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与电视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属于有知识储备的人。如果把这些大道理告诉孩
      子,他未必能注意,但陈章良的实例却能使他刻骨铭心。孩子上了高三,有的
      父母就干脆不让孩子看电视,怕影响学习功课,浪费时间。这种做法既不尊重孩子
      的人权,又有点儿因噎废食。
      
            那么,是不是自由放任,不加选择地让孩子看电视呢?当然不是。父母
      的责任是要规劝、引导孩子看有价值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的、对孩子的学业和高
      考有帮助的电视节目。比如:电影频道不必光顾,电视连续剧不必看,因为这些东
      西多数消遣,价值不大,而且太长,占用时间太多。但是新闻联播就可以看,《东
      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这些节目都有必要看。高三学生与大学生
      之间只差跨过“高考”这道门槛儿,一经跨越,便是成人了,应该关注时事政治、
      关注中国和世界的杰出人物、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可以从这些节目中汲取精神食粮。
      
            比如《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栏目,它报道的是在不同领域内有
      杰出贡献的人,这些人的坎坷经历、超乎常人的意志都是现成的活教材,他们对孩
      子的激励和鞭策或许会胜过家长的千言万语。记得2002年高考前夕“东方之子”曾
      介绍过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先生。陈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一个贫困村庄,片子中
      出现了他家乡的穷山恶水,出现了他的乡亲赤着双脚赶着水牛在泥水中犁田的镜头。
      陈章良立志要改变这种生存状况。他发奋读书,准备报考农业大学,然而没想到录
      取他的是海南岛的一所农学院,而且学的还是橡胶专业。现实与理想差一截距离,
      坚持读书,还是放弃这个机会呢?陈章良没有放弃。在众乡亲的资助下,他去了这
      所农学院读书。结果在这所不出名的农学院里,陈章良学出了一流的成绩。当时适
      逢改革开放初期,陈章良走出国门,赴美留学,又取得优异成绩。他告诫莘莘学子
      们的三句话,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  不论你的家境怎样贫寒,你都不要放弃。
      
            不论你喜欢不喜欢这所学校,你都不要放弃。
      
            不论你的专业对不对口,你都不要放弃。
      
          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机遇属于有知识储备的人。不放弃终会有成果。
      如果把这些大道理告诉孩子,他未必能注意,但陈章良的实例却能使他刻骨铭心。
      
            中国女篮在亚运会上一举夺魁后,“东方之子”又介绍了女篮教练宫鲁
      鸣先生。宫鲁鸣原来是国家男篮的一名球员,打球讲究技巧,很有智慧,但终因1 
      米72的个子“从巨人中走出”,离开国家队,成为国家队娘子军的教练。他以另一
      种方式向自己宣战,不断超越,同样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宫鲁鸣的这段经历不也
      很有教育意义么?
      
            高三学生看这些节目,不仅可以收获激励,还会获得对他们跨越高考这
      个“槛儿”的很实用的帮助。
      
            比如,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不限文体,给学生的自由度非常宽。但这不
      等于降低要求,它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其中的创新就要体现独到
      处,体现个性,体现联想的力度和灵气。高三学生如果闭目塞听,整日钻在课本、
      复习资料中,何来联想力度呢?
      
            在我当语文教师时,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学生一看作文题目,酝
      酿片刻,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有的学生绞尽脑汁,没什么可写的。前者的文章
      往往观点明确,视野开阔,有独到的见解。后者的文章即使有明确的观点也往往是
      论据不充分,要不就是人云亦云的大路货。原因何在呢?就是因为后者看的东西少、
      读的东西少、知识储备不足、生活积累不丰富。
      
      
      
            高三学生备战高考,任务重、时间紧,一般是顾不得看电视的。如果孩
      子是走读生,早、午、晚三顿饭在家里就餐,那么家长就不妨在吃饭时,打开新闻
      节目,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放松。同时,家长也可以轻松地与孩子闲聊,
      巴以冲突发展到什么地步,陈水扁、吕秀莲近日有什么言论。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些
      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熏陶。  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拒绝看电视,那也不必勉
      强。如果你希望他了解些时事政治,就摘选些(或剪辑些)报纸放在他床边,让他
      临睡前消遣。如果想为他写作文提供些思路,就与他讨论些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比
      如柯受良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驾车飞越黄河,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接着农民朱朝晖
      向柯受良挑战,两年之后又驾摩托飞越成功,并在壶口瀑布举行了婚礼;后来,又
      有某青年要骑自行车飞越……可以让孩子谈谈他对“飞黄”的看法。
      
          探讨这一问题,必然又引出很多话题。有人会说:朱朝晖飞黄,大长农民
      志气。有人会说:超越极限,证明生命的价值。有人会说:黄河在断流,你们却飞
      来飞去,简直是对母亲河的践踏。也有人会说:中国人干什么也是一窝蜂蛮干……
      
            如果孩子能把种种论点都想到,就夸他想像力丰富,让他选择最佳角度
      构思自己的文章。这样在闲聊中就有了作文训练。
      
            总而言之,最要不得的态度就是孩子一回家你就赶紧关电视。这样如临
      大敌,势必造成紧张空气和两代人之间的对立。
      
            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尽心尽力,这就是当父母的最佳选择。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