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沸腾在冰点(1)
      
          沸腾在冰点--访《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李大同文/ 赵海燕白丹
      
          采访者:1994年是你赋闲的第五年,你这一年的出山之作就是《冰点》,它一
      举轰动。《冰点》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李大同:《冰点》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为了追求轰动?非也。它是按照我在赋
      闲五年中形成的读者感觉,所做的一次尝试。实际上《冰点》的创办非常偶然。
      
          大家都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国的新闻媒介,特别是中央级的媒介进
      入了一个低潮期,整个传媒界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非常枯燥沉闷。小平南巡之后,
      新闻界开始逐渐复苏,这时候开始尝试如何把丢掉的读者再抓回来。当时报纸主要
      是探索如何增加它的可读性,本报的一个创意就是增加三个特刊。时间证明效果不
      错,后来准备1995年再一次扩版。在1994年秋天的准备期中,报社各部门划地盘,
      你要这一块,我要那一块,到最后每周余下来两块版,没有人要了,那时候我已经
      赋闲五年了,报社领导来问,给你两块版你干不干。我问登什么,回答是你爱登什
      么就登什么。说句老实话,我十分犹豫。
      
          采访者:那时候给你几个人?
      
          李大同:没有人,就交给我了。按我的经验判断当时是不能要的,但是赋闲已
      经五年了,实在受不了,心想,不战而降,还不如战死了拉倒,先干两个月,实在
      不行,我再交出去。
      
          到底做什么,从职业来判断,一个新版必须要提供其他版提供不了的信息。我
      挨个分析报社的各个版面,结果发现各领域早已被瓜分干净。我还算是有一点创造
      性思维,我想,既然没有我的独有领域,那我就是全领域,什么都可以报道。要做
      全领域,首先得有胆子,能力另当别论。
      
          第二个是要有形式,组合新闻这条路是不能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记者。只有
      一条路,就是一个版只报一个题材。当时这两块版就这样确定了,第一全领域,没
      有什么限制,第二就是一个整版就是一篇报道。
      
          采访者:“冰点”这个名字据说是你随口就叫出来的,就这么简单吗?
      
          李大同:那时各个报纸都在炒作自己的报道,动辄称自己报道的是焦点,对这
      种自我标榜我极为反感,但是我自己的版也要命名,好让读者记住你,大伙在那儿
      想这想那,真是比给儿子起名还要难。后来把我给搞烦了,突然就冒出一句,别人
      叫“焦点”、“热点”,我就是个“冰点”。
      
          大家都愣在那儿,琢磨琢磨说,“冰点”,不错,还真有一点味道。
      
          “冰点”的名字一出来,就会对内容产生限制,这就是要鞭策我们更多地关注
      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关注普通人的想法。
      
          采访者:《冰点》用什么来震撼读者呢?
      
          李大同:首先是题材。用什么做第一篇,真是绞尽脑汁,但是机会就是这样出
      现了。我看到《北京晚报》一副小照片,照片说明是“北京还剩七只粪桶,背粪桶
      的都是老知青”。照片就是一个背影,一个粪桶突出半个脑袋,在一个极窄的小胡
      同里。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采访者:有一种感觉震撼了你的心灵深处?或者说是一种时代的印记?
      
          李大同:现在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经验和生活经验与某个线索之间产生的共振,
      这是新闻工作者经过常年历练产生的感觉。新闻价值的判断,通常不是像学校里学
      的那样,根据教科书某某定义来判断它是不是新闻,而是你常年积累起来的职业的
      直觉,一看线索,你脑子几乎会看见读者在读它时是什么样子,这是一种听起来很
      玄的东西,但是它对我来说是活生生的。
      
          当时我还不能用语言对这种判断做精确表达。但我首先知道粪桶是个什么东西。
      它是上世纪50年代教化人民的一个图腾用具,那时为什么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工人会
      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大中学生抢着要去背这个粪桶,而且背这个粪桶要左摇右晃,
      而且要把里面的粪水摇出来,从头到尾洒下来?那时把粪桶抬到了“思想革命化”
      的至高无上的地步。而现在背粪桶的是谁?是老知青。我本人就是老知青,在草原
      插队十年。知青这代人倒霉,生下来就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饿肚子;上学,赶
      上“文化大革命”,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在当时他们是“走在时代的前面了”。大
      浪淘沙,十年过去了,他们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了,终于明白过来。
      
          这两种事物结合在一起,是从最高点跌落到社会最底层,我能体会到这种政治
      波谲云诡,那种无奈,那种令人伤感、感叹的东西等等,这样的感悟空间在我这儿
      都很具体。
      
          采访者:你的这个想法产生到记者写出稿子有多长时间?
      
