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的第一代移民
      
        也许是一种规律,第一代移民总是最辛苦的。历史上的移民就不用说了,那些背
      井离乡的华人,不论是到美洲也好,到欧洲的也好,哪一个没有一部血泪史呢?
      
        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又掀起了一个移民高潮。当然,情况和从前大不相同了;但
      如果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或者国外富豪亲属的支援,移民创业的艰辛,要比在自己的
      国家艰难多少倍。
      
        我儿子在出国前本来已经有了一份好工作,是在一家外资公司做网络公司的工程
      师。那时候,国内网络刚起步,我当时虽然也开始使用电脑了;可我还不知道网络是
      怎么一回事。
      
        当时他的待遇很高,工作条件也好,由于网络当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国内
      许多大城市的公司和企业,安装网络和调式都请他去技术支持,所以经常飞来飞去。
      不到两年,他几乎走遍国内许多大城市。
      
        正在他工作和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突然提出辞职要出国留学。
      
        当时公司一再挽留他,我也劝他再考虑,并说:“就是你留学回来,也不一定再
      能找到这个好位置和这么高的待遇了……”
      
        他马上反驳我说:“你怎么净想钱呢?”
      
        当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离不开钱;但我绝不是把钱看得重于一切的人。他
      这么一说,作为父亲的我,当然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我不是真的把钱看得那么重要
      了吗?
      
        最后是他自己办好了一切手续,所有的费用大部份都是他那两年的积蓄,于那年
      六月他来到了澳大利亚。
      
        也是到了澳大利亚之后,他才发现:在国内拿的那些工薪,来澳大利亚消费,维
      持一般的生活都很艰难,更不用说上学读书了。
      
        其中最大的费用就是租房和吃饭,仅住房一项就占去全部支出的一半以上。在澳
      大利亚租房是按周付房租,就是一般的房子,一周也要一百澳元。
      
        在国内他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很喜欢吃洋快餐“麦当劳”。
      
        他说:那时他有一次走到麦当劳快餐店前,真想吃一次;但犹豫了好久,想起了
      这周的房费要交了,于是他扭身就走了┅┅
      
        我问了一句说:“后悔了吧?”
      
        他说:“反正当时心情挺难受,唉,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就那样回国了,我怎
      么见‘江东父老’啊┅┅”他有意调侃了一句。
      
        在他的同学中,有一个姓扑的是来自沈阳的朝鲜族同学,毕业后也办了移民手续。
      后来在探家时,在国内结了婚,并有了一个可爱女儿。
      
        我在澳大利亚时,在我儿子家和他们见了几次面。
      
        扑先生的爱人也是一位朝鲜族,并且会做一手朝鲜族泡菜。
      
        扑先生虽然受雇一个大公司,有固定的收入,但她爱人正在办移民,一家三口吃
      饭和租房,还有他爱人补习英文的学费,全靠扑先生一个人收入。特别是在澳大利亚
      消费水平这样高的国家里,应该说扑先生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同学、朋友就是想关照,可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然扑先生也知道:在国外
      留学的那些同学,都要靠自己去拚搏,就是混得好一些,互相也没有太多的差距。
      
        所以有人说:出国留学的青年人,大部份都比国内相同年龄的人早成熟。不是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
      
        在澳大利亚,可不可以引伸一步说:“出国留学的学生早自立”呢?
      
        在我回国的前几天,有一次我去超市买菜,半路上突然碰见了他,他告诉我说:
      过两天他就要回国探亲了。
      
        我问他:“你一个人回去吗?”
      
        他说:“我们一起回去,把太太和女儿留在这,她英语也不行,怎么生活呢?”
      
        我想:也是,在别人的国家,不懂人家的语言,寸步难行。
      
        告别时,他告诉我:“我这次回去就是想顺便在国内考查一下,如果国内能有适
      合我的工作,我就考虑在国内找一个位置吧……。我在这呆了八年,我虽然爱澳大利
      亚,可这毕竟是别人的国家。”
      
        我说:“那好,咱们国内再见。”
      
        他走了之后,我一个人在回家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听我儿子说:他在日本留学了五年,是由日本又来澳大利亚的。在国外一呆就
      呆了十三年,我不知道他的学业怎样,据我儿子说他能熟练掌握两种外语。
      
