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No one told you life was gonna be this way (二)
      
          二面完了,我拿到了传说中的订书机。
      
          KPMG几乎给了所有申请者笔试的机会。笔试由两部分组成,中文的数学和英文
      的阅读理解。KP招聘开始得比其他几家晚,但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通知一面。一
      面中,觉得自己有以下一些亮点:比较流利地回答出一些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强调
      在香港大学做交流学生的有趣经历;突出自己优异的本科成绩;在回答不保研的时
      候,说明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当被问到下个学期有多少课时,心领神会,
      表明自己非常愿意来实习,显得smart (机智)。回答得不够好的,比如为什么放
      弃专业来做审计,虽然有所准备,但总觉得不够有说服力。最后我还问了一个比较
      笨的问题:当时您大学毕业的时候,如何做自己的职业规划,  为什么选择做审计,
      她可能认为涉及个人隐私,说“It is not your business (不管你的事)”,我
      当时甚是尴尬,其实我也只是想请教一下过来人的经验而已。  最后一轮时见到的
      合伙人可能是我见到过的最tough (难对付)的面试官了。他是香港人,所以整个
      面试用英文进行。怎么说我也在香港呆了半年,可愣是没法适应他的香港英语,于
      是不断地说“Pardon”,  靠着个别关键词来猜意思。最难受的是,无论我说的是
      什么话题,从西贡的海鲜到蓝桂坊的酒吧,从周星星他姐到李超人他妈,他都自始
      自终没有任何表情,搞得现场整个气氛异常压抑,问的问题也都很尖锐。出来的时
      候我感觉肯定没戏了,没想到后来还是给了我Offer.后来才从同学那边听到所谓
      “压力面试”一说。
      
          在这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每天几乎都是笔试、面试、准备笔试、准备面试中度
      过的。每天强打着精神,穿梭于人群,上下于公车和地铁,往返于学校与东城的商
      务区,强颜欢笑去面对那些HR, Manager, Partner. 然后拖着一身疲倦回来,路
      上还一直不断地回想面试的得失,以至于经常坐车坐过了站。偶尔抬起头,看见车
      窗上自己的倒影,真的很怀疑那个憔悴的面容竟然是自己。
      
          12月12日是普华正式发offer 的日子。等这一天等了好久,直到普华上海的Office
      打来电话,告诉我被录用了。我长出了一口气,哎……我该说些什么呢,也许有那
      么点现代版“范进中举”的感觉。
      
          反思
      
          虽然那段时间我的一部分精力仍放在出国申请上,但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其实
      想法已经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次走出校门,接触到这么多行业、公司和形形
      色色的人,觉得外面的世界也蛮精彩,而自己在象牙塔里读了这么多年书,两耳不
      闻窗外声,社会经验极其缺乏,待人处世和思考问题都很不成熟。很多朋友师长劝
      我先到社会上锻炼一下,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给自己充电,
      我觉得挺有道理,而且我非常喜欢穿着正装走在现代化写字楼里的那种非常Professional
      (职业化)的感觉,当然这种想法本身就很幼稚。然而和Professor Cheung  的那
      次谈话进一步动摇了我出国的决心。我在香港大学学习的时候选了他的两门课,在
      写论文的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帮助,而且还答应为我的出国申请写推荐信。1 月初
      的时候,他来北京开研讨会,我请他喝茶并告诉他我拿到的工作的offer.  他问我
      是否决心当faculty (教职)做研究,我实话告诉他,其实并不很感兴趣。于是,
      他强烈建议我去KPMG  (大概KP在香港很强),然后blahblah说了一堆理由,大概
      意思是说,中国现在和未来二三十年内都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  就像六、七十
      年代的东亚四小龙,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国内有大量的机会,而书什么时候读都
      行,学校反正跑不掉,但机会失去了就没有了。连我出国申请的推荐人都这么说,
      我不得不重新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春节期间看了一期央视“对话”栏目,标题是
      “海归变海待”,惊恐地发现大量留学归国人员因为水土不服而找不到工作,接着
      又看了徐小平写的《途穷对话录》,居然发现以留学咨询著称的新东方副校长什么
      时候开始劝人不要留学了,于是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这个时候,申请出国的材料都
      已经寄出去了,虽然还没有消息,但此时已经动摇了出国读PhD 的计划。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