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伉伉之死(2)
      
          伉伉爸的第二封信大妈:
      
          您好!
      
          您已77岁高龄,按说我不该喊您大妈,因您比我妈还大20岁呢。我们这有句俗
      语,“现叫后不改”,就喊大妈吧。我觉得妈妈总比奶奶要亲得多。
      
          我知道您身体不好,别总为别人的事操心,照顾好自己,天又热,年纪大了,
      跑来跑去身体吃不消。
      
          大妈,再过几天我们三口人就到新疆去了。小伉伉情况不好,基本不吃东西,
      24小时发烧,退烧药在他身上不像以前有效了。如果在家里待着,伉伉死了之后还
      得火葬,抽地。人家会说4 岁小孩去火葬,大人在村里冤、瞎。如果偷偷把他埋了,
      肯定有人举报,到后来还的(得)罚钱,还得丢人。我们村有一光棍老头专举报死
      人,每个500 元举报费。又加上邻居不接触我们,到时连个人来帮忙都没有,我们
      商量一下,还是走为上策。
      
          小伉的姐姐每次要钱,他都不肯让我们给他姐姐,“钱得给我看病,我嘴里不
      白了,我身上痒痒,出血,您赶快带我去看病”。我问他你的病能看好吗?他说能,
      上郑州找戴眼镜的奶奶就能看好,我还让他给我拍照片。我的儿怎会想到他的生命
      就要结束了,别人有病都回家,俺儿有病,我们的(得)背井离乡,远离我们温暖
      的家,确实一说走我们一家人就难过。
      
          大妈信写到这,我儿子醒了,我想把他抱起来,他说:“你别摸我,我身上都
      是血,沾喽你呗。”我问他能不,他说:“你身上只要不烂,就不能,要是烂了,
      就能沾上。”我哭的不能写下去了,我的“心肝宝贝”太聪明了,说的话让我伤心,
      他的病刺痛了我这颗没有受过挫折的心。
      
          我收到广州杨先生寄来的800 元。伉伉妈说:“这位好心人一次寄这么多,100
      或200 不也能表示爱心吗,咱们怎么谢人家,一不亲,二不故,他为了啥。以后咱
      到他家去,一定去谢谢人家。”我已给他回信。
      
          之后又收到上海市一位4 岁的刘某小朋友寄来的大包,我给她写过感谢信。她
      寄来以下这么多吃的、玩的:
      
          喜之郎果冻一包、金狮盐炬腰果1 袋、果珍1 袋、香蕉片1 袋、趣多多巧克力
      1盒、上好佳软奶料2袋、酸沙果汁橡皮糖2 袋、金碧香薯条2 袋、巧克力1 袋、佛
      跳墙1 袋、馒头小子饼1 袋、东美桃仁1 袋、果仁皇巧克力1 袋、牛肉曲奇1 盒、
      喜之郎果肉果冻1 袋、咬咬果冻2 袋、可康牌果冻2 袋、艾比熊陪睡枕1 个。
      
          还有已吃过的无法写出,都是好东西,在我们这地方买不到。小伉伉天天抱着
      艾比熊睡觉。我很想对她一家人,说声太谢谢了,给我儿子带来这么多快乐。
      
          上海市某某寄来小画书、小玩具车、皮娃娃,还有熊猫书包1 个,我也给他回
      信了,好人太多了,我以后向他们学习。我确实想宣传防艾知识,现在伉伉还得一
      天天折磨我,他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到新疆先上医院,可能要租房子住,锅碗
      瓢勺,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花钱,反正也不少作难。出门在外还要防备坏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肯定想家,想女儿,掉泪的日子在后
      面,长这么大没出过远门,并且出去不是享福,是受罪,是避难,是走投无路。
      
          到地方给您打电话,我一定听您老人家的话,等伉伉走了之后,我到您家再商
      量宣传的事,一定跟着您走下去,如在新疆能宣传也可以。我非常想看到《新民周
      刊》,希望您能寄一本到新疆,也让儿子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
      
          大妈,就说这些吧,有事我再写信给您。我用字典查了好多字,才写成这封没
      水准的信。
      
          祝:大爷大妈身体健康,天天都有好心情,事事顺心!
      