          李大同:一个多月时间。当时没有任何人相信这个题目有人看,有价值。领这
      个题目的是一位漂亮的女记者。我说那你可要受苦了,这可不是一般的活儿,要跟
      着他,从早跟到晚,他背粪,这个胡同他进去几趟,你就要跟着走几趟,要来来回
      回地走你才会有感觉。还要到他们家里去,和他老婆聊,和孩子聊,要完整地观察
      他们怎么在活着。
      
          稿子几经修改出来了,出报当天晚上我睡不着觉,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儿子”,
      早上爬起来就往报社赶,一进报社我就知道成功了,因为传达室的老大爷、司机班
      的哥们儿都在说“粪桶”,见到我就伸大拇指。刚坐到办公桌前就有一个读者电话
      打进来,说着说着就哭了,听得我眼睛直发热。
      
      
      
          采访者:你回忆的是八年前的一幕,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你的激动,这是否更
      让你验证了你赋闲那段时间总结出来的新闻理念?
      
          李大同:是的,我们可以总结一点东西了,普通人民为何那么关心这样的报道?
      因为他们在里面看到了他们自己。以前,普通人在大报上一丝一毫的地位都没有,
      如果普通人被报道出来,他一定是政治教化的模式,比如欧阳海,雷锋。不是人们
      关心他们的生活,而是要用他们来“教育”你。换句话说,在以往的新闻中,公众
      在普通人身上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偶像和圣徒。
      
          总结得深刻一点的话,我们等于开发了一个新闻的宝藏。《冰点》并不是写普
      通人的故事就行了,这是误解了《冰点》,《冰点》走的道路实际上是挖掘普通人
      当中不普通的故事,它要具有明确的社会背景指向和很强的历史感。
      
          采访者:是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普通的事?
      
          李大同:不,其人整个的命运跌宕才能构成不普通,这是很难找到的。即便是
      普通人,新闻规律仍然在背后控制,新闻一定是“不普通”的,一定要有悬念。
      
          采访者:《冰点》创办之初,许多报道似乎专攻冷门,或者是走进灰色地带,
      你如何界定“灰色地带”?
      
          李大同:其实不是这个概念,我自己的定位就是拾遗补阙。《冰点》它传达的
      是另外一类信息,是提供给人们感悟思考的空间,提供一般新闻根本不可能提供的
      真实氛围。普通人一看,怎么和我这么像?马上就有共鸣。
      
          有人做了一个划分,新闻有两大类别,一类的功能叫做认知功能,另外一类的
      功能是感受功能,读者通过你描述的场景以及人物的命运,产生共振,触动某种情
      怀。《冰点》的报道提供的是这种感受空间的报道,能够和文中的主人翁的命运产
      生共鸣,为他流泪,为他紧张,为他高兴。《冰点》创办初期,这是我们的目标。
      
          采访者:《冰点》一度成为许多人的精神支柱,有的甚至把它看成解决问题的
      最后希望,你有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李大同:这是一种过高的评价,我们创作的只是一种好的报道,如此而已。《
      冰点》所设立的最高目标,就是让人看了标题之后从头到尾读完,我们没有别的其
      他的目标。你读完了觉得不好,你骂,证明我们的表现要素起了作用,你产生了情
      绪激动,这是美感的类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讳言,我们就是要为日渐沉沦的社会道德体系立起一根柱
      子,我们关于普通人的报道,突出的都是善良、坚韧、关心别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还有抗争,善与恶的较量。
      
          采访者:善良的人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麻烦,会来找你吗?
      
          李大同:我们的职业使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传达、传播出去,这是社会分工。
      我们不能靠一个《冰点》来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甚至也不能靠一家《中国青年报》
      来完成这样的事情。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