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星族到明星经纪人(3)
      
          谁知道女艺人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非常有风度地笑了:" 谢谢你的关心。
      **导演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导演,但是我们只是普通朋友的关系,没有什么恋情。
      今天是这部电影的开机发布会,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部新片上。" 看着她春
      风得意的一张脸,听着她不    慌不忙说出这番话,我觉得自己简直对她佩服得五
      体投地。
      
          人家的确是修炼出来了。
      
          他成了“大哥”级的经纪人
      
          他越风光,我越陌生,我所熟悉的那个蓬蓬已经消失了。但是我一定要承认,
      蓬蓬这几年的发展是成功和顺利的。就好像三级跳,他一路奔驰而来,有力地助跑,
      然后一、二、三,起跳……
      
          发布会还没完,我就已经觉得意兴阑珊,于是悄悄离开座位,顺着墙根溜出大
      门,准备一走了之。刚出门口,看见一个个子高高的男人背对着我在讲电话,我从
      他身边走过,到签到台想要一份宣传资料拿回去发稿。
      
          " ……你是于蕾吗?" 我听到身后有人语气迟疑地叫我。回头一看,就是刚才
      讲电话的那个男人,他穿着一件咖啡色皮衣,深色衬衫配牛仔裤,还戴着一副无边
      眼镜,头发用发胶打理得一丝不乱,看上去就像港台地区的某位商业成功人士。" 
      你不认识我了?" 他问。
      
          我认识他吗?他好像的确有点面熟。" 对不起,我想不起来,您是……" 因为
      曾经有认错人的经历,我不敢冒认。
      
          " 我是朱蓬啊!" 他大声说。
      
          哦。我其实应该想到的,只要看见那个女艺人就应该想起他。可是他的外形的
      确变了,而且什么时候他变近视了?还戴一副眼镜?
      
          我笑了,对他说:" 好久不见,真有点认不出来了……你最近好吗?在哪家公
      司做?"
      
          他也笑,一边把手机揣进兜里。" 我现在**公司做艺人部经理,我们公司是这
      部戏的合作方之一,今天我们的艺人有好几个都到场了。怎么,你这个大记者都没
      注意?"
      
          原来他已经是那家香港经纪公司专门管艺人的头了,这才几年的时间。看来,
      当初那个女艺人转签这家公司也是他的功劳。
      
          " 你现在在哪家媒体做呢?咱们都有两三年没见了吧?" 他掏出自己的名片递
      给我。看他这么有礼貌,我也翻出一张自己的给他。
      
          " 还是原单位?还在做记者……于蕾姐你一直都这么稳定。" 这么久没见了是
      应该高兴的,可是我怎么觉得他带着一点逢场作戏的虚浮似的。
      
          这时一个著名影评人从我们身边走过,看来他也是想提前开溜的。朱蓬看见之
      后马上一脸笑容地上前拦住--" 别走啊刘老师,我刚才找了您半天呢,这次还得仰
      仗您妙笔生花帮我们写一篇,您先别走,后边有精彩环节,待会儿我还有话和您说
      ……" 他连推带让地把那个人又请回了会场,同时回头告诉我:" 你等我一会儿于
      蕾!我马上回来。"
      
          大约五分钟之后他折回来了。" 怎么样?公司这么多艺人够你管的了吧?" 我
      想我当初的预料没错,他很适应这个行业的工作。
      
          " 还行吧,就是太累。摊子越来越大了,过一阵又要签几个艺人。" 他笑着说。
      他说话的感觉已经非常成熟了,只是这不经意的一笑可以让人想起几年前。
      
          " 这没什么不好啊,累一点是难免的,只要做事有收获就行。" 我知道,他这
      几年的变化可以算是突飞猛进的,他已经不是几年前了。
      
      
      
          之后大家站着聊了几句,不时有一些工作人员从我们身边走过。
      
          " 蓬蓬哥!"
      
          " 蓬蓬哥。"
      
          他们都这么叫他,我看到朱蓬对他们微笑点头,笑容里带着一点自信和矜持。
      他今年大概有二十四、五岁吧?我想,现在就已经被人叫做" 哥" 了。也是,和这
      些新手比起来,他算是有资历的。
      
          " 蓬蓬哥,礼拜三的歌迷见面会人不够,怎么办?" 有人走过来急匆匆问他。
      
          " 怎么不够?不是让你去找了吗?" 蓬蓬说着,把那个手下拉到一边,小声嘱
      咐道:" 让那些扮歌迷的人别嫌钱少,这次一个人50块,因为是室内见面会,只要
      情绪激动一点就行。下次在室外的发布会,就一定加钱,如果有愿意追着汽车跑的
      加到200 块……" 即使声音压低了很多,我还是听得到,原来蓬蓬已经把香港娱乐
      圈一些给新人" 造势" 的做法学来了。
      
          可是,他还记不记得--几年前他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纯正的" 歌迷" ,完全不用
      假扮。
      
          " 你去忙吧,我先走了。" 我对他说," 有事再打电话。"
      
          " 过几天我请你吃饭!" 他对我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随后继续转过身和下属
      嘀咕。
      
          他的言行已经是一个非常老练的圈中人了。
      
          就在他转身的一刹那,我觉得自己好像告别了一个已经离我远去的朋友,同时,
      也失去了再和他联络的兴趣。
      
          乘电梯下楼的时候,我看到了几个打扮时髦的追星族,看样子也就十七、八岁。
      他们手里拿着海报,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什么,往会场方向走。
      
          不知怎么,我突然想在他们当中寻找一个人,那是一个背着双肩书包、穿着校
      服的笑容清纯的高三男生,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姓朱德的" 朱" 、叫天蓬元帅的" 
      蓬" 。
      
          他不是我刚才见过的那个人--他就是我刚才见过的那个人吗?
      
          我很疑惑。
      
          但是我一定要承认,蓬蓬这几年的发展是成功和顺利的。就好像三级跳,他一
      路奔驰而来,有力地助跑,然后一、二、三,起跳--
      
          作为观众,这时候我只能说:祝蓬蓬取得好成绩。注意保持姿势正确,千万要
      留神,别在比赛中途崴了脚。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