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专业误区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陈安之
      
        我走在街上,看到所有的人都穿着新鞋,我是多么寒碜,直到看到一个没有腿的
      人……
      
        人心不足蛇吞象。请原谅我的无知。
      
        我进大学之前,拿到了学校的通知书,高中的一个班主任看到了我的专业,他说,
      你到时候毕业就是进工厂车间干活做空调,我狠狠地盯了他一下,心里很不爽,后来
      我明白了,因为他是个老师,或许他也读过大学,应该是读物理的,所以他现在是物
      理老师,按照他的层次和思想水平以及生活习惯,除了当物理老师,他还能干什么?
      所以,我原谅了他的无知和果断,原谅他认为我会去车间干活的定论,或许我真的会
      如他所言,但这样的机会是很小的,因为那时候我的目标就已经很远大了。
      
        这个问题到了进了大学后更加激烈。我发现,我周围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对专业的
      好坏争论不休,好像这辈子就已经被定格在现在的专业永世不得翻身了,然而从积极
      的方面来讲,社会的发展确实需要各种不同的专业人才,才能构成和谐完美的社会,
      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但是在这个时候,我那班可爱的同学却大都得了一种怪病,至
      今我都无法解释,他们大都以为自己的专业不好,而且都有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
      解释为什么不好,为什么读了以后就没有前途,然后还会举一大堆例子来力撑其他专
      业的优势,我觉得幼稚和可悲。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不好的行业,
      只有不好的企业。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当我做为嘉宾被邀请为新生们做演讲的时候,庸俗的主办
      方把题目叫做“专业论坛”,又要我义愤填膺一次了。我们五个嘉宾分别来自五个不
      同的专业,除了我之外,每个嘉宾都力图用自己的努力和对专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前
      景来告诉新生们,自己的专业是多么的有前景,本来这是我高兴的事情,但是末了他
      们却画蛇添足地把其他专业贬了一把,这问题已经变了性质了,我原以为他们和我一
      样在为新生们打气,却又陷入了专业好坏的争论中去了。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好像
      一匹饿狼,在忍受了其他四个喋喋不休像唐僧一样的唠叨之后,大放厥词,让他们个
      个无地自容,首先,我问了新生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找工作吗?那就不用谈了,
      我只能告诉大家,什么专业都好,但是大学毕业后,有哪个人学得很好呢?有谁敢站
      出来保证他能精通?全场哗然,我见大家情绪从刚才的低迷开始高涨,就问了一句,
      如果你在自己专业获得第一名,你是不是很容易找到工作?是!好,那现在是不是可
      以说,无论什么专业都能成才?
      
        我继续大放厥词,我问他们认识李嘉诚吗?这是一个弱智的但是绝对是肯定回答
      的问题,聪明的讲师经常会问这些二选一的简单问题。好,既然大家都知道李超人,
      那我问大家谁能告诉我:
      
        李嘉诚读过什么专业?哈哈,他根本就没有读过正规大学!但是他现在的层次在
      亚洲内有谁能比得上?他懂了多少个专业知识?他读过多少书?他做多少个行业的生
      意?他获得多少个名誉博士学位?他掌握着香港多少成的经济?……
      
        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很多新生开始感到刺激并有快感起来。
      
        李嘉诚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就开始出来奋斗,他一生不断阅读不断学习,虽然没有
      经历过大学的学习,但是他现在却精通着很多专业:房地产,教育,IT,物流,通信,
      金融,机械,医药……企业管理等等,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一个人要获得伟大的成
      就,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肯定不是单单的一项,而且还要精通,同时,我们可以看出
      来,李嘉诚他从来没有上过大学,他却能够拥有如此多的知识,他的文学造诣甚至让
      很多文学博士汗颜,他的管理水平在工商界称为楷模,他的资本运营能力使得很多金
      融高手自叹不如……他的成就有目共睹,整个李氏家族掌握着香港几乎一半的经济。
      
        从李嘉诚的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什么?
      
        一个人的学习是一辈子的,现在很多大学生自以为是,在大学里混(注意是“混”)
      了四五年以后,就以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很多同学还陷入了专业好坏的争论圈里,
      整天以为自己这辈子已经完了,为一份工作而担忧,其实,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顶尖
      的专业人才,无论哪个行业都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发展,没有一个专业的存在是不
      必要的,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整天讨论自己的专业的好坏,
      不要总是为一份工作而奋斗,大学,本来就应该大大的学,而且要学很多很多专业知
      识和其他知识,李嘉诚和其他很多老总一样不用上大学,但是他们一辈子在学习,一
      辈子在进步,我们的很多同学却总是以为四五年本科就已经够用了,所以,社会上出
      现了一种怪论,说,很多企业的老总都是学历很低的人,甚至还有的根本就没有上过
      学,而优秀的大学生往往只能沦为他们的员工,大家现在应该清楚,他们做老板有做
      老板的理由,他们一辈子在追求进步的结果,得到的就是比我们高几百倍的能力和层
      次,如果大家再这样继续讨论专业的好坏的话,那叫活该!
      
