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巧合
      
          台湾生活调适爱心会理事长蔡香苹美丽的巧合,恰似偶然翩翩飞过窗前的一只
      彩蝶,总带给人一种无法言喻的惊喜。二〇〇〇年四月二十四日午后,在我们的志
      愿工作者研讨会中,心灵工坊总编辑拿着一叠《晚安,忧郁》的书稿来访,一脸灿
      然的笑容中,述说着一份诚恳。
      
          事前,我已知晓有人想请我为一本新书写序。我想到隔天即将搭机到加拿大,
      心中遂有一点迟疑,担心是否能及时交稿。
      
          但,当我一眼看到文稿的第一页,书名《晚安,忧郁》,忍不住一声惊呼,因
      为,这是我原计划写一本忧郁症生命故事所拟定的题目。最初的意念来自《日安,
      忧郁》这本书。用“晚安”二字,我的想怯是与忧郁症和平共处,希望上床前轻轻
      向它道声晚安,能换得一夜好眠。明天? 明天再说吧! 
      
          看到作者许佑生用这个书名,我心里没有一丝丝遗憾,有的只是一份有幸与作
      者心灵相通的惊喜。
      
          顾不得远游在即,我一口答应写这篇序文。隔天晚上十二点从台湾飞往多伦多。
      午夜的九霄云外,旅客们在漫长的飞行途中,静静地沉睡了。只有我打开机上阅读
      灯,就着亮光逐字逐字逐行细读手中的文稿。
      
          我那么专注、认真地读它,除了是写序者对作者的一份尊重外,也由于自己长
      年陪伴神经官能症朋友,所坚持的那份关怀和热情吧! 
      
          第二只彩蝶翩然而至,我又发现第二个巧合——作者的主治医师许豪冲医师,
      多年前还在台北市立疗养院服务时,曾在爱心会所推广的认知心理行为团疗中,担
      任过辅助治疗师,颇得许多病友的信赖,是一位人性、书生型的医师。
      
          接着,我又看到第三只彩蝶,第三个巧合——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爱心会”,
      正是我所在的团体。他那位曾罹患神经官能症的小学同学,正是本会的资深成员。
      
      
          因为这样的巧合,这一种无可解释的机缘,我深深地被感动……仿佛也进入作
      者的内心世界,是一遭忧郁症之旅。
      
          忧郁症似乎比流行感冒还流行。
      
          这两年来,忧郁症因着报章媒体的大量报导,一些曾经罹患忧郁症的公众人物
      现身说法,以及自杀案件的被注意等,忧郁症似乎比流行感冒还流行。
      
          “忧郁”二字简单易懂,在疾病的宣导上容易被接受,连小学生都懂得“警告”
      老师:“你再骂我,就会害我得忧郁症了。”
      
          但也因此,很冤枉地淡化了它的本质,模糊了它的真貌。
      
          其实,忧郁症结合了各种负面情绪、非理性思考、非常态行为,以及多样化的
      生理症状等,岂是简单“忧郁”二字所能诠释。
      
          它就像是一场黑色的盛宴,由不得你选择,照单全收那一盘盘火烤的、炭烧的、
      冰冻的、煎熬的……其中酸涩辣咸的滋味,若非亲赴盛会,亲自品尝,怎能深切体
      会?!
      
          它就像是一场黑色的盛宴,由不得你选择,照单全收那一盘盘火烤的、炭烧的、
      冰冻的、煎熬的……其中酸涩辣咸的滋味,若非亲赴盛会,亲自品尝,怎能深切体
      会?!
      
          记得这次在四月举行的爱心会联谊大会,一位走出忧郁症阴霾的年轻男性会员,
      上台作见证报告时,提到他在病情严重时,痛苦到必须用头去撞墙,不是撞平面的
      墙,而是撞那突出的墙角,那种剧痛尚不足以抵消身心被撕裂的痛楚。
      
          他还述说,心底那股结束自己的念头,强烈到令自己害怕,但又放不下家中的
      母亲、娇妻和幼子……最后他苦苦哀求母亲去订制铁笼,想把自己关在里头,以避
      免控制不住自杀的冲动。
      
      
      
          他在情绪、思考上的严重失调,以及生理上的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在病
      情程度上和本书作者相似,属于中重度忧郁症。但却没有任何仪器或检验可以精准
      量化,即使是身边挚爱的家人也无法完全理解。
      
          我曾在《忧郁症患者的自伤情结》一文中,以“蹲伏在心灵暗处的毒蛇”来形
      容它的凶险。本书作者曾提到自己住在十四层楼的大厦,有一次脑子闪过一个诡异
      的念头,一个致命的呼唤——想要打开纱窗往下跳……在同一时刻,对照着厨房里
      家人烹煮美味菜肴的人间画面,作者内心深处暗潮汹涌、天人交战的地狱场景,更
      显得幽暗而离奇。
      
          治疗,就像是搭在急流上的那座“桥”,可以协助患者度过最恶劣的处境。但
      是治疗有其极限,在漫长、艰困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系统,显然
      是避免患者从“桥”中间纵身一跳的主要关键。
      
          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周遭的人,如果能了解忧郁症就像了解心脏病、高血
      压一样,以理解、接纳的态度与患者站在同一阵线,去面对病情的翻搅、变化
      
          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周遭的人,如果能了解忧郁症就像了解心脏病、高血
      压一样,以理解、接纳的态度与患者站在同一阵线,去面对病情的翻搅、变化;而
      患者脑中任何一种脱离常态的扭曲想法和情绪,也可以向人自由地表达出来……或
      许,本书作者这般细腻而精致地刻划、描绘忧郁症一路走来的每一步足迹,更能对
      大众做最直接的宣导与教育。
      
          多年来,爱心会就是如此运用康复的朋友现身说法、分享经验,逐渐揭开过去
      精神科治疗的神秘面纱,还忧郁症一个清楚的形貌。
      
          我们和作者所做的一切,不也是另一个美丽的巧合吗?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