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南下追捕
      
          焦世谦常委想,这是李国庭的第一次成功。
      
          第一次成功凭的是什么?
      
          冒险。改革创新就要不怕冒风险。
      
          从此,李国庭就不再是一般工人了,年轻轻的就被请到轻工业部,参与了“卷
      烟质量部颁标准”的制定工作。回厂后继续搞技术革新,1956年被聘任为烟厂
      的工艺工程师。一片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他的面前,但是,又因为他敢于冒险,而把
      大好前景失去了。
      
          1957年他畅所欲言,给领导提意见,被错划为“右派”,工资降三级,下
      车间劳动。但他一点也没有灰心,敢于冒险,就要敢于承担冒险所带来的两种后果
      :成功或失败。没有承担失败的勇气,也就没有冒险的勇气。
      
          这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上级毕竟是了解李国庭的,认为他心直口快,对党并没有恶意,况且有技术专
      长,所以一年以后就给他摘了帽子,继续做技术工作。
      
          1979年“改正”后,李国庭逐步走上张家口烟厂的领导岗位,先当副厂长,
      再当厂长兼总工程师。
      
          自1981年任厂长后,张家口烟厂每年实现利税6亿元,成为全烟草行业大
      型骨干企业。他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市政
      协副主席,在任张家口烟厂厂长期间,还同时兼任市烟草公司经理、市烟草专卖局
      局长等职。
      
          回顾“烟王”的历史,老焦认为,李国庭的敢于冒险精神还没有消退。
      
          他不会外逃,是想留下来较量一下。
      
          过去他虽然受过挫折,但最后毕竟取得了成功。这一点他还是相信党的。
      
          现在他错误地(但也许是正确地)估计了形势,认为上边必然会有人保他,为
      他说话,所以才暂时逃跑避避风,等到风头过去,他照样还是李国庭!
      
          另外老焦还从李国庭的杂诗、杂感中看出,这是一个中国文化底蕴很深的人,
      虽然懂英语、日语和俄语三种外语,但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这么大年纪了再搞
      一次“移栽”,他万万不能接受。
      
          “三高”的特点,也是老焦给他总结的。不过第一高,应该从过去的利税高,
      改为现在的犯罪金额高。
      
          分析他的一举一动,离不开这个“三高”。敢于冒险,正是高智商的集中表现。
      不过,焦世谦分析得对不对呢?
      
          专案组南下追捕李国庭。
      
          带队的是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工作局副局长王炳森。焦世谦还不能百分之百地
      相信王炳森。李国庭为什么能提前逃跑?有没有内部人给他透气?别忘了他可是个
      大人物,关系可以通天,后台一定很硬。表面上是他焦世谦在具体指挥专案组,但
      会不会还有神秘的力量比他指挥得更得力?
      
          所以他必须时刻了解南下人员的行动情况,要求王局长每天向他做详细汇报,
      以便跟踪指挥,免得失控。
      
          广州、珠海都去过了,没有下落。
      
          那就暂时撤回来吧。
      
          焦世谦在电话里指示。
      
          不,王炳森说,我们还想去深圳!这回有把握吗?老焦问,显然是没有信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