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1)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错误的路线导致严重后果   
      
          每个员工都要知道的长征事迹   
      
          公元1934年10月17日,黄昏。残阳如血,秋风萧瑟。中央红军部队从雩都、花
      桥、潭头圩、赖公庙、大坪心、峡山圩等10个渡口,踏着突击架设的浮桥,渡过了
      于都河,拉开了突破国民党重重包围的序幕。   
      
          没有人能够想到,此次西征行动竟然是红军向中央苏区的长久告别,中央苏区
      从此陷入白色恐怖下的浩劫。直到阔别15年后,红军的后代——人民解放军部队打
      回苏区,与亲人相聚。   
      
          更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次战略转移后来演变成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征,谱
      写出了一部壮丽的史诗,铸立起了“长征精神”这一巍峨的丰碑,使之成为中华民
      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人们不禁要问:红军为什么要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
      走上充斥着血雨腥风,遍布着无数艰难险阻的长征之途呢?   
      
          回答是:长征是逼出来的,是“左”倾领导者推行一系列错误的路线和策略所
      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因为长征的最终胜利,是以牺牲几乎90% 的红军将士的宝贵的
      生命为惨重的代价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主张,但国民党蒋介石仍顽固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动100 万大
      军“围剿”红军和各苏区,其中以50万兵力直逼中央苏区。   
      
          如果当时继续采取毛泽东在前四次反“围剿”中为红军制订的战略战术原则,
      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是有可能的。   
      
          一方面,蒋介石虽然调集了50万兵力、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新战略,但
      同时也面临着财政拮据、抗日反蒋运动日益兴起、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尖
      锐、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在华利益不同与蒋的冲突不断加剧等严重问题。   
      
          另一方面,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人民群众经过多次反“围剿”斗争,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苏区得到巩固和扩大,经济迅速发展,红军和地方武装迅速壮大,为打破敌人的第
      五次“围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然而,“左”倾冒险主义断送了这样的有利局面。1933年初,以博古为首的中
      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中央苏区,一味命令红军和地方武装“以革命的进攻来粉碎
      反革命的进攻”,竭力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进攻路线。   
      
          具体而言,这种完全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进攻路线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
      方面。   
      
          ●反对实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博古、李德等人无视敌强我弱的现实,照搬外国经验,反对人民战争,主张纯
      粹依靠主力兵团的所谓“正规”战争。黎川战斗中,红军防守兵力薄弱,毛泽东认
      为应放弃黎川,在运动中寻机逐个歼灭敌人。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要部队死
      守黎川,不能丧失苏区的一寸土地,命令红军主力在敌军主力和堡垒之间连续奋战
      近两个月,结果不但未能收复黎川,反而使部队遭受很大损失。  
      
       
      
          ●反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主张实行“左”倾关门主义   
      
          正当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陷入被动之时,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联合李济
      深等国民党内反蒋力量,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公开与国民
      党政府决裂。“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拒绝了毛泽东向敌人后方进攻的建议,并坚
      持“福建人民政府”不是革命的而拒绝支援19路军。他们命令红一方面军主力继续
      攻打国民党军的堡垒阵地,使红军再次陷于困境。   
      
          ●反对运动战,主张实行阵地战   
      
          运动战是红军的特长,但博古、李德等人主张打阵地战,在战斗连连失利时,
      又由进攻中的军事冒险主义陷入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李德提出的堡垒对堡垒和
      “短促突击”理论,限制了红军的机动性,使得红军不能积极、主动地调动敌人,
      而只能守株待兔式地等敌人出碉堡而实行“短促突击”。在历时18天的广昌保卫战
      中,红军毙伤俘敌2000余人,自身却伤亡5000余人,约占参战人数的1/5 。彭德怀
      曾批评说:“这种主观主义,是图上作业的战术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