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教育思路
      
          我们的教育思路是告诉学生谁是谁非,并把结论当做“真理”。美国的教育思
      路是教学生批判地读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地解释事实,寻求真理。前
      几年的数据显示,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超过4000亿美
      圆。美国庞大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联邦政府拨款;二是各州的地
      方税收(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投入教育);三是私人财团捐款(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
      目)。美国“教育为本”的思路还体现在他们的总统大选中。2000年总统大选,辩
      论的两大焦点就是基础教育和医疗保障,小布什的一张王牌就是他在得州对中小学
      教育的推动。最近又在网上得知,1999年美国教育总投资已占其国内总产值的7.7%,
      达到6350亿美圆。因此,美国学校的硬件设施多数居世界第一。 但是,如果把
      中美教育的对比停留在硬件设施上,就未免肤浅,关键还是教育思路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与日本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学
      生重考分,学校重升学率。因此学生课业负担重,节假日也常常去补习。这自然有
      好处,中国、日本的许多学生能吃苦,基础知识学得扎实。我的儿子赴美读博士,
      给本科生代物理实验课,用到一些中学的物理公式,学生都不记得,还理直气壮地
      说:我们从不记公式。我儿子就劝诫他们要学中国学生的长处,要刻苦用功,当即
      在黑板上把圆周率π写出几十位数字,并说我们在中学就是这样锻炼记忆力的。儿
      子低估了美国学生的聪明,他们偷偷地把黑板上的数字抄了下来,两天后再上实验
      课,就有学生要求这中国老师把圆周率的数值再写一遍。我儿子写出后,他们与抄
      下的一一对照,结果一字不差,确认不是咋唬他们,这才服了中国小老师。学期末
      评价老师时,全给打了高分。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硬,这是举世公认
      的。 但是,让容量有限的大脑充塞了许多陈旧无用的知识,反而会阻碍大脑去
      接受新事物,也是一种精力的浪费。尤其是中国的旧教材,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
      老掉牙的东西让学生翻来覆去死记硬背,必然削弱他们跟踪最新科技和社会发展变
      化的新信息的能力和兴趣。我的儿子记忆力强,爱看古书,去了美国在与他大姐对
      话时,常常引用“子曰诗云”。他大姐就委婉地取笑他说:“你在美国待上一年后,
      看还会不会这样!”
      
           在中国,许多新的知识、新的发明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才能反映到教材
      里。当今世界,知识滞后几年,发展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 在美国,在学生的早期教育阶段,就不提倡死记硬背,而是鼓励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去解决问题。当然,在学习一些课程时,学生也必须记
      忆有关的公式和事实。但是即使在学习像语文、历史这样的课程时,也要让学生认
      识到课本上讲的仅仅是一家之言。特别是历史,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教科书是由一
      个以解释历史事实为己任的人编写的,如果由另一个人来编写,同样的事实他可能
      编出另一个故事来。写到这里,我想起我们上高中时的困惑:政治课中“事物的一
      分为二是真理”,但它对某些人、某些事物并不适用。“好”就是绝对的好,“坏”
      就是绝对的坏。语文课本中涉及林语堂时,老师便让我们记住现成结论,说林语堂
      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帮闲文人。改革开放后一接触林语堂的散文,非常吃惊,这
      “帮闲文人”的散文竟然是那么美,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困惑与吃
      惊来源于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现成结论,并将其认定为一成不变的真理。
      
           我们的教育思路是告诉学生谁是谁非,并把结论当做“真理”。美国的
      教育思路是教学生批判地读书,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独立地解释事实,寻求真理。
      
          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赴美留学的中学生写他的美国老师怎样教语文。老师
      从来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学生们竟然敢对莎士比亚和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剧
      本提出质疑和批评。老师讲到《安德森审判》,这个剧本写的是对一个军官的审判。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总统赦免了所有在南军中打仗的官兵,惟一被送上法庭
      的人是一个名叫安德森的北军下级军官,原因是他在战争结束时杀害了一批俘虏,
      构成了杀人罪。剧本中,安德森并不否认自己杀人,但他辩解说,他这样做只是
      “执行命令”,在尽他作为一个军人“应尽的职责”;而起诉他的检察官则说,他
      这样滥杀已经对他不构成任何威胁的俘虏,就是“人性的泯灭”。
      
           老师认为他和学生讨论的问题涉及道德和纪律的冲突,就非常认真。他让
      学生充分讨论后作一篇分析作文,说明“对国家或上级的忠诚,与对自己信念的追
      求,到底哪一个更重要?”一名学生说他感到有好多话要说:“回到家后,经过几
      个小时的推敲、琢磨,再加上几个小时奋笔疾书,文章几乎是一气呵成。我语调激
      动地为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而辩护,又拉出洛克、康德等我仅知道点皮毛的
      哲学家的观点来壮大我的声势,最后再加上一个有力的结尾:在良心和职责冲突的
      时候,一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相信的去做,因为他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 老师希拉克非常欣赏这篇文章,给了他一个A +(最高等级)。并且在文
      后批语说:“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的文章。”
      
