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中国教育的马太效应
      
          文/ 童大焕
      
          扶贫电脑本应扶学校的贫,却扶了教育主管官员们的“贫”,此类事在基层司
      空见惯,我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明令禁止的,但是为什
      么总是禁而不止?相关部门对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人们都众目睽睽着呢,但这不
      是本文要关心的问题。我所关心的是:不就是价值6 万多元人民币的12台电脑吗,
      居然令其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官员都垂涎欲滴,甚至非得先据为己有而后快!不过
      就是价值6 万多元人民币的12台电脑,却令“学生们奔走相告,兴奋不已,电脑教
      室的窗外每天都挤满了来看电脑的学生,他们憧憬着能够早一天上电脑课”。同时,
      “学校有了电脑之后,不但学校里教师和学生很高兴,连家长们也对学校抱有很大
      的希望。因为我们学校要开电脑课了,在周边学校上学的孩子们都要求转到我们这
      个学校里来。一时间,彭洲小学在附近的知名度陡增,数百名师生也由此多了一份
      自豪感”。
      
          12台远非当今最昂贵最先进的电脑,在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每3 至4 个中
      国人就有一个是网民的网络时代,居然可以产生如此之多的效应,甚至可以给一个
      学校带来“名校效应”,一定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吧?我也始料不及,只能叹一声
      :可怜的学校,可怜的孩子!问题在于,并非所有的学校都是这么可怜。新华社2002
      年9 月18日曾有一则消息,在南京,整整一个暑假,因孩子要上幼儿园、上小学、
      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的家长们疲于奔波,托人求情、筹钱借款、请客送礼……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挤进各级重点名校。
      
          这一时刻的家长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少钱都行,只要能上。”
      
          这是一组家长报的数字:一所省重点等级的幼儿园赞助费在7000元至1 万元不
      等;省重
      
          点小学2 5 万元至3 万元不等;省重点初中3 5 万至5 万元不等,个别校
      甚至能达到8
      
          万元至10万元;中考落榜生要想择校进省重点高中,以分数划线,最底线要交
      到3 万元。进高校原本是以考分划线录取的,
      
          但家长们却四处托人,并十分坚持地告诉记者,各高校都有机动名额,只要孩
      子考入公线( 指省定录取分数线) 就有点档( 指名要某人档案) 权利,这笔费用多
      则数十万元、少则三五万元不等。也就是说,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在各种贫困校、
      薄弱校的面前,大山一样横亘着一座座可望不可及的“名校”、“重点校”!中国
      的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加上历史形成的“名校效应”,造成教育行业中的马太效
      应越来越厉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对于强校重点校,各
      级政府往往偏爱有加,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政策给政策,甚至许多地方都
      在千方百计地举政府之力办什么“示范校”、“重点校”,一味锦上添花,顾不上
      雪中送炭。而名校本身的马太效应,又使它可以在更大的社会层面上赢者通吃,光
      每年各种名目的赞助费,就是一笔笔薄弱校望尘莫及的天文数字。
      
          中国教育投资体制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教育投资的地方政府担当,导致许
      多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投资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更不用说跟上时代的步
      伐;同时,它也是农民负担重的根源之一,使政府应当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在
      很多农村地区被转嫁到了农民头上。另一方面是,不管是贫困地区还是较发达地区,
      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政府扶持发展重点校示范校现象,人为加剧了义务教育投资
      的不公平。
      
          不久前,广州市一位市领导考察了美国的免费教育情况,他们也存在名校和薄
      弱校现象,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他们的政府教育投资是反过来的:对薄弱
      校加强考评,并加大对薄弱校的各种投入,有意识地防止和纠正马太效应。
      
          教育投资体制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表现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的马太
      效应。主要是中国的政府教育投资绝大部分投到了高等学校,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却杯水车薪远水不解近渴。政府应该把更多的财力投到义务教育中来,而高等教育
      和职业教育这些非义务教育,应该尽可能地交给民间力量去办。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一个社会要保障最基本的起点公平,最重要的事前
      调节手段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未受到最起码教育水平的人,很难参与现代
      化的生产过程,很难获得起码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他们的收入获取能力
      必然很低。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接受的教育水平被规定为义务教育,它有两个要义,
      一是凡是符合条件者必须接受;二是国家保证提供足够的和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供
      国民享用。能够把这两个要义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国家免费提供义务教育。但目前,
      尽管我们早有义务教育法出台,但国家提供义务教育的责任还远未尽到,各种名目
      的收费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存在,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拨款缺口继续增大,
      教育投资体制中的马太效应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纠正。因此,国家应该切实履行自
      己的职责,尽快建立由中央财政统一拨付的义务教育资金保证体系,从源头上提高
      低收入者的机会把握能力和收入获取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