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戏剧、电影业的兴起及从业人员的酬劳(5)
      
        在北京看戏所见的戏单,从印刷形式来看,大体可分木刻活字、石印和铅印
      三种。
      
        1932年在北平已只剩广和楼一家的戏单是用古老传统的木刻活字印成的。这
      种戏单字型大小不一,字迹也模糊不清,从右向左,竖行排列着演员和剧目。所
      用纸张五颜六色,但质地薄劣,想保存也颇不容易。广和楼是富连成科班每天日
      场演出的场地,所以这种戏单是关于富连成学员演出的忠实记录。
      
        20世纪30年代北平其他戏院则大抵用石印戏单,白纸上印着红字,比较醒目。
      
        至于铅字排印的戏单,印象中最初只有梅兰芳的承华社和程砚秋自法国归来
      后组成的秋声社以及中华戏校是用铅印的。梅、程两位先生如演个人独有本戏,
      还附有主角唱词。中华戏校为了对学员一视同仁并表示对教师的尊重,不仅连龙
      套、宫女的名字也一一列出,而且还把这出戏的授业老师的姓名也在剧目下标出。
      
        1932~1933年间,高庆奎、郝寿臣每逢星期六、日,白天都固定在华乐戏院
      联袂演出,下午1 时许开戏,要演到6 点钟以后才散场,足足有5 个小时,演出
      的剧目每每有八九出之多。
      
        1935~1936年间,中华戏校实行龙套、宫女轮换制,当时主要旦角如赵金蓉、
      侯玉兰等女生,都轮流担任过宫女,并在戏单上注明。后来富连成也改用铅字排
      印戏单,并标出剧中人和扮演者的姓名。但是那种白纸红字的石印戏单,流行了
      很久,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
      
        每份戏单的代价是1 至2 大枚铜元,后来上涨到1 至2 分钱法币 (当时每1
      角法币约换大铜元22~23枚) 。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1 银圆的购买力相当于今
      人民币30圆;1 分钱约合1995年人民币3 角;1 大枚铜元约合1995年1 角多。要
      在开戏后座客上得差不多时,才由茶房或临时雇用的童工挨着座位散发叫卖。这
      大约是根据上座率来决定戏单印数的,所以总要在开戏1 至2 小时后才拿出来叫
      卖。而所印的内容,大抵只有当场的后面的几个主要剧目——从开场到中轴子 (
      倒第三) 以前演出的戏。
      
        陈大悲创导" 美的" 戏剧运动
      
        20世纪20年代初,学生" 爱美剧" 运动成为五四以后创造现代话剧的重要实
      践。活动中心在北京,主要人物有陈大悲和蒲伯英等人。
      
        陈大悲(1887~1944)又名陈听弈,浙江杭县人,五四前夕从日本进修戏剧
      回到北京,立即积极投身到学生演剧的热潮中去,一面在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旧剧
      和文明戏,一面则经常到大、中学去组织学生演剧活动,帮助排演并撰写现代话
      剧剧本。陈大悲参加民众戏剧社后,一方面得到汪优游倡导" 组织一个非营业性
      质的独立剧团" 的启发,同时也显然受到学生演剧活动的鼓舞,提出了" 爱美剧
      " 的口号,并专门应各处学生演剧团体通信询问演剧方法的需要,编译了《爱美
      的戏剧》一书。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