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初到伊拉克的时候,虽然离底格里斯河很近,但是一直不敢去河边散步——河
      的对岸就是总统府所在的绿区。大家都风传萨达姆怕美军渡河攻击他的总统府,因
      此在河两岸芦苇丛中布下了大量地雷。我们被“地雷”吓住了,第一个月里进出安
      德鲁斯公寓,都是侧着身子,生怕不小心离底格里斯河边的雷区距离近了,引发爆
      炸。
      
          但是事情很快变得明朗起来——我们常常能看见美军巡逻队没事总去河边溜达,
      除了偶尔被河边茂密芦苇丛中里的抵抗组织狙击手打死一两个之外,从来没有一个
      被地雷炸到的。
      
          我们好奇地问酒店边检所的美军士兵,河边是否有地雷。他很有把握地晃着脑
      袋告诉我们——整个巴格达地区没有一颗地雷,但是,河边有狙击手,你不要去。
      
          不知道是不是诱惑的根源就是来自禁止——越是说有危险,我越感到底格里斯
      河对我有深深的诱惑。就是这样一条古老的河流,孕育了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孕育
      出了著名的巴比伦文明。仅仅是10分钟的路程,因为胆怯我竟然没有去到这条河边
      走走,用它的河水洗洗脸——以后回国,女儿懂事了,问我,爸爸,你去过底格里
      斯河吗?我如何作答?
      
          底格里斯河畔的夕阳美景成了我致命的诱惑,而且,与地雷相比,狙击手似乎
      更人性化一些——我们估计,他们主要是针对美军的,和我们中国人无关——中国
      人在伊拉克人心目中是“阿呼伊”(兄弟,做手势是两个食指并排),于是我们穿
      上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功夫衫,把自己装扮成李小龙模样,就当穿着防弹衣直奔河
      边去了。
      
          当我路过美军哨所时,30多岁的美国兵汉斯拦住了我。汉斯是个大块头兵,却
      拿着和上尉一样多的工资——大约5000美金,这基本上是他同级战友的1 倍多,原
      因就在于他生了很多小孩——在美军服役,小孩多是有补贴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汉斯显得非常随和善良,拎着枪就像拎个锄头,没有一点杀
      气。他看我要去河边,从检查所里远远探出身子,叫阿拉伯雇员拦住我。当时餐厅
      生意不好,我心里确实被憋得受不了了,碰上汉斯阻拦,还是没领他的情,强烈要
      求去。
      
          最后汉斯无奈地耸耸肩膀,同意了,站在坦克上给我打手势比画:我用望远镜
      看着你,有问题就通知你,你听见枪声就快点撤退!
      
          谢过了汉斯的好意,我来到了底格里斯河边。河面大约有500 米宽,两岸是茂
      密的芦苇,偶尔能看见绿区里的几个雄伟建筑的角落——那也许是萨达姆的宫殿吧,
      现在已经驻扎了大量的美军。
      
          河水有一点微微发黄,太阳照着,金光闪闪,波光粼粼,生机无限,一片宁静。
      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和巴格达城内的战火纷飞完全是两个
      世界。在底格里斯河边有成群的鸽子、斑鸠、野鸭,盘旋嬉戏。不管是伊拉克居民
      还是后来的美军,都没有打鸟的习惯——后来我才知道,阿拉伯语中,巴格达的意
      思就是鸽子的家。鸽子本意象征和平,在和平鸽的家,却充满了战争,不知道是不
      是神开的玩笑。
      
          在河边的芦苇丛里,很多水獭在打洞。它们在芦苇丛中爬来爬去,芦苇丛哗哗
      作响。刚听见这种声音,我吓得连退十几步,以为是狙击手,可是半天没有人出来。
      再仔细看看,发现芦苇被拨动的面积要比人小得多,估计多半不是人,伏下身去看,
      才发现是几只调皮的水獭受到惊吓,在芦苇中匆匆而过。
      
          比水獭更不老实的东西也有,那就是岸边成群的野狗。它们在河边的土埂上跑
      来跑去,从体形和毛色上看,都是家狗,也许是给打仗打散的。一只一只,虽然无
      家可归,但也算精神饱满——河边满地都是鸽子的羽毛和骨头,有一两只贪吃的狗,
      嘴巴边上还有羽毛残留——估计它们是抓鸽子吃的,只不过,这个任务难度比较高,
      如果不是无家可归,要自己找吃的,这些狗未必舍得如此卖力。
      
          渐渐地,我走得有点远了。我踏着泥泞小道,穿过一片芦苇,在河边的一个小
      滩头,看到一个钓鱼的老者。说是老者,多半也是因为他的外貌显老,年纪估计在
      50多岁。我走上前去,想看看他钓鱼。他不会说英语,只好和我比画,笑一笑,示
      意我随便看。
      
          看着他的悠闲自得,我也忍不住了,也想学他一样钓鱼,于是向他比画了一下,
      意思是问:“你还有渔具吗?”
      
