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马甲很早就知道老邓也是个复员军人。但马甲对他从来不感冒。
      
        马甲很少去老邓家。在马甲的印象中,老邓家的门口永远是乱七八糟的,干干
      瘦瘦的老邓和模样有些吓人(脸上有块大疤)的老邓的老婆就忙忙碌碌地穿梭于各
      种杂物之间。
      
        老邓家的孩子无论大小,一律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从不在外惹事,专门在家
      练拳,所以不管什么时候经过他家,都可以听到打闹和哭喊的声音。尤其是邓家老
      五,这倒霉孩子好像成天不是被他哥揍就是被他爹打,反正一年四季都坐在门口哭,
      从来就没消停过,直到现在,马甲闭上眼睛使劲想,也想不出他不哭的时候应该是
      什么模样。
      
        老邓和老王都有使用“家庭暴力”的毛病。只不过老王是专打老婆、不打孩子
      ;老邓是专打孩子、不打老婆。所以,老王家的闺女见了老王可以揪耳朵,老邓家
      的儿子见了老邓只会打哆嗦。
      
        马甲家人对老邓的评价各不一样,各有各的道理。马甲的观点在上一段里已经
      说了,是“小气而且爱占小便宜”,马甲爹的观点是老邓“老实、正派”,而马甲
      娘的观点却是他“心好、重感情”,这就和马甲我的直观感受完全相左了。
      
        马甲爹的观点主要来源于工作。
      
        比如有件事是这样的:老邓头是木工。水电建设的木工分好几种,有什么内木、
      外木、细木、大木等等,具体的界限不大清楚,大概细木是做精加工的,在屋里干
      活,有技术;外木是搭建筑架子的,在工地上干活,比较苦。老邓属于细木工。
      
        1974年夏天,工地抗洪的时候,脚手架被冲倒了几座,外木班二十六个人死了
      十七个。这时候需要再调人干外木,可没有人敢去了,于是就开会动员。书记在会
      上说,党员要带头,有经验的老同志要带头。老邓不是党员却是老同志,他看书记
      说了一两个小时还没人吭声,就举了手。书记问:“老邓你要去?”老邓说:“我
      原先是从外木班出来的。”他就讲了这么一句,原来在外木班干过的人都坐不住了,
      都举手。结果调回到外木班的人比原来的编制还多了几个。后来有个也回到外木的
      师傅不甘愿,认为是老邓害了他们,马甲爹一反平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作
      风,严厉加以反驳,并且评价老邓“老实、正派”。
      
        马甲娘的观点则主要来源于对其家庭生活的隐私探密了。
      
        老邓的老婆,马甲叫她“邓妈”(那时候我们工地上的习惯很怪,有正式工作
      的女士就有名有姓,没工作的女士是“家属”,其称呼是在丈夫的姓后面加“妈”
      或“姐”,不知其他地方有这个情况没有)。这个邓妈身体不好、人也丑,很少出
      门,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和马甲娘关系比较亲密,时而在一起嘀嘀咕咕,马甲
      娘也因此知道了邓家的一些历史情况。
      
        老邓和邓妈都是山东一个什么地方的人,同乡。老邓祖上是开车马店的,邓妈
      家则开木材铺,俩人的爹是拜把兄弟。邓妈很小的时候,她爹就把她许给了邓家,
      但不是许的老邓,是老邓头的哥哥大老邓。快解放的时候,邓妈家的木材铺遭了场
      大火,家人死了好几个,东西也烧光了,只好回到乡下种地。邓妈虽然没死但受了
      伤,脸上也落下好大一块疤。
      
        解放以后,老邓的爹老老邓头安排大老邓娶邓妈,大老邓一想到姑娘脸上的大
      疤就头痛,干脆报名当军工,去帮志愿军搞运输,没想到半年后牺牲在朝鲜了。老
      老邓头是个守信义的汉子,大老邓死了,他就命令其弟弟继续娶邓妈,这下该老邓
      着急了。
      
