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的尴尬处境
      
        兵分两路,话分两头,当我们得知有苏军验收代表团在此,便主动与他们取得
      联系,当时我们视苏联为老大哥,对他们比较尊重,感情上也觉亲密,但后来我们
      察觉,德国人对他们可不怎么样,一方面有战败国与战胜国这个因素(他们从不把
      苏军视为他们的解放者)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影响,德国人骂苏联军人是强
      盗,常给我们讲苏军的一些恶貌丑行,说苏军打入他们国境时,照样是大肆掠夺,
      四处奸淫,整车皮拉走他们工厂的设备,见老百性的金银财宝、古董油画,也占为
      己,苏军士兵还常在街头喝得醉熏熏。这样我们则陷入了尴尬的处境,一边是苏联
      老大哥——和我们执行同样任务的苏联空军,我们怕得罪他们影响友情;另一方面
      是教我们技术的德国工人、技师,是我们的主人,更怕冒犯他们影响我们的任务完
      成,于是采取一种折衷办法,不偏不倚,当听到德国人谈苏联的事情,我们只听而
      不加任何评论,更不作传送,为不致引起德国人的猜疑,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也自
      然疏远了与老大哥的公开联系。过两天,大使馆真为我们借来了一名俄语女翻译,
      她经常跟随苏联专家,翻译技术没有问题,于是经过这德译俄,俄译中,我们也能
      理解所讲的大体内容,我们开始了顺利的学习,此时,德方中方和翻译都皆大欢喜。
      
        但好景不长,过了约半月,女翻译接到通知,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她去执行,不
      得已,女翻译只有告别我们而离去。不过这半月她给我们的帮助可不小,使我们对
      学习的设备有了一梗慨性了解和熟悉。同时,因为她的到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一段小插曲过了约半月,女翻译接到通知,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她去执行,不得已,
      女翻译只有告别我们而离去。不过这半月她给我们的帮助可不小,使我们对学习的
      设备有了一梗慨性了解和熟悉。同时,因为她的到来,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段小
      插曲
      
        --------
        流行小说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