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厄尔布鲁士·失败的威胁(2)
      
          厄尔布鲁士的攀登史上,二战时留下重要一笔
      
          由于受黑海和里海冷暖气流的影响,山上天气变化特快,给登山带来极大的不
      利。近几年,受俄罗斯国内剧变以及车臣战争的影响,没有人敢来厄尔布鲁士峰这
      个昔日旅游胜地,5 月的这支登山团是近年来惟一具规模的队伍。他们住的这家旅
      馆是厄尔布鲁士峰周围几十家旅馆中惟一对外营业的一家。前苏联时期,每年这个
      季节至少有一两千人来这里旅游和登山,苏联登山家的起步训练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厄尔布鲁士峰的攀登史上,最重要的一章,要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争夺
      厄尔布鲁士进行的战斗。早在1829年时的俄国将军埃马努耶尔曾指挥士兵攀登厄尔
      布鲁士峰,以确定军事制高点。也就是说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俄国的将军们已然认
      识到厄尔布鲁士峰是一个战略要地了。而正好在一个世纪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法西斯德国军队首先在这里夺取了厄尔布鲁士,而且也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战略
      要地的作用。
      
          那是1942年8 月21日,蓄谋已久的法西斯德国高山部队,在库罗马和盖马拉两
      名上尉的率领下,没有遇到激烈的反抗,就占领了位于海拔5300米附近,厄尔布鲁
      士峰顶稍下方一点的“高山旅馆”,并在那里升起了一个高空载人的气球,上面有
      持望远镜的炮兵观察人员。而那时的法西斯德军已经占领了盛产石油的巴库油田。
      苏军为夺回巴库油田,曾多次组织部队攻取厄尔布鲁士;但都是由于苏军战士不懂
      高山特点,缺乏登山装备,许多优秀的指战员仅仅穿着夏季的单衣上山,而到了夜
      间气温突然降到零度以下,指战员们不是被冻死就是严重冻伤,还没有与敌人接触
      就丧失了战斗力。后来苏军最高统率部专门组织了一个团的高山部队,指战员们都
      是战前攀登过厄尔布鲁士的登山者,并给他们配备了登山服装和其他装备。这个团
      的两千多人经过艰苦的战斗,将侵占厄尔布鲁士的法西斯德军全部消灭了,重新夺
      回了这个战略制高点。
      
          厄尔布鲁士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是里海与黑海之间地峡上的最高点,德军占
      领了苏联的石油主要产地巴库,是为了获取战争所必需的石油,所以苏军不惜任何
      代价也要夺回这个产油区。而苏军向巴库地区增援部队的情况,被占领了厄尔布鲁
      士并在厄尔布鲁士峰又升起的载人的高空气球上的德军观察哨看得一清二楚,他们
      立即用无线电通信装备调动德国空军和炮兵攻击苏军的增援部队,使得苏联军队无
      法收复巴库油田区。直到1943年12月3 日,苏军才最后收复了厄尔布鲁士。德军先
      后共占领厄尔布鲁士长达一年又四个月之久,使苏联蒙受了巨大的损夫。
      
          那么德军又是怎么没费多大力气就占领了厄尔布鲁士的呢?原来法西斯德国早
      在二次大战前几年,就已开始了对厄尔布鲁士的各种侦察和测绘。1934年前后社会
      主义的苏联对外开放了高加索山区,允许外国登山者前来攀登高加索地区的各座山
      峰,德国的登山者们也随着其他欧美各国的登山者前来攀登厄尔布鲁士峰。在厄尔
      布鲁士峰的顶峰稍下的地方,苏联为攀登厄尔布鲁士峰的登山者们修建了一个休息
      和过夜的、从外表看好像一座堡垒状的两层水泥建筑,人们称它为“高山旅馆”或
      “厄尔布鲁士大饭店”。之所以修成堡垒型,窗户很小,墙壁厚而且外形是圆形,
      是为了抗御强风和严寒。因为攀登厄尔布鲁士的登山者们不可能在当天突击登上顶
      峰之后再返回基地营,至少需要在中途过一夜,苏联为登山者们修建的这座不收取
      任何住宿费的“高山旅馆”,完全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
      
          20世纪50年代,我国登山运动员在高加索学习登山技术时,也有十几位中国人
      曾在这里过夜。里边只有一些木制床和桌椅,做饭要靠自己随身所带的煤油炉和食
      品,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防风抗寒的休息站而已。但是第二次大战前的法西斯军事特
      务也以登山者的身份多次前来攀登厄尔布鲁士峰,他们也看上了这个“高山旅馆”
      的战略重要性,前边所讲过的1942年8 月21日率领德军高山部队占领厄尔布鲁士的
      两位军官库马罗和盖马拉上尉,就是1934年到1937年多次前来攀登厄尔布鲁士峰的
      军事特务,他们对上山路线、气象条件、地形早已了解得非常清楚,而且专门对攻
      占这座欧洲最高峰进行过多次演习,所以后来才极为顺利地占领了它。而苏军当时
      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命令仅仅只有夏装和一般常规武器的苏军夺取被占领的
      厄尔布鲁士,从而招致了极大的损失,战死的、冻死的不用说,许多指战员甚至连
      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就冻掉了双手和双脚。所以说登山运动的本身,也带有一定的
      军事体育性质。
      