        我的言辞过于偏激,很多同学听了都不爽,他们始终认为专业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我无言以对了。原来很多同学对专业产生巨大且深刻的误区,不少是从社会的负面报
      道以及家长不懂装懂的劝告和担忧。
      
        在我进华工两三年后,不少家长在自家孩子高考前后找到我,经常问我的问题,
      现在哪个专业最吃香?哪个是热门?冷门?……诸如此类一大堆的问题。
      
        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和家长总是把专业看的太重,他们认为,一个专业的好坏与今
      后从事的职业必然密切相关,所以每年高考前后,总有不少家长向我“讨教”如何填
      报专业:“你说,到底报哪个专业更有前途呢?。”这个问题着实令我十分为难,实
      在不好回答,一来必须满足他们的虚荣心,使得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读的专业都是
      好的,二来我又不能不负责任地撒谎,因为家长的郑重其事的语气显示,他们已经紧
      紧地把这个问题与自己孩子的前途是捆绑在一起了,稍有不慎,岂不使他们误入歧途,
      误人子弟?从此只能再次演绎“北大学子卖猪肉”的经典?再说,我也不是预言大师
      或巫婆,能够预测和洞察四五年后哪个专业会成为“香饽饽”,说不定现在热得烫手
      的专业几年后就冷了。于是我只能避开要害,试图向家长解释:学什么专业取决于小
      孩的兴趣和基础,而且大学要尽可能涉猎更多领域,不同方向的东西,尽可能充实自
      己的知识结构。人并不是学了什么专业就一定会终生从事相应的职业,事实表明,大
      部分卓有成效的人(专业自然科学家除外),他们所从事并获得成就的领域并不是自
      己所学专业的领域。读大学不是参加职业培训,前者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再完美一点是培养为人处世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多种
      发展的可能性,获得一个新的起点,相反,仅仅靠着大学那点专业知识是很难混得开
      的,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有卓越成就的人都不是单单靠几年大学就能胜任的
      ;后者则是为谋取某个特定的岗位而学习,或者是为了熟悉刚接触的课题而进修。但
      这样的理论被很多家长嗤之以鼻,他们还是很给面子,没有笑掉大牙,不过肚皮好像
      已经扭曲,我只能马上宣称自己孤陋寡闻,只能如此相告并马上逃之夭夭。
      
        耐心一点的家长还会感点兴趣,他们知道华工出来的学生有大名鼎鼎的TCL 、康
      佳、创维、格力等老总,也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还有不少的省长市长等等。如果再
      尊重我一点点,我还会讲得更详细些:现代社会,没有人能单凭某个专业的知识成就
      事业,也不能依靠大学学到的那点知识闯荡人生。更确切地说,大学学到东西也许只
      有不到10%的份量在日后是有直接用途的,当然很多潜移默化的知识和习惯也会无处
      不在表现在一个人的成功路上,大学只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而实现这个“可能”
      则要靠人的终生学习。人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长期的广泛的涉猎、学习别的
      知识,同时历练自己的人生经历。陈安之老师也说过,成功等于知识加人脉。
      
        而知识又分为专业知识和广泛性知识,两者在成功中所占的比例是30%和70%,
      这些数据更可能是概数,但却说明了广泛性知识的重要性和地位,也说明了为什么很
      多人根本没有学什么专业知识也能够在社会上如鱼得水,成为人杰,成就伟业的原因。
      
        而可以说明专业和成就脱节的例子比比皆是。
      
        譬如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一生风流倜傥,文学造诣深不可测。他的诗歌脍炙人口,
      殊不知,他根本就没有学过文学专业,他1915年考入北大预科;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
      大学历史系,一年后获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获硕士学位
      ;1920年赴剑桥大学跟随哲学家罗素学习哲学和逻辑一年。最后,他却没有向历史学、
      经济学、哲学、逻辑学方向发展,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成为一个诗人。谁敢说,他
      此前的专业学习是浪费了的吗?
      
        再说爱因斯坦,这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一生酷爱文学、绘画、哲学,并且是一名出
      色的小提琴手,他还非常喜欢莎士比亚、肖伯纳、歌德、海涅、列夫托尔斯泰、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他曾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
      给予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难道这还不足引起我们反思?
      
        更极端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这位万能天才不但是留下了
      《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等绘画杰作的艺术家,而且曾经以军事工程师、
      机械师、建筑师、画家、雕刻家、音乐师等身份为米兰公爵工作了17年,他对解剖学、
      生理学非常着迷,研究解剖学40多年,他设计过飞行器、直升机、降落伞、机枪、坦
      克、潜水艇、起重机、纺车、机床、冲床、自行车等,他甚至还是一位思想家。如果
      一定要选择专业后才能成才的话,达芬奇至少要选择美术、哲学、军事学、机械工程、
      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建筑学、音乐学等12个专业
      逐一学习,这将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情呀。这也是李嘉诚为什么精通那么多行业却不
      为专业所困的道理,就说他的两个儿子,一个电脑工程,一个土木工程,但是作为商
      业领袖,他们所懂得仅仅是这些而已吗?
      
        所以,选择专业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现有的学习基础,不必太在意当前的就
      业率,如果想在一棵树吊死的人,又何必计较在哪一颗树呢?
      
        我们获得了比前人更加优越的条件,更加应该珍惜机会,在大学的生活中不断吸
      收大量的知识,努力培养了广泛的爱好和丰富的知识架构,为将来的社会实践做准备。
      
        术业有专攻,选择你喜欢的,喜欢你选择的,在认真思考自己需要哪方面知识,
      给自己定好位,然后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一去不回的奋斗下去,相信每个人都能在
      不同领域各领风骚数十年!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