      
      
           美国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利用资料的
      方法,以及记叙自己的发现结果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从完成
      学士学业到取得硕士以至攻读博士学位,整个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这一目标的强
      化。用他们的话说,美国教育面临的整个挑战都在于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事研究、独
      立地进行思考。
      
           美籍英语教授威廉姆斯博士说:“教师不应自称握有‘真理’,倒不妨说
      真理在教师和学生以外的某个地方。而探求真理是师生共同的任务。”
      
           与此相对照,中国教师受“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理念影响太深。笔者曾
      在中学担任语文教师12年,回顾我们过去给学生出的作文题,“七一放歌”、“接
      到录取通知书后”、“唱国际歌所想到的”……题目本身就有明确的导向,它已决
      定了文章的立意和模式,学生根本没有独立思考、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像的广阔天
      地。
      
           这里,我们回顾一下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
      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
      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
      倒海的思量之后,他毅然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
      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也许不
      一定人人能碰到这样的生死选择,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遇所见所听也会面临着一些
      触动心灵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作文,不得抄袭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试题公布后,在教育
      界及社会人士中引起一些争议。媒体报道,教育界人士认为,这道作文题灵活性
      大、学生可发挥的空间大,值得肯定。
      
           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却说,就他的登山知识和登山经验来看,今年高考作
      文题所给的材料不合逻辑、违背常识。他质疑命题者:现实中有那么多生动的事例
      不采用,为什么要编造这一虚拟情境呢?
      
           更多的批评则指向这道题的实际导向作用。许多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认为,
      这种作文题只会逼迫学生说假话。他们说这道道德题对考生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心
      灵的选择”,不管考生内心怎么想,都必须从“舍己救人”这个方向上去作文,否
      则就会吃“鸭蛋”。考生只能迎合那惟一的答案,绞尽脑汁去说假话、大话、空话。
      
           一位工程师说,高考作文题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可能造
      成一种急功近利的技巧化和形式化;而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必须远离功利性
      ;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并在真实的矛盾中体验,只能是造就一代又一代学
      生说假话的习气。
      
           从中国转到美国读中学的学生说:“我对这种(美国)教学方式不以为然。
      我喜欢从老师那里得到一部作品的权威解释,但老师却似乎一点也不觉得讨论是浪
      费时间。”
      
           美国老师认为,学习不单单是所学内容问题,不单单是预先安排好的知识
      的积累问题,而重要的是一种过程。这样,平时的课堂活动就是重中之重了。因此,
      教室应成为有生气的学习实验室,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发表自己的看法、
      向别人的思想挑战、在同学间进行智力探险的自由天地。而教师本人也不惧怕自己
      的观点受到挑战。 比如一位维丝基太太在课堂上与学生争论美国作家赛林格的
      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讲的是一个苦恼的高中生荷顿在纽约流浪
      时的经历)。女老师让同学们想一想,荷顿的苦恼和孤独,有多少是父母的错,说
      “荷顿的父母为什么要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为什么闻到荷顿妹妹屋里有
      烟草味也草草放过?这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做的吗?我也是个母亲,这绝不是我
      会做的。”
      
           她的学生听出她的言外之意,似乎把荷顿的种种不快乐都归因于父母,马
      上就举手表示不〖JP2 〗能苟同,与她展开争辩。学生说:“花钱让孩子上好学校,
      给孩子足够的钱,这正是父母爱他的表现。如果他们不关心荷顿的妹妹费比的话,
      又何必深更半夜回家呢,而且一回家就先进费比的屋。我反对这种孩子一做错事就
      怪父母的做法。荷顿也够大了,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师生各不相让,争论了十几分钟。教师只是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
      的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内容即某一特定真理上。他们相信,只要学生掌握了方法,
      他们就会越来越接近真理。
      
           通过这种讨论,老师提醒学生那些作品不是死的,并不是只允许专家来解
      释,我们来接受专家的结论;它们是活生生的,你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
      自己的心灵与之交流来理解它、感受它。对同一段话、同一段情节的解释可以有多
      种,这正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心灵。
      
           这种授课方式既让学生“钻进去”,进入情境;又让学生能“跳出来”,
      超越作品,学生的认识才会升华。
      
           当然,不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总是希望学生超过老师。事实
      上,学生拥有“年轻”这个资本,他只要不懈努力,总会超过老师。但是,这超越
      的速度也会因老师教育思路的不同而不同。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