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起诉郭峰?(2)
      
          大家对我的想法表示同意。当时已经开始定期排练了,在梁卫平的召集下,所
      有参与的乐手都是国内流行乐坛顶尖级的人马--萨克斯手刘元、打击乐手刘效松、
      吉他手刘林、秦奇、贝斯手张岭、键盘手梁和平、郭亮等等,每个人都很有才华。
      我的想法是先在《北京青年报》上给他们来一次集体亮相,突出表现郭峰这次演唱
      会的分量。一个多礼拜之后," 北青报" 头版的责任编辑和摄影记者卢北峰在我的
      带领下来看排练。在场的每个人热情都很高涨,这些堪称" 元老级" 的乐手们像一
      群兴高采烈的孩子。" 我们都是认识很多年的老朋友,这次完全是为了音乐重新聚
      在一起了。" 很多人这样说,我觉得大家都是在很单纯地为音乐努力着,这让那个
      春天的下午显得非常美丽。
      
          又一个礼拜之后,《北京青年报》的" 青年周末" 刊出了由我采写的一个整版
      的特别报道,同时还有郭峰和乐队众多乐手满面笑容的大合照。这篇报道的反响不
      错,郭峰演唱会的新闻预热首站告捷。
      
          后来的工作开始辛苦了。因为没有宣传费,不可能召开大型发布会,媒体造势
      很成问题,光是北京的近二十家重要报纸杂志,我们就" 生磕" 了半个多月,讲究
      以诚动人。到五月中   
      
          旬,各大媒体上郭峰的曝光率居高不下,一直到六月底演唱会开始,热潮只增
      不减。
      
          同时,我找到朋友开的影楼为郭峰和全体乐手拍宣传照,我的这个朋友当时完
      全没有提报酬的事情,只是要求最后在宣传上署名。这让我很感动,就好像她帮了
      我一样。包括后来找到一家香港服装品牌赞助演出服装,也是朋友在帮我的忙,其
      实他们并不认识郭峰。
      
          一直到演唱会开始,我都在忙这些琐事,经常会到凌晨两、三点钟。辛苦归辛
      苦,但是觉得有成就感。当6 月27日演唱会正式开锣,听到由我填词的歌曲《唯一
      》唱响在现场,我真的觉得很开心。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拿到过一分钱的报酬。
      
          我被利用了吗?
      
          从第一次采访认识郭峰到帮他做完演唱会,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按道理说我是
      在一点点地了解他的。但是很遗憾,我发现自己对他越了解,就和他最初给我的好
      印象越疏远。
      
          而同时事情也在发生变化,我觉得郭峰很快变得让我惊讶地陌生。
      
          对于帮助演唱会宣传的媒体和影楼、服装品牌,总该送点票酬谢人家。我早就
      和郭峰说了这件事,他答应得很好。但是随着演唱会一天天临近,我发现他渐渐把
      这事忘了。媒体的票还好说,由后来负责承办的演出公司打发。但是帮过忙的影楼
      和服装商呢?人家付出的人力物力少说也要几万块,要几张票还成问题了吗?
      
          可是后来这真的成了一个问题,我最后只得到了6 张票,这样分一分就很可怜
      了,于是我就只好自掏腰包又买了几张分别给人家送去。
      
          而随后发生的几件事就完全毁掉了他给我的良好印象。在演唱会之后郭峰决定
      推出现场版专辑,在录音棚做后期的时候他曾经打过一个电话给我,说他已经把所
      有的歌都收录进去了,包括那首《唯一》,让我有空过去听听。当时杂志社工作很
      忙,我后来就忘了去,结果等到专辑出版时,我翻遍了专辑内页也没有找到自己作
      为词作者的名字。
      
          同时,因为对影楼拍摄的宣传照比较满意,郭峰希望加洗几百张照片。这是一
      件小事,他没有找我,而是直接找到影楼,影楼的朋友以为我知道这件事,就答应
      了。可是在拿到洗好的几百张照片之后,他完全不记得曾经答应过要付的一点手续
      费,同时表示自己非常忙,然后就拿着照片扬长而去了。这是后来影楼的朋友告诉
      我的,我当时觉得面红耳赤,好像是我自己没有付钱一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从第一次采访认识郭峰到帮他做完演唱会,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按道理说我是
      在一点点地了解他的。但是很遗憾,我发现自己对他越了解,就和他最初给我的好
      印象越疏远。
      