          他很干脆地给了我一个鱼钩,分出了鱼饵,帮我上好,又折了根树枝,帮我做
      好钓竿塞到我手里。见他如此热情,我也非常高兴地坐在他旁边,开始一心一意地
      垂钓。
      
          可能是以前很少钓鱼,也可能是来到伊拉克以后,诸事不顺,心里不能平静,
      我坐着钓了1 个多小时鱼,却没有任何收获。此时,伊拉克老人已经开始收拾渔具,
      不一会儿,走过来和我比画着打招呼,说他要走了。
      
          我掏出3 美金递给他,作为他带我钓鱼的酬谢。可是一看到钱,他变得非常不
      好意思,连连挥舞双手,表示不要。他说的阿拉伯语我听不太懂,还以为是有些伊
      拉克人不喜欢美元,于是又从另外的口袋里掏出了5000第纳尔给他。他这时做出非
      常痛苦地双拳抱头动作,似乎是我们不理解他。
      
          我再笨这个时候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好再勉强,于是把钱收起,比画着和他
      聊天。老人可能是很久没有和人聊天了,我的阿拉伯语水平尽管仅仅限于常用几个
      词汇,但加上比画,居然和他交流得很深。
      
          他告诉我,他一共有4 个儿子,都不在了,其中两个儿子死在了两伊战争,一
      个死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一个死于这场战争。妻子也病死了。
      
          后来,随着我认识的伊拉克人越来越多,我渐渐了解到,在伊拉克当年那几场
      著名的战争中,特别是两伊战争期间,几乎每个普通的伊拉克家庭都在战争中失去
      过亲人。
      
          老人说话时像跑了马拉松一样,一边说话,一边大口地喘气,一问之下才知道,
      他的胸口也曾经在两伊战争期间中弹,腿上也有弹伤。他的一家,在战争的压迫下,
      可以说是伤痕累累。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觉有一丝悲凉,于是问道:“你还爱萨达姆吗?”
      
          当时,美军占领已经有几个月了,对伊拉克的宣传和治理都已经初见成效,很
      多人对萨达姆的看法开始由好转坏——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胸部、腿部两次
      因为战争受伤留下终身残疾,4 个儿子全部死于战争,妻子死于战后的贫困——这
      个伊拉克老人,听懂我的问题后,恬淡的脸上变得肃穆起来,他告诉我:“萨达姆
      就是我的安拉——我会永远热爱他。”
      
          我惊讶于他的执着,可是也有不理解:“你的4 个儿子都死于萨达姆发起的战
      争,你为何还如此执着地热爱他?”
      
          老人的脸恢复了平静。我至今仍不能确定,当时他的脸上是否挂着笑意。但是
      我清楚地记得,他把萨达姆比作他的父亲。他告诉我说,他是我的父亲,不论如何,
      儿子都不能不热爱自己的父亲。我现在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每天就靠钓鱼到市
      场上去卖,做一个渔夫。战争让我失去了一切,可是我也并不憎恨美军,我现在最
      希望的,就是能够拥有一套电鱼的工具,这样,捕鱼的收入会更好一些。
      
          当时,听见老人这样说,我非常感动,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我对萨达姆并
      没有什么极端的看法,但是我钦佩老人的信仰。也许有很多人觉得他愚昧,但我非
      常理解他。人就是要有信仰,任何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不要放弃自己
      的信仰。
      
          临近告别的时候,老人看我没钓到鱼,便把他垂钓一天惟一收获的一条大鱼送
      给了我。我此时已经知道他生活艰难,又不肯要我的钱,说什么也不好意思接受他
      的馈赠。我告诉他,我来钓鱼就是为了好玩,不一定非要鱼。我想把鱼给他推回去,
      但是老人很坚决,他的力气很大,用力抓住了我的手腕,手掌温暖。我不好再推脱
      了。
      
          他说:“这就算伊拉克人送给中国人的礼物,你不要推辞。”
      
          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内疚,但是无以为报。
      
          我看着那个老人一步一瘸地消失在夕阳下的芦苇丛中,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
      见过他。但他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伊拉克人。他的信仰,不同于抵抗组织的极端
      行动,但是同样让我看到了一个被占领民族的希望——坚强,果敢,质朴,宽容。
      
          我一直在默默祈祷,希望他不幸的人生能有个好的结果,用阿拉伯人的话说:
      真主不要离他而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