        我想:今年奥运在北京举办,据说好多部门非常需要外语人才,但愿他能找到一
      个他喜欢的位置。
      
        不管怎么说,扑先生总算学有所成了。
      
        在澳大利亚期间,我曾多次向我儿子打听他也熟悉的一个同学,她是一个天津人,
      早我儿子一年来澳大利亚的。
      
        因为和我们家也认识,所以我儿子来澳大利亚和她也有点关系,因为如何办留学
      手续,报考什么学校等,都受到她的启蒙。
      
        我儿子来澳大利亚后,他们虽然不是在一个学校;但最初他们还有联系,也许后
      来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就逐渐断了联系。我儿子也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
      
        毕业后,她与一位澳大利亚人结婚了,并且生了一个混血儿子,后来因为他们夫
      妻关系不和又离婚了。
      
        当然,她和她儿子都属于澳大利亚国籍,据说她曾经回国呆过一段时间又走了。
      
        在澳大利亚,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就很难再找工作了。虽然澳大利亚社会福利
      制度很完善;可她并不是心甘情愿靠救济生活的那种人。
      
        有时我想:根据她的头脑、她的能力,她如果不来澳大利亚,或者她是另一种婚
      姻状况,那她的历史可能会比现在辉煌。
      
        还有一个北京的女孩,是我儿子中学时的一个同学的女朋友,三年前来澳洲留学
      了,她是学财会的,这在澳洲是一个热门专业;可毕业后一直没有正式工作。
      
        她家在北京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但为了留在澳大利亚,她一直在澳洲打工。
      在我来澳洲之前,她的男友也来澳洲了。
      
        我在澳洲的时候,那个女孩正在一家面包坊打工,每小时七澳元;而她的男友因
      为是探亲,按规定他不能从事什么有收入的工作。所以她们俩人在悉尼租房子、吃饭
      等一切开消都靠那个女孩打工的收入来维持,当然生活也很艰难。
      
        我常想:那个女孩如果不来澳洲,在北京打死她,她也不会去当在面包炉前烤面
      包的面包工。
      
        就是她们的移民办成了,又能怎么样呢?买车、买房子,成家立业,起码还得十
      年、八年。
      
        为什么?
      
        因为他们是第一代移民,第一代移民为艰苦创业,注定要吃许多的苦。
      
        比较起来,我儿子的合伙人应该算是一个成功者,他来澳洲近二十年了。移民后,
      他在澳洲也打过工,当过出租车司机,推销员,直至现在这个专卖店,总算衣食无忧
      了。
      
        听儿子说:他家除拥有一套带有几百平方米的院套和一套住房之外,私家车两辆,
      还有一个据他自己说:比一辆轿车还贵的摩托。
      
        那辆摩托我在他们公司见过,确实像他说的那样,前后两个轮子就像轿车那样大
      和粗,很有气魄。
      
        差不多和我儿子同期,他又买了一套房子,他说那是“投资房”。
      
        他告诉我说:那套房子他自己不住,专门出租的,所以称为“投资房”。
      
        我儿子告诉我:他很爱玩,觉得以前那些年太累了,一辈子不能总是那样过。所
      以他想得很开,在休息日,给他多少钱他也绝不加班。
      
        我离开澳大利亚之前,到海里射捕鱼那次活动,就是他组织的。
      
        他说:他那把射鱼的枪,是五百多澳元买的。
      
        我看了,确实不错。
      
        现在他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上中学了。小时候我见过,长得很可爱。因为
      一直在澳大利亚,父母工作都很忙,虽然他们都是华裔的后代;可汉语水平很低。在
      家里使用汉语时,也只是一个一个的蹦单词。
      
        如果他们家里不抓紧的话,今后很可能成了像别人说的那种“香蕉人”了。
      
        好多人问我:“出国留学是不是望子成龙的好出路呢?”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是不是可以说出国留学也是一种选择;但并不一定是所有人
      最好的选择。
      
        准备出国留学的人,应该知道: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的事,不仅没有午餐、
      也没有早餐和晚餐。
      
        像过去我们国家无偿的援助兄弟国家,甚至宁可勒紧腰带援助别人的事是没有的。
      包括我们多年称为老大哥的国家也没有。
      
        而更主要的是除了经济条件之外,有没有独立在异邦、异域生活的适应能力。
      
        所以,那些要准备出国留学的孩子,在动身之前都要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