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前车之鉴(3)
      
        高学适神秘地说:“老同学,现在官场有个潜规则,你知道吗?”
      
        时青云顿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措地摇摇头。
      
        “村干部中报考公务员的很多,而且是招计划生育专干,有没有本事都可以
      干。据我所知,报考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是15:1 。竞争激烈得很呢!这些考生都
      削尖脑袋找关系,送钱送礼,一送就是几千甚至上万。那些当官的得不到好处,
      谁为你办事?哪里还有像我们同学之间这样纯洁的感情!”高学适叹了一口气:
      “哎呀,风气不正啊!”
      
        “老同学,你是知道的,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只与泥巴、庄稼打交道,
      与当官的素昧平生,哪懂得这些。我不能错过这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啊!你一
      定要帮个忙。我是一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人,今后定会重谢。”时青云恳切
      地说。
      
        “难啊!”高学适摇摇头。
      
        “嗯,你父亲不是水府庙区党委副书记吗?又是主管这条线的,能不能请他
      出面关照关照?”
      
        “要他出面是没有问题,但仅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录用公务员必须集体
      研究确定。”
      
        “你帮我活动活动,我给你活动经费。”时青云再不开窍也听明白了里面的
      道道。
      
        “既然如此,你先给我1 万元,事后多退少补。”
      
        其实那时招考公务员还比较规矩,而且是以镇(乡)为单位自录自用,时青
      云的成绩又是水府庙区第一名。高学适只是扯顺风旗,与他父亲说了声,他父亲
      向虎形山乡主管党群的副书记打了个招呼。就这样,一万元钱进了高学适的腰包。
      事后,他列了一个活动经费开支“清单”,交给时青云。
      
        时青云还真以为是高学适帮忙活动自己才录用的,兴奋之余写下了上面那篇
      感慨。以后过年过节他都要去登门拜谢,买不起高档礼品,就提着自家的土产品,
      诸如鸡、鸭、蛋、羊肉、花生等等,出产什么就拿什么。
      
        然而,时青云后来参加市司法助理员、公安民警招考,却不再这样顺利。
      
        7 、两次落榜
      
        第一次是时青云任计划生育专干的第二年,全市招考30名司法助理员,他的
      笔试成绩排在第21位。
      
        他再次去求助高学适。
      
        “你只要拿15000 元给有关人员送点礼,录取不成问题。”高学适尝到了甜
      头,狮子大开口。
      
        那时候时青云真是找钱无门。考计生专干花的那笔钱,都是从亲戚那里借来
      的,至今未还清,哪好再去求借。不要说15000 就是1500也拿不出来。他只好赖
      着脸皮说:“不是我舍不得花钱,实在是借不到手。能不能再请你父亲帮帮忙,
      待经济缓过来,我一定登门拜谢。”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