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的家乡处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一个叫梅坞村的偏僻村落。老实说,偏僻有
      偏僻的好处,无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环境,还都处于原生态。在我的家乡,任何人
      的生活都是同样的,固定不变,如同约定俗成:男人每天去田间劳作,日出而耕、
      日落而息;女人就在家里收拾家务、喂鸡喂鸭,担水做饭,然后等男人和孩子回来
      吃饭;孩子白天上学、下午放学后上山砍柴。这种生活或许就是陶渊明所描写田园
      风光了。现在,每当我接受采访,介绍我家乡的时候,不知道羡煞多少旁人,尤其
      是在大城市住习惯了的人,感觉这样的生活是那么的简单、惬意。有青山环抱、绿
      水环绕。没有大城市的嘈杂与喧哗,只有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潺潺溪水声、林中鸟叫
      声,鸡犬相闻声。没有人为建筑的高大与威武,只有大山的雄壮与巍峨。没有城市
      的交通拥挤,只有羊肠小道的曲径通幽。
      
        当然,如果这种生活短暂的话,会让你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但是,对于我
      们这些从出生就住在这里的村民来说,就是另外一种滋味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田间劳作,放学回家就去田地帮父亲种田,插秧。那首《锄禾》正是我们的生活
      写照。到了暑假的时候,除了帮助父母做些田里的庄稼活以外,还得到山上去砍柴,
      砍柴无非就是砍那些已经枯死干燥的树枝,由于有关部门严格规定,不能乱砍乱伐,
      而我们村民也因为靠山吃山,知道如果一旦乱砍乱伐,势必引起泥石流的出现。
      (在农村,泥石流被说成是山神怪罪。相关部门既不承认这一说法也不否认,反正
      只要能让我们自觉的遵守这一条例,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山神怪罪一说是
      否迷信,他们也就懒得解释了。)。而秋天的时候,落叶满山遍野,在茂盛的树木
      枝杈遮阴下,遮天蔽日、终日不见阳光,因此,遍地的树叶都腐烂在山上,散发着
      浓浓的怪味,而此时的动物小至老鼠、蛇、大到野猪纷纷出没其间,每次砍柴的时
      候,都有些心惊胆战,不时听到的近处窸窸窣窣的声音或者远处猛然响起的怪声在
      树林中那种遮天蔽日的寂静环境下更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每天下来都是腰酸腿痛,回到家里,吃完饭后,就赶紧写作业。在漆黑的夜里,
      只有黄豆大小的煤油灯光下,作为孩子的我们用粗糙的铅笔在正面已经用完,改用
      反面的作业本上写着自己的作业。除此之外,只有父亲那吸烟时候的亮光如同静止
      不动的萤火虫在一闪一闪地散发着它那微弱的光亮,也只有在闪亮的时候,才能看
      清楚父亲那不属于他那个年龄的苍老的布满皱纹的脸。夏天的时候,没有蚊帐、没
      有蚊香,只有一把扇子,就这样一边扇着一边睡觉,既是为了纳凉也是为了驱赶蚊
      虫。冬天的时候,没有暖气、没有空调,而被窝如同冰窖一样温暖着一个个瘦弱的
      躯体,让我们全身颤抖着进入梦乡。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任何一种形式的生活状态,只要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没有什么所谓的甜蜜
      和辛苦。家乡的这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当时也不觉得特别辛苦,或许是
      麻木了的原因,甚至觉得这样过一辈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有时,对自己这样的付出
      也是感到高兴,因为能够给家里人分担一些压力。在当时的年代,很多人都是在家
      里农忙时候忙着播种、插秧或者收割。闲的时候去外地帮别人打工,背背木材,以
      补贴家用。当然,偶尔也问过父母:“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城里人那样?他们不用播
      种庄稼就能吃的比我们好,衣服比我们多,住的比我们强?为什么他们就可以住在
      高楼大厦里,而我们却只能住在这种每当下雨就害怕山洪暴发或者泥石流的山中土
      屋里面?”每当我问这个问题时,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摇摇头略带伤感的口气
      对我说:“孩子,这就是命,你这辈子是农民,你就一辈子是农民,不要胡思乱想
      了,还是想想今天能砍多少柴吧。”就这样,偶尔的疑问如磷火般熄灭。当时我并
      不清楚这样的疑问对我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直到后来,一部电视剧的播放让这疑
      问如同熄灭的火堆中的暗火,再次燃烧起来,最终形成熊熊烈火,驱使我走出了深
      山,走出了贫穷落后的家乡,来到了当时我认为是最繁华的城市——景宁。
      
        那是一部新加坡的电视连续剧《出人头地》。它讲的是三个农村青年,通过自
      己的选择与努力,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男主角重光的人生轨迹对我影响至深,
      直到今天,想起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想起这位主人公,还是感触很深。记得当时播
      放这部电视剧时,我和我的同学每次都逃课去看,虽然每次逃课都免不了一顿皮肉
      之苦,但是精神上却得到了无限的满足。也正是因为这部电视剧让我感觉到自己的
      境况与重光是何其相似,我们的性格是如此相近,为什么他能成功而我就必须在农
      村呆一辈子?在初中辍学后,怀揣着我就是第二个重光的梦想毅然从大山里走了出
      来,全然没有想到电视剧是人为创作的艺术品,而我的人生却是苍天写的剧本。而
      这一没有想到,让我踏上了经历风雨的闯荡之路......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