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芬——女经纪人的传奇(2)
      
          张国荣事件——艺人对经纪人依赖的极致张国荣的一生都离不开陈淑芬,他在
      事业上进展的每一步都和他的经纪人息息相关,直到陈淑芬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他的
      死亡。这是一个明星对于经纪人依赖的极致。
      
          作为经纪人,让陈淑芬经历传奇的人是和她合作十几年的张国荣。
      
          可以说,张国荣从起步到辉煌直至陨落,他在事业上进展的每一步都和他的经
      纪人陈淑芬息息相关。
      
          1980年代是张国荣在歌坛崭露头角的时代,当时他的经理人就是陈淑芬,作为
      一个资质过人但是缺乏经验的新人,他的发展道路的确需要计划。陈淑芬比张国荣
      稍大,做事沉稳,1980年代初刚成立" 华星娱乐" 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相识,等到几
      年后陈淑芬的" 恒星" 成立,他们正式开始做起了拍档,随着陆续推出的几张专辑,
      张国荣在歌坛声名鹊起。
      
          当时的香港歌坛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分别占领一方,
      就好像后来1990年代" 四大天王" 的情形一样。而香港歌迷的组织阵营也就是在1980
      年代开始形成的,包括各种歌迷会在这时候纷纷成立,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在
      这势均力敌的三方之中,谭咏麟和张国荣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因为都是当红,而
      且同样擅长演绎慢板情歌,他们的成绩不分伯仲,风头难分彼此,这时候两个人的
      歌迷阵营纷争不断,各自维护自己偶像,极力排压对方,甚至到了让人感叹" 既生
      瑜,何生亮" 的地步。
      
          在压力下生存了几年之后张国荣也感觉到疲惫了,1989年他宣布退出歌坛,并
      在陈淑芬的协助下完成了告别歌坛演唱会。从此以后的7 年,在香港歌坛的热闹喧
      嚣中没有了他的踪影,他自己也把兴趣转移到电影方面。
      
          在接下来的几年,张国荣和陈淑芬的来往始终没有中断,他们成为了彼此了解
      和相知的朋友。张国荣生性敏感,和好朋友喜欢交心,他曾说:" 名和利是可以自
      己争取的,但一个人的' 心' 是无价的。我是个很容易交心的人,就算是第一次见
      面,我也可以跟人讲心事,所以我很害怕被人出卖,尤其是当我真心对人的时候,
      这比失去了名和利来得更痛苦……我只和我喜欢的人交朋友。" 而也许是实在难以
      割舍对歌唱的兴趣,1996年,已经在电影方面拥有杰出表现的张国荣决定重返歌坛。
      这个决定的做出应该和陈淑芬有很大的关系。
      
          于是在这一年年底,陈淑芬推出了精心策划之后的张国荣复出歌坛演唱会。很
      多人都还记得当时现场的盛况--" 这一次的张国荣复出演唱会以《风再起时》开场,
      当哥哥摘掉面具,露出了久违的迷人笑颜,等待已久的歌迷欢呼雀跃……"24 场演
      唱会几乎场场座无虚席,哥哥在现场唱《红》时的女装扮相更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时候,陈淑芬和张国荣二人已经成为了拆不开的组合,因为每每感念从艺十
      几年来陈淑芬对自己的照顾和关爱,张国荣已经把她作为身边一个不可或缺的亲人
      来看待了,大家经常见面,彼此嘘寒问暖。后来随着身体状况不佳,哥哥的情绪也
      受到影响,这时候陈淑芬早已不是他的经纪人,两个人变成了单纯的朋友关系。但
      是只要有时间,陈淑芬经常像一个姐姐或是母亲一样陪他,并且帮助他处理一些事
      情。
      
          2002年春天,我曾经为了采访张国荣和陈淑芬通过一次电话,当时哥哥的健康
      情况不是很好,而且也在忙着录歌,所以陈淑芬对我说不如等过一段时间再约。这
      是我和她最近的一次通话,记得当时我们还聊起了她读大学的儿子和她自己的一些
      情况,我觉得她当时的情绪还不错。
      
