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道不尽的盗版故事(二)
      
          盗版书猖獗有市场的原因:一是价格低廉,盗版书由于不支付版税、稿费,偷
      税漏税等原因,价格便宜。二是出版快。一些畅销书,正规书店还没有出售,书摊
      上已经随处可见了,许多追求先睹为快的人就从书摊上购买。另外,现在许多出版
      社忽视图书装帧、印刷质量,粗制滥造,从外观上看,质量甚至还没有盗印它的盗
      版书好。在这种情况下,不明底细的读者又何必花大价钱去买正版书呢?一位读者
      说:“虽然有关部门打击盗版书,但我还是很喜欢盗版书的,因为它价格低,如果
      不是有大量的盗版书,那些出版社及书店、书商、书贩还不知道将书价炒到什么程
      度呢,正是因为有了盗版书,对正版的高价位才有了制约作用,盗版书受到广大消
      费者欢迎是有道理的。”
      
          另外,一些出版社为牟取经济效益,接连采用“卖书号”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来
      创收,为非法图书的泛滥提供了合法的条件。国家明令规定,严禁出版社将书号以
      各种形式倒卖给任何个人和机构,出版社的每名编辑每年只能从新闻出版总署领取
      最多5 个书号。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谋取更多的书号,一些出版社不顾自身
      的出版能力,将本社的图书发行人员、图书印制人员,甚至财务人员、返聘人员等
      等,无论有没有编辑资格,都列入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行列,上报到出版管理机构。
      国家的一些出版管理部门,对这种现象疏于管理,致使出版社通过这种途径捞取的
      范围外书号,有相当一部分被以二三万的价格卖给了不法书商。目前,无论是国营
      图书批发市场,还是在地铁、邮局、国营书店内批发、零售的印刷考究、装帧精美、
      折扣极低的礼品书( 很多礼品书批发价、零售价低于1 折,按照合法的出版运作方
      式和正常的价值规律原则,绝对不应出现如此低的折扣) ,很多都是通过买卖书号
      的方式运作出来的。这类礼品书,虽然不属于盗版,但也属于非法图书的范围。与
      盗版一样,很多书通过偷漏税、不付稿费、大批量印刷等手段,达到降低成本、谋
      取利益的目的。不过它的运作方式更隐蔽,并能满足低薪阶层的购书需求。
      
          有关人士认为,解决非法图书的办法,除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整顿图书市
      场,堵住盗版源头,加强书号颁发、使用的管理之外,出版社更应该努力降低生产
      成本,多出一些价位适中的图书,这样才能逐渐缩小非法图书的市场范围。
      
          盗版图书的猖獗程度据版权管理部门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查处的侵权盗版案件
      达3400余起,平均每天4 66起。
      
          非法图书的市场份额已经占中国图书市场总额的1/3 ,而且还有加大的趋势。
      那么别的部门查处的有多少?没查处到的有多少?没有统计,或者没法统计。三联
      书店发行部主任王明春认为,不夸张地说,图书市场上盗版与正版之间的比例应该
      是1 ∶1 。有些非法出版商还善于钻法律的空子。据报载,五六年前就有非法出版
      商出高价请法律顾问,逐字逐句琢磨法律中的条文。图书凡畅销者必有盗版,几乎
      已成定式。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副司长张慧光女士说,工具书、武侠小说、名人传
      记、名人随笔、教学辅导用书的盗版情况尤甚。
      
          余秋雨先生在《山居笔记》内地版出版前,写了一篇“讨盗版檄”,附在书前,
      但载有“讨盗版檄”的《山居笔记》同样被盗版,而且“讨盗版檄”赫然印在盗版
      本的卷首;作家出版社出版余秋雨先生的《霜天话语》的消息披露后,又被人盗用
      书名,成集出版,逼得余秋雨先生不得不临时将《霜天话语》改名为《****》,不
      再透露书名,以防盗版。
      
          此外,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辞典》、《新华字典》,三联书店的《金庸全
      集》,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文献出版社的《周恩来传》,赵忠祥的《岁
      月随想》,崔永元的《不过如此》,二月河的康雍乾系列,甚至包括《邓小平文选
      》,只要你能想起来的卖得好、读者多的书、刊,就一定有盗版本。正如北溟先生
      在《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关于图书盗版的故事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
      已谈不上有什么新闻价值:它们起先让人震惊并深恶痛绝之,继而发人深思,最后
      差不多就是司空见惯波澜不惊了——因为关于盗版和打击盗版的话题已经谈论了这
      么多,思考了这么多,有关各方面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但盗版现象并
      未完全根绝,有些地方甚至有更加猖獗之势。”
      
          盗版危害有多大
      
      
      
          盗版泛滥不仅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巨额损失,
      而且还阻碍了我国出版产业的良性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盗版横行,挤占了正
      版书的市场,无疑会严重打击著述者、出版者的积极性。试想,如果只须举手之劳
      就可以抢先摘到又红又大的苹果,那么有谁还会吃力不讨好地去种苹果树?盗版者
      好比是小偷,将手伸进读者、作家、出版社、国库的钱袋中,损害的不仅是金钱收
      入,还有我们日益提倡的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文明社会中应有的法制秩序。
      
          盗版图书内容多是错字连篇,印刷粗糙。一般通俗的小说等文学作品也还罢了,
      若是工具书、教参、教辅读物遇上这种情况,那可是误人子弟,贻害无穷了。
      
          入世后,按照国际规则,我国会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可是,想要
      彻底消除已经成为地下“产业”的盗版却并非易事。而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图书盗
      版现象却直接败坏着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声誉,严重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之
      间的文化、技术等领域的交流。试想,我们从国外买来一本书的版权,经过相关人
      员的翻译、编辑,在出版前后如果被大规模地盗版了,受到经济损失的不仅是引进
      版权的出版社,不仅是出售版权的国外机构或个人,还有中国出版产业的信誉。长
      此以往,中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极有可能成为盗版的代名词,谁还敢将书让中国人
      出版呢?但愿中国社会不会成为盗版者肆无忌惮、横行无阻的乐土,但愿版权局内
      负责版权引进的管理机构不会终日为中外版权纠纷而忙碌奔波。
      
          出版商安波舜说:“我有时候觉得没有什么劲头。书只要一畅销就被盗版,正
      版书根本就无法与盗版书争市场。感觉上就像被人从后面捅了一刀。盗版如果治不
      住,早晚把中国出版毁了。”
      
          余秋雨先生说:“在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如果不驱逐文化盗贼和文化杀手,将
      从根本上失去原创力,在21世纪国际间诸种文化的对峙、对话中将处于弱势。……
      光说盗版,如果任其横行,正常的文化流通机制将快速破碎,更先进的体制在尚未
      建立之时就传染了病毒,中国文化的生态质量将会大幅度下降。……我们会面对中
      国文化的一个真正严峻的时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