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陆锦川传奇
      
          只有练过武的人才会知道练武是一件多么苦的差事。后来拍电影时,我教的这
      些演员只不过训练了几个月,最长的也不过两年,而且还谈不上是专业和严格的训
      练,这些大明星们就叫苦连天。回想起小时候在业余体校学习的时候还不怎么觉得
      辛苦,平时也就是下午放学后才会训练两三个小时,似乎没花多少精力就能很轻松
      地在比赛中夺冠。教练也很善良,从不骂人打人,但是自有一种威信,让我们训练
      的时候都很自觉,练武的时光到现在还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一起学武的
      师兄师弟们现在还做老本行的已经很少了,大部分中途转行从事其他行业了。说实
      话,现在学武术的人一般都用来强身健体、增强胆识,而作为一种工作和谋生手段
      在中国现在的社会是没有什么大的前途的。之所以现在习武之人越来越少,也正因
      为在这个高速运转的商业化社会,武术并不能直接有效地制造经济效益。社会越发
      展,传统武道的精神就会越来越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陆锦川师傅曾经说过
      :“你别看现在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不屑一顾,再过些年,物稀则贵,他们会求着
      来学的,哈哈,到那时,我可能已经是入了半截土的老头子了! ”
      
          从成都市体校入选省武术队后,我才正式踏上了专业武术的道路。即使是四川
      省的冠军,走到全国大赛的赛场上才知道什么是高手如云、山外有山。在省武术队,
      我每天早上6 :00起床训练到8 :00吃早饭,一、三、五上午有文化课,二、四、
      六9 :30训练到12:00吃午饭,午休到14:30,再训练到18:30吃晚饭,晚饭后还
      要自己去上晚自习,22:00关灯睡觉。每天除了吃喝拉就只有训练,除了苦剩下的
      就是枯燥。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十年。省武术队的教练更严格,要打要骂,换成现
      在的孩子可能早就跑去告状了。那时候我们做学生的还没有这种观念,总认为老师
      打骂学生是天经地义,总是自己有不对的地方才被打,从来不会有任何反抗的心思
      或行为,一直默默地忍受着,其实现在想起来有时候就是因为教练的心情不好冲学
      生发脾气。但是正是所谓“严师出高徒”,现在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时我们
      的教练对我并不是很器重,我的另外几个师兄弟都比我受重视。可能是我小的时候
      比较沉默寡言不怎么爱说话,我在刚进入省武术队的时候,教练就叫我写了一张
      “笨鸟先飞”的小纸条,压在自己的枕头下,时刻让我自己提醒、鞭策自己,希望
      我能够更加努力训练。虽然我不擅长于表达,可是心里面也不喜欢被人看不起。凭
      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硬是在平时的训练中自己主动加量,人家练两个小时,我
      就练三个小时,倔强的我就想以自己的努力向教练证明我这只“笨鸟”也能够先飞。
      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我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在一些全国性的比赛中夺得冠军。在
      这以后,教练才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但我的成绩在四川队里并不算特别突出的,只
      是技术比较全面而已。在队里的最后几年中,我的棍术开始练得出类拔萃,从教练
      到我自己都对我在全国比赛中夺得棍术冠军充满了信心。为了参加1990年的全国大
      赛,我苦练棍法,除下正常的训练外,每天晚上我都是一个人拿着棍在训练场上练
      到最后关灯才回寝室休息。一大早更是提前半小时起床,自己先多练习半小时,再
      跟大家一起训练。那个时候真是前所未有的全身心的投入,连做梦都是梦到满天飞
      舞着棍子。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外可谓棍不离手,然而真的是应了老话:希望越
      大,失望也越大。终于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我心里虽然很紧张,可表面上仍然是信
      心百倍,总觉得这么久的努力这么多的汗水应该有回报的。可惜老天总是爱开玩笑,
      不知道是太紧张还是上天的安排,在完成一个原本不是很难的动作时,我竟然出现
      了失误,最后仅仅名列第八。走下场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全身瘫软,这么久
      的辛苦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烟消云散,头脑里一片空白,怎么想都想不通。回到
      成都后我整个人都变了,话也不说,功也不练,这次失败对我打击太大,从那以后
      我就对训练、参赛等等失去了兴趣。但是如果那次比赛我如愿以偿夺得冠军的话,
      也许就没有后来拍戏、到美国进入好莱坞的经历了。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变数,
      捉摸不透,然而细细琢磨品味,似乎感觉所有的事情冥冥中又自有安排,由不得你。
      所谓“人定胜天”,其实也不过是人类用来鼓励自身的一种动力。一个人凭自身的
      能力或许能改变其周遭小范围的环境和事物,但是人类永远抗拒不了大自然的规律
      和力量。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训练偷懒,教练找我谈了很多次说了很多,但是我一
      点都没听进去,当时无论如何我就是没心思再练下去。当时参加比赛的是八个,我
      们队上有九个人,我想我不练的话其他八个人数刚刚好,教练见我油盐不进,也就
      不再管我。我就跟教练申请不如让我学太极拳吧,当时只是觉得太极拳慢悠悠地练
      起来不累,好打发时间。
      