        老邓比邓妈还小两岁,他那时的惶恐是可想而知的。情急之下,他也想起用大
      老邓的办法。可是,当时家乡又没有招录军工的,一咬牙,老邓就直接参加了中国
      人民志愿军。反正老老邓再霸道,他也不敢反对抗美援朝。
      
        1956年,当老邓再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是复员军人,有正式革命工作的人了。
      面对曾经扛过枪、打过仗、受过伤的儿子,老老邓头也不敢耍横再要求什么。探亲
      假快满的时候,老老邓头说,咱们不娶人家了去看看人家就当走亲戚吧。老邓说可
      以啊,拎着盒点心就下乡准备住一晚就走人回单位继续美好人生。
      
        邓妈这时已经是农民。她家解放前在乡下有几块地,因此解放后就评了个地主。
      可她家偏偏又没当过地主,在城里开了两三代木材铺,家里几乎没有人懂得怎么种
      地了。这么一来,在贫下中农监管下自食其力,其艰难困苦自然就可想而知。老邓
      去走亲戚的时候,邓妈家已经知道这件婚事不可能了,人家也没说什么,吃饭客气
      几句天黑各自睡觉。
      
        寂静中,邓妈想起往事,想到现在、再想想将来,不禁泪下,不知觉里竟哭了
      一夜。隔壁,老邓听见哭泣夜不能寐,夜不能寐翻身坐起,翻身坐起听见哭泣更加
      夜不能寐,夜不能寐听见哭泣不由得思绪万千……
      
        天还没亮,老邓去敲邓妈爹的门,进门就说:“让她跟我走吧。”
      
        于是邓妈就跟着老邓走了,于是老邓就有了六个儿子。
      
        马甲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很好笑。老邓为了躲邓妈宁愿去打仗,连死都不
      怕,结果别人哭了一晚上他就投降了,这不是没出息嘛。
      
        马甲娘于是批评马甲小孩子不懂事,并说人家老邓“心好、重感情”。
      
        马甲爹和马甲娘无论怎么评价老邓,马甲都不感兴趣。可是,自从老王头透露
      老邓居然是个一等功臣,马甲就不得不注意老邓了。
      
        注意了半天,马甲还是没有办法对他感兴趣。俺马甲虽然年纪小没参过军,可
      打仗的电影毕竟看过不少,对于如何正确辨认红军和白匪军、如何正确识别一般战
      士和战斗英雄还是很有经验的。比如老王那般满面红光、孔武强壮的形象,说他是
      黄继光的战友都没问题,可看看老邓,面黄肌瘦、愁眉苦脸,连走路的姿势都是鬼
      鬼祟祟的,这样的家伙别说是英雄,就是当个志愿军战士也给中国人民丢脸。所以,
      马甲很怀疑老王头是不是又在骗人(这老头经常拿小孩子开心)。
      
        于是决定再次去找老王核对一下。
      
        为防止老家伙耍诈,聪明的马甲采取了迂回询问的方式:“王伯伯,问你个事。”
      
        “啊?”
      
        “那个邓伯伯和你都是志愿军吗?”
      
        “啊,是。”
      
        “那他和你是一个部队吗?”
      
        “啊,是。”
      
        “那他也是皮定均的队伍,也和你一样勇敢喽?”
      
        “啊,勇敢。啊?……哈哈哈,他不是皮定均的队伍,他是朱正常的队伍……
      哈哈哈……”
      
        这时候,老王的老婆出来了:“别胡说八道,小心人家老朱听见不高兴!”
      
        “怎么是胡说。他就是朱正常带的兵嘛,朱正常就当过他的连长嘛……哈哈哈
      ……”
      
        朱正常?那个修理汽车的老工人朱正常?那个经常来找马甲爹下象棋的老头朱
      正常?他还当过志愿军连长?他原来就是军官怎么现在反而成了兵了?
      
        看见马甲茫然的样子,老王老婆笑着说:“别理你王伯,回家吧,问你爸爸就
      知道了。”
      
        看来,真的只有去问马甲爹了。
      
      
      
         --------
        虹桥书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