          1998年郭峰演唱会,从开始筹备到结束的三个月时间,我只得到了郭峰给我的
      3000块钱报酬。同时他没有付给我歌曲《唯一》填词的费用。
      
      
      
          后来和别人提起这件事,大家先是不信,然后不约而同地说--" 你被利用了吧?"
      
          我说的,不仅仅是郭峰
      
          第二天我买到了他的这张新专辑,署名果然全部是郭峰。随后的一个月时间,
      我又打通了两次他的电话,但是没有得到关于这件事情的正面解释。
      
          其实我也可以说,郭峰并不是娱乐圈中表现" 劣根性" 的典型,他的这种做法
      是具有普通性的。
      
          因为在表面熙熙攘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娱乐圈里,不讲信用、口蜜腹剑、暗
      中拆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都是太平常的表现,竞争越激烈这种情况就越普遍,
      没什么希奇。这时候,发自内心的真诚和谦和倒成为了稀有的表现,会让人觉得温
      暖。而且以上这些现象也不只是表现在娱乐圈,在哪里都可以见到,只是娱乐圈的
      事例比较明显罢了。
      
          1998年演唱会之后,郭峰没有再联络过我。我曾经在娱乐圈认识的朋友就是这
      样一个个变成陌生人的,对此我不觉得奇怪。
      
          如果不是2002年春天发现了那张专辑,我和郭峰可能会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2002年4 月的某一天,《北京青年报》" 网络版" 上的一条消息吸引了我--郭
      峰推出了又一张新专辑,取名《NEW 11》,宣传口号中称:这是郭峰集词曲、编曲、
      制作、演唱、MTV 拍摄于一身的" 全方位作品" 。 
      
          有意思,我想。但是在随后罗列出来的歌曲明细表里,我发现了5 年前自己填
      词的《唯一》,并且词曲一栏署名:郭峰。
      
          开什么玩笑?我是作者之一啊,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我的第一个念头是记者
      搞错了。但是转念一想,所有宣传资料都是公司制定的,做过那么多宣传这一点我
      "门儿清",记者拿到的宣传稿上就应该是这样。
      
          那么问题只能是--我的名字被抹掉了。
      
          我想到给郭峰打个电话问问。拨通了他的手机,听说是我之后他似乎一时想不
      起来我是谁了。" ……啊,你好于蕾。" 他的态度很明显地疏远。
      
          我问,听说你最近出了一张" 全方位" 的新专辑,情况怎么样啊?我希望他能
      把署名的事情主动向我解释。
      
          但是他似乎完全把这件事情忘掉了:" 还好……我现在正开车过路口,有警察,
      我们再联系。" 他匆匆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我买到了他的这张新专辑,署名果然全部是郭峰。随后的一个月时间,
      我又打通了两次他的电话,但是没有得到关于这件事情的正面解释。
      
          这件小事让我觉得非常无聊,同时也很生气--区区一首歌词的署名,以一个" 
      著名音乐人" 的身份,何必如此做呢?再打他的电话,已经关机了。
      
          我找到当初演唱会的宣传册,上面我词作者的名字印得一清二楚。一次和一个
      朋友提起这件事,她说要不然我找个熟悉的律师替你问问吧,看上去他这就是在逃
      避责任。
      
          一个多礼拜之后,我见到了刚在北大法律系读完硕士的徐彬律师。大家先聊了
      聊天,我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和他讲了讲,同时说明了自己的心情。
      
          " 他这是很明显的侵权行为," 在看过了我的一些资料之后他说," 但是这已
      经是他第二次侵权了,1998年他的演唱会专辑就没有署你的名字。如果要起诉的话,
      可以找到包括郭峰和两家出版社,一共三方被告。"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