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改变了我
      
          王剑丽,女,22岁济源市大峪镇栗园小学教师
      
          口述时间:2002年5月17日
      
          我从小就有一个绿色的教师之梦。1998年从济源工业中专师范部文秘专业
      毕业后,先是在一所村办小学代了半年课,第二年春天被分配到这所山村小学任教。
      不瞒您说,一踏进校门我就后悔了。萝卜、白菜是不变的菜谱,校内惟一的一座楼
      房只盖了半截。晴天还好,到了雨天,外边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卧室里摆满了
      盆盆罐罐,滴滴嗒嗒的雨声赶跑了我原有的热情。我时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以排
      解心中的郁闷。除了上课,我很少与学生在一起,整天想着,怎么样才能尽早离开
      这里。
      
          改变我的是质朴而憨厚的山里人。
      
          我家离学校有60多里,两个小时的路要倒两次车。1999年冬的一天,我
      因为有事儿误了点,车到石匣时已经是下午6点了,那儿离学校还有10多里路。
      我真想能有辆车让我搭上一段,可是没有。夜渐渐深了,寒风刺骨,冻得我直发抖。
      坐车回家吧,那几十个学生怎么办?可一个19岁的姑娘走漆黑山路的情景,我简
      直不敢想像。好不容易看到一辆面包车,当我满怀希望迎上去的时候,司机却甩出
      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去城里可以,上山不行!”当时我难过极了,这可咋办?
      3个半小时过去了,黑暗中的我,孤独又茫然。正当我万般无奈之时,一位似曾相
      识的农村妇女出现在我的面前。她问明情况后,帮我拦了一辆拖拉机,把我送到了
      学校。临走时,她拍拍我的肩膀说:“闺女,山上不比城里,娃们交给你,让你受
      累了。”我不知说什么好,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淳朴的山里人让我明白了“教师”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从此,我不再怨
      天尤人,开始了不辱使命的新生活。
      
          我不再放弃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我自认为融入了一汪清水之中。课余,我
      买来橡皮筋和女同学一起跳,和男同学一块儿打乒乓球,让他们到我的办公室里翻
      看摆得整整齐齐的图书。星期天,我不再回家,而是翻山越岭到学生家进行家访。
      山里人住得分散,我又不习惯走山路,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同事们和我开玩笑
      :“王老师,你可真是银环下乡哟!”
      
          2000年冬,学校腾出一间房子让家远的学生住校,以免除他们的奔波之苦。
      一天晚上,我发现班里住校的3个同学不见了,问其他同学,才知道他们结伴回家
      去了。我实在放心不下,就邀了两个学生一同前去寻找。山村的夜静极了,一点儿
      响动就会引来满村犬吠。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我们彼此喊叫着给自己壮胆。夜色
      下,我无法辨别这3个同学的家到底在哪里,看到有灯光的地方就问。山路不好走,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几个小时,找到他们时,已是夜里10点多了。看到他们
      酣睡的样子,我才算松了一口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也和我越发亲近起来。他们常在作业本中夹小纸条,
      告诉我他们的秘密,他们提醒我:“老师,你别老吃零食。”他们赞美我:“老师,
      你笑起来很美,真的。”
      
          我被这些既木讷又聪明的山里娃感动了,我渐渐地感觉到,他们成了我生命中
      的一部分。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位好教师,光有爱心只能得60分,要想得到满分,
      还要在教学上下功夫。”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我自费订阅了一些教学刊物,还给自己规定每月必
      须买一本书。我经常邀请老教师听课,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的授课方
      法和技巧,我们学校农忙放假,我就到市区小学听课学习。慢慢地,学生开始喜欢
      我的课,学习成绩也一天比一天好。
      
          2000年,我承担了“三段学导式”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这对我这个年
      轻教师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听课,查资料,做笔记,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
      夜,为把每节课教师的启发、提问、点评、纠错、小结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课下,我对着录音机和闹钟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准确而精当,把
      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练习。对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得很
      快。他们乐此不疲,使每节课都充满了乐趣和诱人的魅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
      01年冬,我被评定为市级优质课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学生的作文也接二连三地
      在报刊上发表了。我忘不了杨雷鸣同学第一次拿到稿费时的兴奋劲儿和全班同学为
      他欢呼的情景……原来工作也可以如此快乐!
      
          (记录:李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