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东北
      
          本山从莲花的山沟里走出来,先是到莲花公社、威远公社,然后到了西丰,从
      西丰调到了铁岭,在这个较大城市落了脚。本山现在虽然住在沈阳,但是他的工作
      关系仍然在铁岭,他仍然是铁岭人。铁岭虽然“较大”,但其发达的程度和一些真
      正的城市还是有很大差距。其实,要论本山的知名度和能力,他可以生活在中国的
      任何一个地方,包括北京。事实上,在本山前后出名的一些小品演员都先后离开了
      东北,调到了北京。本山却始终哪儿也没去,始终呆在铁岭这个地方。
      
          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更是文化的中心,对于演员有很大的吸引力。
      进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本山也有过几次进北京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在一
      般人看来,本山是不是有点傻?
      
          1990年本山的小品《相亲》播出后,他的名字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人气指
      数直往上蹿。北影厂的厂长成志谷发现本山是个难得的喜剧人才,便想把他调到北
      京来发展。他找到本山,把想法一说,却被本山委婉地拒绝了。北影是很多人想进
      都进不来的地方,却被本山拒绝,这在北影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本山对成志谷的好意表示感谢,他说:“谢谢您对我的关心。不过,目前我还
      不想离开铁岭。”
      
          本山的这个决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绝不是一时的冲动和轻狂。他十分清楚
      自己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对自己的成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己是二人转出
      身的演员,是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明星。如果自己偏离了原来的
      这条路,去演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那他恐怕就不再是今天的赵本山了。演员最
      忌讳的东西就是“浮躁”二字。一个演员要是远远地浮在生活的上面,缺乏起码的
      生活基础,即便他有再好的天赋也是一事无成。有多少曾经很有希望的青年演员像
      一颗流星似的一闪而过,令人惋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坚持自己的东西。
      
          第一个发誓要把本山推向中央电视台的姜昆也是非常欣赏本山,竭力劝说本山,
      要把他调到中央广播说唱团,本山也没同意。他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
      从地方戏曲起家的,我一离开地方戏就玩不转了。铁岭有我的艺术土壤,我不能离
      开我的艺术土壤。”
      
          后来的事实证明,本山的这种选择是绝对地明智的。正是因为他把根深深地扎
      进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汲取着取之不尽的养分,才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始终保持
      着旺盛的生命力。
      
          当本山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有一个人对他产生了相当
      大的影响,他就是本山的大恩人——李忠堂。
      
          早在1986年,已经出了名的本山就已经接到拍电影的邀请,而那时候的本山还
      是铁岭县剧团的大集体编制,“正规军”的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大集体”和
      “全民”的概念可能不是很清楚。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这两种所有制有着天壤之别
      :“大集体”属于“地方武装”,不能随便流动,没有干部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
      工资待遇也有很大的区别;“全民”所有制则属于“铁饭碗”,是国家所有,优势
      十分明显,找对像的时候身价都高出许多。那时候,“集体”和“全民”之间有一
      条很深的鸿沟,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
      
          面对着自己的“集体”身份和外地的盛情邀请,本山也萌生了去意,想到外地
      去发展。吉林方面早已经许诺给以高薪和住房。本山在拍完《双送鸭》之后,又要
      到南方去拍电影,李忠堂把他留了下来。原来,李忠堂对本山的后路做好了安排,
      并想办法解决编制的问题。李忠堂给本山分析了去与留的利弊关系,说:“我的意
      见是不同意你离开铁岭,你可以去市民间艺术团嘛。”
      
          本山听完李忠堂的话,表示同意他的意见,留在铁岭。接下来,李忠堂想方设
      法找到市里的一位主管领导,请求给本山以特殊政策,把他留下来。这位领导欣然
      同意,并当即责成有关人员去落实。在大伙的努力下,终于促成了此事,本山调到
      了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成为了一名“全民”的正式演员。
      
          现在说起来这件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都是
      发生过的事实。
      
          现在的本山,绝对用不着再为什么编制问题发愁了,就算他是个个体户也照样
      有饭吃。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嘛。
      
      
      
          本山非常清楚,他的艺术生命之根在东北,是这块土壤给他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他才会有今天。如果把他这棵树挪到了别的什么地方,离开了李忠堂、崔凯、张超、
      张惠中,离开了他熟悉的那些父老乡亲这些土壤,再结出的果实恐怕就是另一种味
      道了,肯定不是现在的味。
      
          本山永远属于铁岭,永远属于东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铁岭这个药铺虽小,却因为
      本山这个大“人参”而出了名。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