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前面说过,本山的成功一靠天赋,二靠努力,三靠大家的帮助。在本山的艺术
      之路上,关键的时候总是有关键的人物给他指路,使他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这是
      本山的造化。本山成功之后,对于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并尽一切努力
      去报答他们。
      
          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几位对本山影响最大的人物。
      
          □启蒙老师是郑奇
      
          郑奇老师是沈阳人,下放到莲花公社。被启用当了民办老师,后来又转为公办。
      郑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个难遇的好老师。他不但语文课讲得好,写一手漂
      亮的字,还擅长绘画、音乐,能写词、能谱曲、能编剧本,还能导演。
      
          我们成立文艺队以后,郑奇老师是我们的编剧兼导演。我们演出的节目基本都
      是由他自编自导,像《打夯歌》、《战斗的山村》、《四老汉学毛选》等,有相声、
      歌曲、快板、表演唱、拉场戏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他的指导下,我和本
      山以及其他同学都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表演方面的知识。本山的底子好,加上脑
      子灵,自然比我们收获得更多,得到了很多郑老师的真传。这有点像孙悟空当年跟
      菩提祖师学艺的情形:师傅在他的头上敲三下,背着手走了。孙悟空就知道师傅要
      单独教他。结果在所有学习的人中,只有他学到了真本事。我不知道郑奇老师有没
      有单独传授什么“秘笈”给本山,但是我得承认,本山的悟性确实要比我等凡人高
      出许多。
      
          可以说,是郑奇老师把本山领进了艺术的大门。本山说过:“没有郑奇老师,
      就没有我的今天。”
      
          □入门还需田子材
      
          如果说在莲花学校文艺队,我们学习的一些表演艺术还带有业余色彩的话,那
      么本山从事专业的舞台艺术还是从莲花公社剧团开始的,在那里他才真正系统地学
      习了一些传统的剧目和基本功。本山的师傅,就是剧团的副团长田子材。
      
          田子材是个从事二人转多年的老艺人,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精通二人转的一
      切要领。正是由于他对艺术的执着,他在组建剧团选拔人员的时候,坚持任人为贤、
      人才第一的标准,把一批很有发展前途的好苗子选了上来。本山作为一个穷学生,
      没有一点背景。他能够到公社文艺队,完全是遇上了“贵人”。
      
          田子材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手把手地教这些学员,从说、学、逗、唱到手、
      眼、身、形无不涉猎。大到对戏的理解,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都亲自示范,
      认真讲解。田子材要求严格,学员们练得刻苦,很快就掌握了二人转的一些基本要
      领,进步很快。
      
          在这里,本山学会了很多传统剧目,《小拜年》、《送情郎》、《月牙五更》、
      《大西厢》、《回杯记》、《王二姐思夫》、《猪八戒拱地》、《杨八姐游春》、
      《三请樊梨花》、《穆桂英挂帅》、《双锁山》、《包公赔情》等等。本山唱得最
      好的是《包公赔情》,他很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把一个为官清正、
      秉公执法的朝廷大员和在家里尊敬兄嫂、尽忠尽孝的一个人物的两个侧面完美地结
      合到一起。故事凄婉动人、唱词感人至深。唱到感人处,观众声泪俱下,和演员形
      成共鸣,场面十分感人。
      
          演员在舞台上表演,需要靠真情和实力去感动观众,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本山
      最有体会。现在有的歌星一出场,没等开唱就向观众讨要掌声,让人很尴尬。他们
      应该好好地学学本山,因为本山从来没要求过观众给他鼓掌,观众的掌声都是发自
      内心的。
      
          □伯乐当属李忠堂
      
          1982年,为参加辽宁省民间小戏调演,铁岭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和副馆长崔
      凯(现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了拉场戏《摔三弦》。离调演的时间已经很
      近了,可是主要演员还没确定下来。就在这个时候,艺术馆的吴秀荣老师推荐了已
      经调到开原威远剧团的赵本山,说她看过赵本山的表演,一定能胜任。李忠堂采纳
      了吴秀荣的建议,立即通知赵本山来试戏。不巧的是,这个时候赵本山已经调到了
      西丰剧团。下通知吧,说不上又要耽误多少天。那个时候的通讯远不像现在这么发
      达,电话能移动着打,就是在耗子洞里也能给你挖出来。李忠堂决定,开车上西丰
      专程去接赵本山。他们当天把本山从西丰接到铁岭,结果一试戏,大伙不约而同地
      说,这个角色就是你了。
      
          正是李忠堂等人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使得名不见经传、正处于困境中的本山
      得到了展露才华的机会,从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本山说:“没有李老师,就没
      有我赵本山的今天。”
      
          因为本山的关系,我们家和李忠堂两家来往得很密切,李忠堂老师过66大寿的
      时候,我爸妈、我大哥大嫂和我,还有我弟弟和两个侄子、侄媳都到了场。那天本
      山很激动,“咕咚”、“咕咚”干了好几杯酒。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