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为什么老念稿?
      
          这是一个让有些公众感到不解甚至感到生气的问题。有人说,念稿子谁不会?
      有人甚至还说,外交部还不如找个播音员当发言人算了,普通话说得更好。
      
          有一个网民甚至还冷嘲热讽地建议:今后记者会一律使用录音播放方式答记者
      问,具体做法是------事先把答案录好音,到现场一口气放完(不管你问什么,我
      自有一定之规),到时候你问你的,我放我的(音)。既安全,又可减少政府财政
      支出,真可谓一石二鸟!
      
          出现这些看法是由于沟通和了解不够造成的。
      
          首先,发言人并不是完全不能念稿,有时,念稿并不是水平低的表现。在对重
      大问题表态时,念稿显得更郑重、更具有权威性。
      
          其次,外交部发言人是外交部的喉舌和代言人。他代表的是外交部,所以,不
      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如何表态需要授权。这与学者专家学者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
      己的观点不同。某位发言人的夫人是个学者。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几个记者赶巧采
      访完他夫人后又要马上赶到外交部拍录这位发言人。这位发言人要就某一国际事件
      发表谈话。因为稿子较长,这位发言人背下来很困难,反复拍了几遍,记者可能有
      点不耐烦了,开玩笑说,刚才我们给您夫人做节目可是一遍就拍成了。这位记者哪
      里知道,这位发言人现在要发表的谈话内容是外交部领导层层批下来的东西,每个
      字都经过字斟句酌,发言人是不能轻易改动的。如果不念稿,他就要基本上一字不
      拉地背下来。一字不拉地背下来,谈何容易!
      
      
      
          再次,发言人每次发布会上都要回答二十个左右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没有
      现存口径的,没稿可念。有些问题即使准备了口径,发言人也并没有念稿,而是将
      口径的精神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但这部分内容,电视台基本上没有报道,所以国内
      观众看不到。中央电视台采用、报道的内容都是比较重要的表态内容。但一般重要
      的表态都有严格的口径,经过层层审批,发言人是需要念稿子或背稿子的。
      
          第四,既然发言人是政府代言人,不能信口开河,所以他上台发言原则上需要
      各有关部门提供表态口径,但口径从草拟到经过层层审核批准,需要一定时间。有
      时,发言人在上台前半个小时还没拿到有关口径,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背,能通读
      一遍就谢天谢地了。有时,甚至发言人在上台时都没有拿到有关口径。口径是发布
      会开始后递上台去的。如果碰到字迹潦草,勾划混乱的口径稿时,在台上能通顺地
      把口径念下来就已相当不易。
      
          当然,发言人也有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和水平高低的问题,时间长了,随着对
      情况更加熟悉,有关政策掌握得更深更透,脱稿的情况就会多一些。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