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一九四六年初,四十四兵工厂已决定迁至山东济南[ 后迁至台湾] ,工厂的子
      弟学校为这事,加紧赶课,於一九四六年五月课程全部授完放假,以便学生能随时
      与其家庭搬迁,这种大工厂搬迁可不是1-2 个月的事,而且那时从贵阳出来,全靠
      汽车运输,其速度之慢可想而知,我们家被安排在7 月份出发,有两个多月的空闲
      时间,此时我突生一想法告知父亲, "我想趁此闲时将逃难的经历追记下来" ,父
      亲听后不仅赞成,而且非常支持,下面的问题是用什么写,怎么写,那时我还只用
      过毛笔和铅笔,用毛笔写,太慢不说,又写在什么纸上,以后能不能长期保存,以
      后决定用沾水钢笔写在我平日用的横格本上,但用沾水钢笔不仅速度慢,且写的字
      深浅不一,父亲最后决定用他仅有的一支老式黑杆钢笔暂借我一用,而他自己办公
      则用沾水钢笔,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这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使用钢笔。於是我开
      始了我一生中的第一篇长篇写作
      
        於是我开始了一个月左右的写作,每天上午我用半天时间复习功课,因为下半
      年我还要考中学,下午则用来写作,家务劳动除了挑水,妈妈洗衣时邦助拧干,以
      及吃面食时的揉面等需要用劲的活妈妈干不了,还是由我来承担以外,其它家务活
      几乎全由妈承担,这实际也是对我写作的支持。
      
        我写起来真是得心应手,一切的一切,都似乎是昨日发生,深深的印在脑子里,
      笔尖在纸上滑过,一切经历的事情,就从脑海中滚滚流出,不用草稿,直接就写在
      练习本上,就如同平日写日记一般,一天完成两三千字是轻而易举的事,整个写作
      时间内,除父亲建议我不要简单从开始逃难那天写起,而应该将桂林甲山村的风景
      描绘一番,生活环境与幸福生活叙说一下,再来写苦难的逃难经历,这才有反差,
      有鲜明的对比,使我们更能记住小日本鬼子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写作中偶而
      对什么时间到达某地记不太清,则求助父亲或母亲,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
      内,写了三个练习本约四万多字的逃难日记,完成此稿之时,距离我十三周岁生日
      还整整差两个月。
      
        一九五六年,父亲将这三个练习本装订成册[ 当时各本封面就有些破损] ,自
      行设计封面并为之写序,许多人赞誉,很难想象一个十二- 三岁少年会将这样一段
      历史记录下来,珍贵,难得。一九九五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又将其改写
      成七万多字的纪实文学,将两份手稿分别赠送给湖北省政协文史组,桂林市政协文
      史组,作史料研究,后又自印50本书,赠送给包括北京首都图书馆在内的十数家省
      市图书馆,得到一致好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不仅将其作为史料研究,同时
      还将一九四六年那本逃难日记[ 西南大撤退逃难纪实] 原始手稿要去作为历史文物
      珍藏,这些对我都是莫大欣慰。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