          厄尔布鲁士总是给人一种危险的错觉:伸手可及
      
          中韩联合登山队从6 日开始适应性行军训练,并由一名俄罗斯高山向导负责。
      向导名叫阿里,40多岁,在厄峰已经做了20多年登山向导,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
      尤其是对厄尔布鲁士峰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现在李致新他们才明白韩国队不着急
      的原因,原来他们把登山的宝押在这位教练身上。第一天行军的垂直距离只有200 
      米,距离约12公里,时间用了6 个小时。
      
          湍急的河流、茂密的森林、绿色的山野、白皑皑的雪山,给人的感觉不是在登
      山,而是在旅游。李致新不停地说:“这里的山太美了,怪不得欧洲人愿意登山,
      欧洲出这么多登山家,在这么美的环境里我天天都愿意登山,我要当欧洲登山家。”
      
          第二天和第三天行军的距离和高度比第一天增加了许多,也听不到李致新嚷嚷
      着要做欧洲式的登山家了。就看到他一个人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缺乏训练的后
      遗症在李致新身上显现出来。
      
          3 天的行军除了高山适应性得到加强外,另一个收获就是对韩国队员和厄峰的
      情况增加了了解。韩国队员中有4 —5 人登达过8000米的高度,尤其是韩国队厄尔
      布鲁士队长张炳虎曾登顶世界第一和第二高峰珠峰和乔戈里峰。
      
          从实力上看,登顶似乎没有多大问题。可厄尔布鲁士变化无常的天气,需要登
      山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而他们缺乏的恰恰是这一点。按照计划,12日他们将撤
      离厄尔布鲁士峰。也就是说,12日之前如果没有好天气,他们的攀登将不得不以失
      败而告终。以往的登山队在厄尔布鲁士峰停留时间在20天左右,当他们遇到坏天气
      的时候,就到附近的城市旅游,直到好天气的出现。阿里说,厄尔布鲁士峰的坏天
      气已经持续一星期了,天气能否在12日之前变好,他心里也没底。
      
      
      
          9 日,他们开始向突击营地进发,先是坐缆车从2000米的高度上升到3500米,
      然后又由雪地拖拉机把他们送到4200米。到达营地后,跃入眼帘的是一座由铝板做
      墙的形似碉堡的巨型建筑物,这个“碉堡”是一个三层楼房,有60间6 平方米大的
      房间,每个房间有4 个床位。食堂和休息厅在二楼,面积约50平方米,墙壁上挂满
      了照片和俄文说明,看样子是前苏联登山史的简介。营地周围下着大雪,能见度20
      米左右。整个队伍在休息厅里无可奈何地等待着天气的好转。王勇峰和李致新商量,
      12日之前天气不好怎么办?李致新说,让韩国人先撤,我们等着好天气的到来。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放晴了,厄尔布鲁士峰的主峰第一次出现在眼前。除了它
      的美丽壮观外,另一种感觉就是伸手可触,上几个缓坡就可到达顶峰。他俩不明白,
      这么近的顶峰阿里怎么说需要8 —10小时的攀登时间呢?他们决定明天突击顶峰,
      3小时登顶,1小时下撤,中午赶回大碉堡吃午饭。
      
          当他们把计划告诉韩国队长后,遭到他的坚决反对。他说,厄尔布鲁士的天气
      瞬息万变,它的主要山难就是在暴风雪中迷路失踪。他们必须听从熟悉地形的阿里
      安排,明天到达4900米高度做适应性行军。王勇峰对韩国队长说,登山计划应随具
      体情况制定,其第一要素就是天时,抓住了天时就抓住了成功的一大半。还给他列
      举了攀登麦金利峰和阿空加瓜峰时,如何抓住好天气获得成功的例子,但还是没有
      说服同样有着丰富登山经验的韩国队长。最后他们对韩国队长说:我们对自己的行
      动负责。
      
          和以往的登山一样,突击前夜还是睡不着觉。10日凌晨3 时他俩起来开始摸黑
      做早饭。3 时半,韩国队长来到食堂劝他们不要单独行动,他们答应,如果天气不
      好马上下撤。不得已,他只好同意了。
      
          4 时半,李致新、王勇峰信心十足地离开大碉堡。四周静悄悄的,他俩的脚步
      声在雪地上发出极有韵律的声音。霞光渐渐出来,厄峰主峰清晰地呈现在面前。为
      了尽快登顶,他们没按登山常规1 小时行军休息1 次,而是连续走了3 小时。
      
          大缓坡翻了无数个,可就是翻不完。突击营地倒是离他们越来越远,而顶峰离
      他们还是那么遥远。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出了错。看来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了。
      
          这时候,李致新脸上出现了倦容,脾气也变得暴躁了,一会儿抱怨冰镐太短,
      一会儿抱怨积雪太深,看起来是耍脾气,其实都是疲劳的症状,王勇峰把重的东西
      放在自己的包里,并且独自承担起开路任务,希望以此来减轻李致新的疲劳程度。
      
          这段时间,王勇峰的训练没有中断过,可李致新因为公务缠身,身体状况明显
      不好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