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戏剧、电影业的兴起及从业人员的酬劳(10)
      
        1927年秋,田汉被聘为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戏剧科主任为欧阳予倩、美
      术科主任为徐悲鸿。,共招收学生400 多名,每人学费及伙食费20圆,共得8000
      圆( 合1995年人民币28万元) 。然而原有负责人贪污公款被驱逐,学生们选举田
      汉为校长。
      
        学校房租等费用已拖欠3 个月。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问题,田汉组织了" 鱼
      龙会" ,开创了" 小剧场" 运动。门票每张1 圆,总共收入国币1250圆( 合1995
      年人民币43000 多元) ,维持了学校。
      
        他与戏剧界人士欧阳予倩、唐槐秋、高百岁等结下了深厚友谊,合作组织戏
      剧公演。田汉认为欧阳予倩等人在艺术上已卓有成就,堪称为" 龙" ,而大学的
      学生们还只是些未经风浪的" 鱼" 。因此,大家在一起演出,便被称为" 艺术鱼
      龙会" 。
      
        " 艺术鱼龙会" 限于条件,只能取客厅作" 小剧场" 。每场演出只能容纳几
      十名观众,剧目多为田汉自创自导的小戏:《苏州夜话》、《生之意志》、《江
      村小景》等,也有多幕剧《名优之死》。南国社把这些小戏带到各地巡回演出,
      影响广泛深远。戏剧史家认为,自从出现了南国社,新剧才有了生机。
      
        著名悲剧三幕剧《名优之死》是南国社的代表作。这个真实的悲剧,给田汉
      留下痛苦记忆。艺术在许多艺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剧中主人公是一位视艺
      术为生命的人,但他却看到那些卑鄙无耻的人,蔑视艺术,践踏人格,甚至毁灭
      希望。田汉把艺人的悲惨遭遇,升华为具有深刻内涵和崇高诗意的悲剧。
      
        接着,在上海艺术大学的基础上,又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戏剧人
      才。田汉组织 50 名学生到杭州旅行公演5 天,开拓了杭州的话剧运动,并补充
      了经费。
      
        此后两年内,田汉组织南国社几次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等地公
      演,推进了新剧运动。公演的门票为6 角~1 圆( 合1995年人民币21~35元) ,
      在当时是比较贵的,但仍经常爆满,以此收入作为南国社的经费。同时出版《南
      国月刊》。
      
        1928年《中央日报》编辑部聘请田汉担任《摩登》副刊主编,每月编辑费300
      圆(合1995年人民币1 万多元),这成为南国艺术学院资金的基本来源。
      
        后因《摩登》发表了揭露蒋介石宋美龄政治婚姻内幕的讽刺小说,田汉即被
      解职,南国艺术学院断了财源,被迫停办。从照相馆到影片公司
      
        1896年8 月11日,上海徐园" 又一村" 放映了" 西洋影戏" 据《申报》副刊
      广告栏,1896年8 月10日的预告消息。,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此后十年,在
      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等地出现了一批放映外国纪录影片的影戏院。一些新派
      人物萌发了拍摄电影的愿望。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