          也是在这个转折的时候,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看到陆锦川师傅写的《气功
      知识揭秘》,看完之后我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第一个感觉就是写书的这个人就是
      我寻找多年的真正的师傅,于是急急提笔按照书上的地址给陆师傅写了封信去,可
      是一点回音都没有,第二封也是石沉大海。我继续写了第三封,这次终于盼来了回
      音,陆师傅派了个师姐按我留的地址找到了我家里。父母听说后都很支持我的想法。
      从小到大,我的发展方向都是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父母从来都是顺着我的选择来
      帮助和引导。第一次见陆师傅是父亲陪我一起去的,师傅高大、英俊而潇洒,一见
      面就问我:“你会武功吗? ”我说已经练了十几年了,师傅就说站个马桩来看看。
      我刚站好,陆师傅就转到我身后,抽起就是一脚踢在我的膝关节上,如果是桩功很
      差,腿部力量很弱的,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肯定就四仰朝天了。还好我十几年的功夫
      没有白练,只是身子晃了一晃。陆师傅就说:“功底还不错,只是以前的那些花架
      子没用,你要真想成为武林高手,就要在我这里从头来过。”当时我对中国的传统
      武术还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听过和在书上看到过一些武林前辈们的传奇事迹,但在
      以前的练习中我一点儿都没有体会到中国功夫的神奇。从小学习练习的就是套路,
      很难运用到实战中去,其实套路是从实战经验里提取出来的很多实用的招法,平时
      为了训练方便,就把这些招法编排成一个套路,而在实际对打中的每一招、每一式
      都是拆散了来用的,现行套路中已经没有了传统套路中的攻防意识,仅仅重现其观
      赏性,舍本逐末,违背了武术的初衷。磕过三个头后正式拜师,我就算是天门弟子
      了。
      
      
      