          此致
      
          敬礼
      
          迷失方向的孩子:伉伉爸
      
          2003年7 月29日晚
      
          伉伉爸的第三封信
      
          高妈妈:
      
          您好!
      
          您千万注意身体,别总为人家操心,77岁高龄,您的晚年也该为自己想想,为
      自己活着,您是真正的夕阳红。
      
          孤儿的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使您欲罢不能,还要继续宣传、写书
      让更多的人知道艾滋病是怎么回事。77岁搞宣传,30岁的我为什么不去宣传?我要
      向您学习,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口饭吃,就宣传下去,绝不说瞎话。
      
          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伉伉的经历,是我最终的目标。太可怜了,痛苦,早早离开
      了这个世界,把我的心刺破了。
      
      
      
          我是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什么事都不服输,骑着自行车卖雪糕、收酒瓶,三轮
      车拉煤球,压过面条,蒸过馒头,加工面粉,开过商店,卖过柴油、麸皮,养鸡、
      养猪、种西瓜,样样都干,目的是挣钱让孩子上学。可自从小伉伉输过血,钱越挣
      越少,负债累累。
      
          由于挣钱,孩子照顾的不太好,一岁多就断了奶,小伉伉要喝娃哈哈,喝的太
      多,喝出了病,我真后悔。我经常打自己的脸,对不起我亲爱的儿子小伉伉。
      
          来到新疆,他天天让我带他去玩,幼儿园的小朋友演节目,我和他妈都哭,他
      不让哭,他不愿回房子,要玩具,要吃喝,我是样样满足他。他的病情一天不如一
      天,直到卧床不起。10月7 号,我给爸打电话,家里来人,晚上小伉伉说:“俺爷
      爷来了,让俺爷爷在家看我,您俩都去拾棉花。”他妈问:“拾棉花干啥?”他说
      :“拾棉花人家给钱,好给我看病,病看好,把姐姐接过来,俺俩一路上学。”10
      月8 号下午2 点整,小伉伉就走了,永远也见不着爷爷和姐姐。临走前几分钟,我
      问他还能看到爸爸吗,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用手揉一下眼睛,嘴里说出一个“看”
      字,就停了呼吸。
      
          我们老乡帮忙把他埋到天山脚下,头对着最高的山头,脚踏着最低的地方。我
      给儿子选的地方特别好,有山有水,“以天为伴,以雪水为伍”,又给他带好多吃
      的、玩的,让他永久不寂寞。我们在他坟前痛哭一场,就这样永远告别了( 身后) 
      剩下几万块钱的儿子。
      
          小伉伉走后,我们没有吃饭,一直在房子里睡觉。我们昨天去乌鲁木齐,检验
      HIV 抗体结果是“阴性”,今天中午才做饭,我们明知哭没用,但总是想哭,录音
      机留下了儿子的哭声、说话声、喊爸爸妈妈的声音,真想让儿子再喊一声爸妈——
      
          高妈妈,请您收下我这个儿子和儿媳妇吧,您可以给别人讲,新疆还有个苦命
      的儿子。我一定向您学习,多做善事,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实话说我们不想再要
      孩子了,被儿子吓怕了,把精力用在宣传上,干大事,舍小家,顾大家,伉伉妈也
      同意我的想法。
      
          编写我儿子的小报,就写小伉伉好了,因我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就是我的儿子。
      到时候别让他们看见我就跑。
      
          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我写不出来,初中生能力有限,等我见到您,把想说的话
      都说出来,再给二老买点东西捎着,尽我们的一点孝心。
      
          祝二老身体健康,好人一生平安!
      
