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郭韶明
      
          每个人的青春都如同一场迷局,在拨开云雾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清晰。
      
          整理书稿的过程中,我也在梳理自己的成长脉络。仅仅一年多前,我还感觉
      自己一直在向前走,和身边的每个同龄人一样,匆匆忙忙、跌跌撞撞,可却停不
      下来,总在为“前方有什么在等着自己”而忧虑不已。
      
          本科四年,硕士三年,一直在为各种目标而奔忙,似乎焦虑和紧迫永远在身
      后追赶。大一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痛定思痛后重新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大二、大
      三一直在本专业和“方向”专业之间寻找平衡,同时应对突然而至的恋爱;大四
      则里里外外一团糟,毕业论文、找工作、实习,相同的流程我要同时走两遍,因
      为我跨了两个专业……
      
          当考取硕士的消息切断了找工作的艰辛之路,新一轮梦想的追逐随之而来,
      这一轮的时间又是三年。眨眼之间,登记表上的年龄就从18岁跳到了25岁,身份
      也从“校园人”更换为“职场人”。
      
          在“青春热线”这一年一直被我标定为第8 学年,前7 年的困惑与不解、迷
      茫与焦虑都在这一年沉淀下来,一方面成为策划的专题素材,一方面又让我重新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小娅和汪文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不仅为我的困惑寻找出口,还带我走
      上为他人寻找出口之路。主管“青春热线”版的王永午老师则玩笑地称我为“问
      题孵化器”,好像所有的成长问题都能在我身上或我周围的人身上找到印证。
      
          事实上,哪一段青春不是积累了厚厚一沓“困惑”?哪一种成长不是在相似
      的“结点”上向前延伸?
      
          这些“困惑”与“结点”包括:
      
          大一时惶惑不已:能否在新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离开了旧有的人际
      圈子,能不能迅速建立新的支持系统?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是不是有些不知所
      措?如果专业偏离了兴趣的轨道,应该怎么办?……
      
          到了大二、大三,适应的同时又诞生了新的问题:开始寻思逃课,开始尝试
      恋爱,开始攀比消费,开始盲目考证考级……在投入的过程中,依然会有疑虑:
      课堂缺席该不该愧疚,恋爱应保持怎样的安全距离,奢侈的攀比之风如何看待,
      考证考级是进取还是无奈……
      
          临近毕业,则开始彷徨失落:心中怀着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对以往不如意
      的追悔;许多毕业矛盾也随之而来:人际关系因面临竞争而变得微妙,校园恋人
      因即将分离而变得凄然,未来职业因缺乏规划而变得迷惑……
      
          相信多数人,都能从这些轨迹中找到自己无助的影子,或者再为这些轨迹增
      添一些新的素材,因为青春总是在寻找和迷失中变得更加充盈。当问题与困惑越
      来越少,破解的乐趣也会随之减少。
      
          专题中的专家点评,并未提供具体的解决途径,因为在心理问题的化解上,
      从来就没有灵丹妙药。他们帮助大学生们理清的,仅仅是他们真正的需要,调动
      的是他们内在的能量。
      
          前段时间刚读大二的表妹发来邮件,列举了自己的优势和种种未来——包括
      出国、二学位、国际企业实习、考研、就业等,让我帮她分析,最后小心翼翼地
      问“自己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
      
          当然,这不是急功近利,而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读了大学,目标的单一性
      被打乱,前途突然分叉了,出现了诸多可能性。很多时候,他们是追寻着别人的
      脚步去做自己的决定,而很少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想自己的目标在哪里,现有
      的努力与实现目标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
      
          一位生涯规划师曾建议有同样困惑的同学“先停下脚步,好好规划一下,不
      要盲目地胡乱奔跑”,那位学生的回答特别有意思,“我怕停下来就来不及了,
      还是边跑边思考吧”。
      
          “边跑边思考”,典型的压力心态!在不知道下一步要落在哪儿时已经抬起
      了脚。因为年轻,所以脚总是抬得很轻易,放下得也很坦然。在每一次抬起与放
      下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种选择,放弃了很多种可能。可如果他们的脚
      抬得慎重一些呢?比如,认清当时的状况,分析自己的处境,问问自己的内心,
      做个合理的规划。选择的确耽误了一会儿时间,但这绝不是浪费,而是借了一盏
      探照灯,把未来的路看得更远一些……
      
          大学生中还有一种典型的心态就是“为比较而累”。学业上,我为什么不能
      总是第一;人际交往上,我为什么不如别人八面玲珑;消费上,为什么别人穿名
      牌用名牌而我不能……
      
          为什么非要跟别人比,而不多和自己相比呢?比如,我比中学时在社会见识
      方面、在能力发展方面、在与人交往方面、在认识自身方面是不是有所进步?
      
          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角色变化最多
      的时期。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接纳自己不如别人的地
      方。
      
          我期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离自己的期望还有多大的差距?当你找到自己的
      新位置时,就会重新找到自我。
      
          人人心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答案也因所处的具体环境、内心倾向、行为
      模式的不同而出现许多差异。所以,当再出现困惑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我
      到底想要什么?
      
          喜欢这样一句哲人的话:请赐给我宁静的心,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一切;
      请赐给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以智慧,去认清这二者之间的
      分别。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每一次求学经历的变迁,都会带来新
      的人际环境,进而产生新的竞争氛围。
      
          成长坐标不断变换,你是否还在寻找过去的优越地位呢?在大学的舞台上,
      很多优秀的人都在“跳舞”。不能永居第一,做做第二又何妨?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