          入门第一关就是站马步,最简单也最难,初站要站过半小时,五分钟后就汗如
      雨下。我一个月都没站过半小时,师傅看我不行了,就把我叫到他诊所外的一块空
      地上。我站好马桩,师傅说:“我没叫你起来,你就别动。”说完他自己就上楼去
      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我实在不行了,脚下已经流了一大滩汗水。
      这时一位师姐过来一摸我的腿,就说,气走到膝盖了,还没入地生根,我来帮帮你
      吧,然后就在我两边膝盖各扎了一针。我只见她两手像打针一样就扎了下去,但是
      很奇怪又不痛,再一看膝盖上没针洞啊? 正奇怪时,就觉得两股热气冲过膝盖直贯
      脚底,一下就轻松多了。这时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了,师傅也从楼上下来,后面还
      跟了几个师兄师姐,师傅一摸,说:“嗯,还差点! ”话音刚落,又是两股热气从
      双肩冲到手指尖,五个手指一下就僵硬了,变成了爪手,动都动不了。这时差不多
      已经四十分钟,老师才说第一关算是过了,你起来吧。我剩下的力气也只能够站起
      来了,伸直了,站在原地几分钟一步也迈不了,两只手也卷曲着动不了。后来师傅
      才告诉我这是练桩后气盛冲脉的表现和感觉,到最后气会入地,功夫越深入地也越
      深。至于师姐那“两针”没有针的针灸,在道门叫做“气针”或“神针”,师姐那
      两针是帮我打通膝盖的经脉。这次以后,我每次站马桩都是半小时以上了,再后来
      一小时到两小时,很是枯燥乏味。有一天师傅终于叫我们晚上到诊所来,他要考考
      我们的马步站得怎么样了。好不容易师傅要教新东西了,我和另外三个师兄弟早早
      地就到诊所等着了,师傅说:“看你们练马桩练得太枯燥了,教你们一点基本的招
      式提高一下你们的兴趣。你们才站两小时,我以前跟你们师祖学站到四五个小时才
      能学下面的,时代不同了,我是降低了要求把这门武艺传下去,不能到我这里就失
      传了。”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最多能站到两个半小时,四五个小时我是没站到
      过,不知道其他几位师兄弟师有没有这个毅力。当时和我一起的三位同门,现在已
      经有两个被师傅逐出了师门,另外一个在做中医。当下师傅让我们一字排开,站好
      马桩,他只看了几眼就说站得还行。接着就开始教我们一些基本的天门招法。那晚
      我沉醉在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的海洋里,这些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传统武功真
      是让我感觉大开眼界,这才知道真正的武术原来是这样啊! 不知不觉学到了半夜,
      师傅对我说:“陈虎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啊? 回去消化一下,写在本子上,别忘了,
      后面要学的还多呢!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师傅太忙了,我也东奔西跑,真正消化总
      结的时间很少。
      
          还记得师傅为我讲天门派之翻云覆雨手时,就对我说:“我就站在这儿,你随
      便用什么方法来攻击我。”这么久了,我还从来没和师傅真正对过手,也想见识一
      下师傅的功夫到底有多高。于是二话没说,冲上去就是一个高边腿,腿刚起到半空
      眼看就要踢到师傅的头了,突然觉得眼前一花,头和腹差不多同时挨了重重一击,
      我一软就蹲了下去,再抬头一看,师傅还是站在那儿,仿佛动也没动一样。因此不
      由得大为佩服,我连看都没看到师傅怎么出手的,就挨打了。那时师傅都是已经快
      六十岁的人了,可想年轻时多厉害。还有一次是在美国,师傅给一个老外讲授,那
      老外是唐手道黑带八段,门下弟子众多,他也知道中国功夫厉害,专门要师傅和他
      过招。当时师傅刚到美国也想树立名声,就对他说来吧,随便攻击。那老外一上来
      就是一个直拳奔师傅头顶打来,师傅等他打到面前的一瞬间,旧力已老新力未生时,
      一侧身,左手扣住他的手腕,右手一翻,一个小擒拿,老外“哎哟”一声就跪在地
      上了,满脸涨得绯红,连声认输,师傅这才放手。后来我也找师傅学了这招,可我
      怎么用也没有师傅那么顺手,一个很简单的招式到了师傅手上就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不多不少,时间、位置非常精确。我也问过师傅我怎么就不行,师傅说:“你知道
      你师祖是怎么教我练习每招的准确度的吗? 英师祖拿个旱烟杆站在一旁,师傅动作
      只要有小小的失误,师祖一烟杆就敲了下去。别看一个小烟杆,师祖轻轻敲你一下
      就要肿好几天。这样久而久之,师傅的动作自然练得分毫不差了,这就叫严师出高
      徒。”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