          此致
      
          敬礼
      
          另,我很想要一本《新民周刊》杂志,那上面有儿子的一切一切,永远纪念。
      
          儿子:伉伉爸
      
          2003年10月14日
      
          2000年8 月18日,伉伉突然发烧,某某村诊所医生某某将他们介绍到某某县一
      个卫生院检查,对于跨省检查,他的理由简单可信,“实际距离不远,那里的医生
      某某退休前曾是某某乡的医生”。
      
          诊断结果很快得出,伉伉得了急性坏死性肠炎,医生某某做出了输血决定。因
      为伉伉的爸妈与儿子血型不同,伉伉爸提出到血库买血的要求。该医生对伉伉爸讲,
      血库的血远远不如从身上抽的鲜血好,库血存放的时间太长,质量差。随即,该医
      生打电话寻找血源,不久,某某乡某某村村民血头某某用三轮车拉来一个血型相同
      的人。
      
          伉伉爸有些顾虑,血头说,他经常到各地卖血,血的质量肯定没问题。就这样,
      150 毫升血从绰号为“寿”的卖血者身上输给了当时不满两岁的小伉伉,两天后,
      又输了150 毫升。这两次输血,花的钱比购买血库血便宜很多,300 毫升只用了200
      元钱。为了表示感谢,当晚,伉伉爸请两人喝了酒。
      
          因为伉伉出院不到10天便开始发烧,伉伉爸又在村里的诊所和乡里的医院为他
      治疗,两家医生的诊断分别为肺炎和类风湿,直到去某某市人民医院也没能确诊,
      当时的病历上留下的记录为“连续感冒,无名热”。
      
          2003年正月后,小伉伉再度连续发热、咳嗽、皮肤瘙痒,在出现一次抽风症状
      后,伉伉爸决定带儿子到大医院查查病根。4 月7 日,夫妇二人带着伉伉住进某某
      医学院附属医院。妈妈抱着临终前的小伉伉——欲哭无泪
      
          4 月9 日,查出HIV 抗体呈“阳性”。记录的诊断结果为:HIV 感染,肺部感
      染,鹅红疮。
      
          4 月15日,他们又带着儿子来到河南省卫生防疫站,HIV 抗体检查的结果是儿
      子为阳性,夫妇均为“阴性”。
      
          全家举座皆惊!因为两家治疗机构的医生都问了相同的问题,“孩子输过血吗?”
      伉伉爸开始怀疑一年多前的输血是他家的“祸首”。
      
          几近崩溃的父母希望能有人“救救他们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哪儿有“救命
      草”,因为“连医院都把我们撵回来了”。在出院意见一栏,医生填写的是:家属
      要求转院继续治疗。
      
          回家两个月了,伉伉的治疗只能“头热医热,身痒治痒”,但每个夜晚,年轻
      的父母都会被孩子的啼哭和抽搐惊醒。
      
          因在村里备受歧视,爸爸妈妈带着小伉伉去了新疆,伉伉受尽了艾滋病的折磨,
      直到2003年10月8 日他走了,长眠在天山脚下。
      
          伉伉爸回忆说:“2003年4 月20日,我带着微型录音机找到某某医生,记录了
      以下对话。医生承认,他未作任何检查,直接给伉伉输了血……”
      
          当晚,本村诊所医生给伉伉爸打来电话。“某某医生让我们村的医生做做我的
      工作,不要告他,还说当时也是想救活孩子,让我们不要恩将仇报。”最后,村医
      生转达了某某医生的诚意,“你没有钱,告也告不赢,《献血法》是2000年12月纳
      入法律的,(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公布,1998年10月1 
      日起施行的)到最后人财两空,倒不如给你2 万元钱,咱们一笔勾销。”
      
          因为伉伉爸没有答应,这笔钱的数字迅速涨到了4 万元,并附加了给已经结扎
      的伉伉妈免费手术的条件,作为交换,伉伉爸要将当时录下的对话音带交还给某某
      医生。
      
          据伉伉爸说,2000年10月,某某医生在治疗中使某某镇某某村的一个孩子致死,
      赔偿1 万多元。
      
          伉伉短短的人生历程是“黑色的”,四年的岁月就画上了句号。伉伉的故事结
      束了,但还有多少“伉伉”曾经和正在等待中逝去呢?谁也说不清。我们惟一知道
      的是,失去伉伉的家重新走回生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而这样的家庭,还有
      很多。不同的是,有的送走的是孩子,有的则是父母。他们的全家已经被不幸选中,
      这种残酷的事件,不亲身经历就无法体会。灾难发生时,大家都很沉重,所以我们
      都期待阳光,希望这一不该发生的事件,不要重演。“血的教训”应引起人们的高
      度重视。我们真诚地祝福在另一个世界的伉伉快乐、幸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