          2003年4 月1 日发生的事情,每个人都已经通过媒体了解到了。本来和陈淑芬
      约好见面的   
      
          张国荣决心赴死,在最后的电话里,他让等候自己的陈淑芬到酒店外的出租车
      站汇合,然后从高楼一跃而下,陈淑芬成了第一时间目睹他死亡的人。
      
          张国荣似乎有意如此。无法想象这一幕带给了陈淑芬多大的伤害,但是从媒体
      报道她" 不停哭泣,情绪几度失控" 的状态中,可以感觉到她的心酸。
      
          即使如此,陈淑芬随后还是强忍悲痛为张国荣操办了一个" 完美的葬礼" ,在
      全香港市民和娱乐圈人士的追忆和唏嘘之中,替张国荣的人生划上了谢幕的休止符。
      
      
      
          张国荣的一生都离不开陈淑芬,这是一个明星对于经纪人依赖的极致。
      
          她们的产品是明星
      
          女性经纪人通过她们特有的细致和感性去发现新人,同时用从不松懈的行动力
      来培养和推广新人,并且时刻给他们以信心,这时候她们更像是一个姐姐或者母亲。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陈淑芬之外,不论是在台湾还是香港,一
      直以来都有成功的艺人出自女经纪人一手打造的神话之中。
      
          以台湾为例,从1980年代末清纯的" 小虎队" 到2002年旋风般的"F4",这两个
      不同时代但是却同样影响力巨大、辐射面广阔的男子组合都是出自圈内资深的女经
      纪人之手,她们分别是原" 开丽" 公司的苗秀丽和" 可米文化" 的柴智萍。
      
          其实就制造偶像来说,香港的" 综合生产能力" 比不上台湾。包括在打造形象、
      制作作品和推广的创意上,相比较商业气息浓厚的香港来说,台湾娱乐业的幕后人
      员心思更细致也更善于培养新人。
      
          当年" 小虎队" 的三个成员苏有朋、陈志朋和吴奇隆是苗秀丽找遍整个台湾,
      从台北、台中各地的校园里寻找来的,对于当时那三个素质不错却完全没有演艺经
      验的未成熟少年,从最简单的练声和试音开始,到推出他们后来收录了《青苹果乐
      园》的第一张专辑,苗秀丽好像在养育自己的孩子。这期间,经纪人的良苦用心和
      所付出的努力可以用" 巨大" 来形容。
      
          而十几年之后和小虎队同样创下演艺奇迹的"F4",最初也只是天南地北完全不
      搭界的四个来面试的男孩,他们相聚的起因是当时柴智萍为漫画改编的剧集《流星
      花园》挑选演员。在"F4"刚刚组建的时候,在新人成堆的台湾演艺界当然没有任何
      人知道,身为经纪人的柴智萍领着他们串大街走小巷四处" 淘" 衣服以做形象包装
      之用,当时二十出头的几个"F4"成员们对自己都很没有信心,柴智萍就不断地给他
      们打气,直到电视剧集和专辑一起推出之后,这四个花样美男的演艺神话开始成真。
      
          一个好的经纪人对于艺人来说,是启蒙老师、领路人和最可信赖的朋友,艺人
      的发展前景和经纪人的努力密切相关。而娱乐圈之所以星光灿烂,也是这些善于培
      植和爱护人才的经纪人在起作用。
      
          不论是陈淑芬、苗秀丽还是后起之秀柴智萍,她们的经历和经验都可以算是娱
      乐圈女性经纪人的一个代表。女性经纪人通过她们特有的细致和感性去发现新人,
      同时用从不松懈的行动力来培养和推广新人,并且时刻给他们以信心,这时候她们
      更像是一个姐姐或者母亲。
      
          女性经纪人往往刚柔并济,柔弱只是她们的表象,她们的内心其实柔韧而坚强。
      大家可以看到,即使张国荣去世、" 小虎队" 解散、"F4"脱离公司各自单飞了,但
      是曾经发现和培养他们的经纪人依然在默默前行,她们从没有放松自己对事业和理
      想的努力。
      
          而娱乐业之所以可以持续地蓬勃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