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阶段(1)
      
          如果不是实地所见,很难想像像娃哈哈这样的大型集团企业只有宗庆后一位总
      经理,全公司没有一位副总经理,12个职能部门以及各子公司都直接向总经理负责。
      的确,比起其他国有企业的老板来说,宗庆后的权力要大得多。走进娃哈哈公司,
      你会看不到许多国有企业的普遍存在的那种官员繁荣景象:大小班子五六套、厂级
      干部十几个、大小科室几十个、管理干部几百名。宗庆后从办厂开始就摒弃了这种
      “大而全、小而全”用人多、效率低的经营模式,实行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体制和
      决策机制,其核心就是“集中管理”。加强社会化协作,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市场
      销售部、公关部、技术开发部、财务部等四个职能部门。党、政、工关系协调,所
      谓的核心、中心之争不攻自破。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属于部门职责、权力范围
      内的事、部门经理说了算,涉及企业长远决策、内部分配等大事,由总经理听取各
      部门意见后拍板决定。现在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开发,从研制到投入市场,平均周
      期仅一个月,近两年来,娃哈哈的投资决策失误少,主要原因也在于身在市场、随
      时适应市场,再加上决策灵活自主,使企业在每一次市场风波面前能化险为夷,转
      危为安。
      
          娃哈哈如何实现有效管理?宗庆后提出了“管理创新三阶段”论:
      
          娃哈哈管理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时候还是我们处在计划经济当
      中我们诞生的企业,本身我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为国家是没有投资的,是小型
      的企业,那时候是计划外的企业。应该说当时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是领导体制的
      改革,当时我们是总经理负责制,一个人说了算,这样使得我们反应比较快,所以
      我们第一步取得了成功。企业规模大了以后,一个人管不了了,第二我们采取分级
      授权制度,现在规模更大了,而且分级授权制度也不行了,所以我们正在搞流程再
      造,依法治厂。所以我想对于企业创新也好,管理创新也好,应该能够永远领先人
      家半步,根据自己企业实际情况来做企业。
      
          宗庆后所说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宗庆后的个人英雄主义阶段。也就是“有为”
      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宗庆后事必躬亲、身先士卒,与员工一起起早贪黑地干,也是
      娃哈哈大家庭形成的时代。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娃哈哈凭借
      着儿童营养液、AD钙奶等产品驰骋天下,这一时期,也是宗庆后个人威权彻底建立
      起来的时期。
      
          由于娃哈哈的迅速扩张和成长,培养了大批忠实的员工和经销商,他们开始把
      宗庆后神化,这种非同一般的忠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宗庆后个人的领袖魅力。
      
          这个阶段宗庆后最大的管理特色是以亲情塑造团队、以威权建立权威,管理上
      比较粗放,但企业凝聚力强,锻造了一个可以一扫天下的“子弟兵”队伍。
      
          而这一阶段的娃哈哈,就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娃哈哈是:
      
          1.抓住了某一个市场, 或一些偶然的机会, 比如政策上的倾斜;
      
          2.依靠一个商业嗅觉敏锐的领导人, 从而造就一个企业的一时辉煌;
      
          3.利用市场转型, 通过各种手段, 造就暂时性的成就;
      
          此时,娃哈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重要的转型时刻。宗庆后的管理创新,也进
      入第二个阶段。
      
          这之后的娃哈哈,在宗庆后的领导下屡战屡胜,“宗氏兵法”开始名扬天下,
      “非常营销”成为饮料行业的标杆。娃哈哈靠战略领先创造优势,攀上中国食品饮
      料行业的宝座。我们会发现娃哈哈的每一个产品,都不是先吃螃蟹,但在宗氏兵法
      的指导下,娃哈哈做一个赚一个,当娃哈哈出现充裕的现金流和优美的企业增长曲
      线时,不断惹来企业界对其神话的追逐。
      
          对于这一时期,宗庆后也是颇为得意的。他甚至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如
      果让他参与“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选,他会投娃哈哈一票!
      
          我当然会投娃哈哈一票,因为作为娃哈哈人,都希望娃哈哈成为“中国最受尊
      敬的企业”,我们也确实为这个光荣的称号在不懈地努力。娃哈哈在科技进步、信
      用、质量管理、公益事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分别获得过国家级的评定和奖励;
      中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企业;获得过中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全国质量管理
      先进企业;全国信誉卓著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务院520家重点工业企业
      ;中国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先进单位;15年公
      益事业捐赠1.5亿元人民币;连续5年效益最佳企业。我完全有信心给自己的公
      司投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一票。
      
          在第三阶段,宗庆后要解决的管理命题有以下几点:
      
          1.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 团体决策但又需高效运作;
      
          3.充分以市场来作为企业导向( 如果可能的话, 国际市场也应予以考虑),结合
      自身的具体情况, 从不停息改革;
      
          4 从资本层面运作企业。
      
          宗庆后在此阶段完成了娃哈哈的几大管理创新:一是改变企业资本结构,重组
      企业股权,与法国达能合资;一是逐渐形成联销体营销网络,建立以通路为平台的
      企业运作模式,而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管理变革,就是宗庆后与时俱进进行管理分层
      授权,以适应企业做大做强的形势。
      
          所谓分层授权就是建立企业完整的制度体系,并通过制度将管理权和决策权下
      放,建立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团队和管理团队。
      
      
      
          在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和决策层,有几名下象棋的“高手”,他们说,集团经营
      成功,最重要的是人力( 人才) ,而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个人也都
      有其局限性,这就特别像象棋中的棋子,我们的工作就是“摆兵布阵”,努力把每
      个棋子摆到最佳位置上去。宗庆后形象地说:“用人就像下象棋,车往右一走,棋
      可能就输,往左一摆,就能赢了。同样一个子儿,放对位置才能发挥能力。”宗庆
      后开始从企业的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不再过问具体琐事,他不喜欢整天在办公室
      里签署多如雪片的发票,他放权给其他人专办,只要不违反集团规定程序和招标报
      批界限就行,他认为,老总如果整天把精力耗费在发票上( 包括迎来送往,吃喝上
      ),还有时间去思考集团的发展大事吗?他幽默地说:
      
          具体事,我如果做错了,连批评别人都没有资格,让别人去做,我还保留着批
      评的权利呢。再说,要把一个企业搞好,光靠老总一个人绝对不行,但如果要想把
      一个企业搞坏搞垮,有老总一个人就够了。
      
          宗庆后一年200 天跑市场曾经成为一个神话,宗庆后的观念在第二阶段的后期
      也开始发生变化。
      
          娃哈哈的营销网络逐渐实行了分级授权,总部也会对权责的到位进行考核。但
      跑市场还是我少不了的事,再有效的网络管理,也不能代替我在市场一线得到的直
      观认识。不过授权管理完善后,我跑市场会按照销售季节跑,而不是常年跑。到了
      那个时候,我跑市场的时间可能会少于200 天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