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成了喂鸡盆
      
          从那之后,我就记住了李毓芳的名字。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
      里连续报导,在汉长安城遗址区,和日本合作,成功地发掘出汉武帝给妃嫔们建造
      的桂宫遗址,一时成为考古界的焦点。我兴趣来了,利用去年五一假期,专程对她
      进行了采访。见了面自然就提起党顺民先生,提起了那件价值不菲的文物。
      
          说到文物,我便问起“饼货泉铜母范”来,李毓芳说她手里有一汽车各种钱范,
      都锁在仓库里,秘不示众。还有比饼货泉铜母范更宝贵的东西,我们仓库里有的是。
      党顺民偶然拾上一件,不足为奇。她说,这块地方真是了不得。有一次杜月笙的儿
      子杜维善从加拿大来到工地上参观,也在坟地里发现过钱范。老先生仰天长叹:西
      安真了不得,用钱范埋人呢!随便哪一个西汉钱范拿到外国,外国都会专门修一个
      博物馆来收藏它!李毓芳说距这里不远的相家巷,有兄弟俩打土坯,挖出来一个带
      把的铜盆子。铜盆子一层绿锈,卖铜也值不了几个钱,就拿回家去当喂鸡盆。喂鸡
      喂了好几年,有一天碰到一个像文物贩子一样的人,兄弟俩猛地想起喂鸡的盆子,
      说不定能卖上十几块钱。便对那人说,我家有个喂鸡的铜盆子,你要不要?那人来
      到院子里,把鸡赶走,拿起铜盆子来一看,两条腿兀自先哆嗦起来,脸也变了颜色!
      你道这是什么?这就是古籍上记载的那个“两诏椭量”。两诏是指秦始皇和秦二世
      分别颁发的两道诏文,椭是指它的形状,量是容量。那是秦朝统一中国后制定的一
      件标准量器,通行全国。此物的发现为后人研究秦朝的财政出入,有了一件实物。
      绝对是一件国宝。只是那人不是文物贩子,是北京来的一位文物专家。结果通过有
      关部门奖给兄弟俩每人五百元。
      
          我问她挖出过什么宝贝?她说那当然有。1987年9 月,她在未央宫西北部挖一
      个探方,一下子挖出了许多小骨片,个个都比柳树叶还小。一开始她没有太在意,
      因为那骨片都被黄土裹住了。后来她丈夫刘庆柱抓起来几个一看,说这东西有名堂。
      夜里他们夫妻俩用冰醋酸配了一种溶液,把骨片放进去。等骨片上的凝固的土质溶
      化之后,在放大镜下面一看,才大吃一惊。有字!每个骨片上都有文字!能在两千
      年以前的文物上发现当今普通人就能认出的文字,当是今天考古学中的重大发现,
      因为只有文字才能直接说出那些当代人不懂又极想弄懂的问题。
      
          这些骨片过去从来没有人发现和研究过,他们夫妻俩的这次发现,立刻就引起
      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秘密不胫而走,《纽约时报》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就在自己的报纸上大作文章,
      称中国人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大批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何,他们苦不得知。有关
      纪元前人类活动的文字记载真是太珍贵了,说不定那里面就有关于外星人曾到过地
      球的记载。
      
          那是他们夫妻俩最幸福的一段日月。在六千平米的范围里,他们共挖出了六万
      多块骨片。这些骨片收集回来,小小心心地堆满了半间房子。在后来的几个月里,
      她和丈夫真是足不出户,每天在溶液里捞出这些骨片在放大镜下仔细观看,并一字
      一句整理出来。六万多个骨片,就说每个骨片上平均有十个字,整理出来也要有六
      十多万字,这该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工程。
      
          李毓芳说,我们俩的眼睛从那一次看骨片就看坏了。过去我们的眼睛可好,从
      不带眼镜,现在不行了。那几个月,除了吃饭睡觉,一睁眼,全世界仿佛都是用骨
      片串成的。我看刘庆柱,也是一片一片的。刘庆柱看我,说得更绝,他说我不是他
      老婆,我是吊在空中的一串风铃。
      
          我问,那些文字都是些什么?她说,这属于国家的秘密。她挖的是西汉王朝的
      中央官署,等于当今的国家档案馆。有一部分已经向世界公布了。公布的那一部分,
      是记载着周边国家对西汉王朝进贡的礼品数量和质量。
      
          前几年,日本想借几件搞展览。经国务院研究,主管负责人签字,批了五枚。
      李毓芳到仓库里抓了五个,用一张稿纸包起来。日本人却派了专机来,还制造了精
      美的礼品盒。极其隆重地把骨片小心地装在盒子里飞走了。归还时,又举行了仪式,
      可见这东西在国外的分量。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