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吗?(一)
      
          “离了吗?”
      
          这是我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它给我的震撼程度,绝不仅仅局限于其中的
      语言内容,而在于它的当下被使用程度。据说,这句话的使用程度之频繁,正在赶
      超那句经典名言“你今天吃了吗?”。频繁,就意味着已经深入人心、人尽皆知。
      看来,这离婚的事儿,早就不像早前那样被人们讳莫如深了。这“合者结,不合者
      离”,原也是件平常的事。只是,我更多关注的是那些正准备离婚的和已经离婚的
      女人们的心态。毕竟,放弃两人世界,重新独自生活,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世界上,有多少夫妻是真心相爱,陪伴到永远的,这具体的数字我说不上来。
      但是,我却看到了有许多曾经相爱的男女,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分道扬镳。而又有更
      多的夫妻,因为生活的折磨,早就失去了往日的激情,罹患了婚姻沉默症。爱情,
      早已在婚姻中死亡。于是,有人高喊,“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仍有在这其
      中进进出出的。在外面的人,羡慕着里面的;在里面的,羡慕着外面的;而进出过
      的,则俨然超脱于红尘之外了。爱情,在这进出之中,分量逐渐减少,以至挥霍殆
      尽终被忽略。这样无爱的婚姻,岂止味同嚼蜡、食如鸡肋,更是精神毒药,摧人于
      无形。
      
          列宁曾经把没有爱情的婚姻,称为“庸俗的”和“肮脏的”婚姻。奥古斯特?
      倍倍尔则说,“如果两个人之间缔结的婚姻变成无法忍受的婚姻,带来失望,甚至
      使彼此感到极端厌恶,那么道德的要求结束这种已变成不自然的,因而也是不道德
      的结合吧。”这样引用伟人们的话,并不表示我提倡让你草率的离婚。事实上,我
      们的婚姻法中是不允许轻率任性的离婚的。因为,毕竟离婚给一个女人造成的伤害
      是如此巨大,绝不亚于失去亲人之痛。但是,无爱无性的婚姻所带来的痛苦,较之
      离婚之痛更上百倍。所以,慎重的考虑你的婚姻和爱情,衡量得失,做出决定。
      
          当然,有一点你应该明白的是,离婚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增加痛苦而是减少
      痛苦。而离婚的原因和理由呢,也如结婚时一样有着多样化的动机。比如,被中年
      人称为“婚姻杀手”的第三者插足,即婚外情。再比如,因为彼此的性格、兴趣、
      爱好、生活习惯不同而导致的分离,也在离婚案件中占了大部分。另外还有一些,
      是由于双方的脚步不协调而造成的。比如,一方积极应对生活,努力学习各种新知
      识,在个人认知上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另一方,却懒于学习,不思上进,结果导
      致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只能离婚。
      
          “我前夫其实对我不错,挺宠我的,可我就是受不了他的小心眼。一见到我跟
      其他男人站说话,他就故意给我找茬儿,甚至摔东西给我看,老变着法儿打探我每
      天的去向,都跟谁在一起来着,弄得我们单位的男同事整天躲着我,生怕惹上麻烦。
      他就是这么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在婚姻生活中,偶发的小事一般不会引起女
      性的过多不满,但男人要是有诸如好嫉妒、不懂得克制等心理缺陷,却会使不少女
      性最终选择离婚。
      
          除此之外,导致婚姻破裂的原因还有很多。大的方面如不能生育、家庭暴力,
      小的方面如激烈的争吵、不体贴的言语、缺乏幽默感、花太多时间看电视、不能很
      好地听取对方劝告、喜欢酗酒、拒绝性爱等等。另外,有些人一开始就做了不明智
      的选择——他们也许对自己了解不够,或者了解对方太少,就匆匆忙忙缔结了这么
      一个长期关系;有些人糊里糊涂相爱,草率确定关系,心存侥幸地希望能够长久。
      更有些人,对于自己的配偶则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地提高要求,结果双方产生
      了出入和摩擦,导致了离婚。
      
          要做出离婚的选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再到结婚共同
      生活。彼此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都已经了如指掌,互相适应。尤其是我们国家
      的女性,从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诸如“一女不侍二夫”、“从一而终”等固守思
      想,深深地驻扎在她们的脑海里。所以,面对婚姻的不幸,她们更多的成为其中的
      忍让者。“虽然老公对我不是很好,可要我重新再去找一个,那我怎么和爸妈说啊,
      多丢脸啊!”,这样的言论比比皆是。因此,当这些女性,最终选择离婚的方式来
      结束自己的婚姻,是做了极大的抉择的。就像我书中所提到的安安和冯太一样,在
      反复的煎熬中方才做出选择。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