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发行上去了,广告赞助才能上去。现在要有一个新
      的措施是不可能的,看来,只有在今后工作中见机行事了。仅仅是《法制报》的
      发行工作丁山觉得还无所谓,只五十几块钱一份。在郎壳子工作这么多年,人熟
      地熟,几十块钱订一份报纸,等于送了一个人情。
      
        关键的是宣传部还分配给了丁山发行党报党刊的任务。都是发行,就不好怎
      么说了。总不能让人认为,丁山找别人就是为了发行报纸,再没别的事。虽然,
      白部长知道丁山是《法制报》的驻地记者,只以为是他天天写稿,发一本记者证
      给他一个身份,让他多给这家报社提供稿件罢了。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名堂,
      因此,也没有过问丁山这个驻地记者的工作。
      
        如果仅仅是完成党报党刊,问题不大,那是政策规定的。市委宣传部那个进
      度表五天一通报,你天天排倒数第一不好意思,面子过不去自然而然就会完成。
      
        丁山的《法制报》发行任务就不是发行党报党刊那么好办了。可尿是憋不死
      人的。老话讲:蛇有蛇路,龟有龟道。丁山他也有他的办法,办法就是给人家写
      几条稿件,人家帮他订一份《法制报》。
      
        " 这样好吧,我给你订三份《某某日报》,你给我订一份《某某法院报》,
      我们也是有发行任务!" 在法院,法院办公室主任毫不含糊地和丁山讨价还价。
      
        " 有政策规定,必须先完成党报党刊任务后,才能订业务报刊。包括我的
      《法制E 报》的发行,我就不找你们。" 丁山装得一脸严肃。
      
        " 照你们这么讲,我的任务怎么完成!今后发稿也不只发在你的党报党刊上
      啊,我们的业务报每年也要发我们不少的稿!"
      
        法院订了一万多块钱的党报党刊,按理说宣传部给人家完成一份两百多块钱
      的《人民法院报》也不算什么,但丁山作不得主。话又说回来,如果宣传部每到
      一个单位订党报党刊都给完成一份业务报刊的话,那宣传部的报纸还不堆积如山?
      但是,都是卵蛋边几个人,丁山也没有办法。最后,丁山不得不摊牌:" 我哪有
      权利,今后多给你们写几条稿件得了。"
      
        往年党报党刊的重点发行刊物是" 三报两刊" ,也就是说,这是规定的任务,
      这是纳入年终" 三个文明" 目标管理考核的,是一定要全面完成的。" 三个文明
      " 目标管理考核是衡量一个乡镇一个单位一年工作成绩的主要手段。考核工作排
      后了,证明你的工作一般,要提拔升迁就没有你的份。当行政干部的失去了提拔
      升迁的机会,干起来还有什么意义?因此,单位的" 一把手" 们非常看中这个考
      核,总是想方设法往前挤。
      
        当然,如果在报刊发行这个问题上被扣了分,名次往后排,确实有些划不来。
      可是今年的报刊发行又加了两样重点刊物,变成" 五报两刊" 。但不管怎么说,
      再怎么加重任务再有什么困难,也只得吃稀饭屙硬屎贷款也要完成任务。对于宣
      传部来说,党报党刊的发行工作是一项常规工作,每年都要完成的,只是有一个
      时间先后的问题。因此,都提前上报已经完成了任务的信息。
      
        西都市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会开完的第二天,丁山就开始写关于党报党刊发行
      的稿件。其实工作还没有开展,好几个县市区关于怎么搞好发行的稿件开始陆续
      刊登在报上了。再说,发行是报社的生命,报社也乐意刊发这样的新闻。丁山便
      抓住这个要害,写了这则稿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