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还辽退赃也要实行赎买制
      
          《马关条约》中辽东半岛的割让使日俄两国在亚洲大陆上的争夺激化了。早在
      《马关条约》签订之前的2 月,列强中开始出现了对中日战争进行干涉的迹象时,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就曾训令驻俄公使向俄国透露日本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的意
      向,并示意作出“一步不让”的姿态,探测对方的反应。俄国劝日本不要向大陆扩
      张,而对其割占台湾没有异议。这表明,如果日本要将辽东半岛据为己有,势必会
      引起同俄国的麻烦。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的同一天,俄国正式邀请德、法两
      国采取行动。23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分别向日本政府提出口头劝告,要求
      日本放弃辽东半岛,理由是:如果它占领该地,就会危及中国的首都,使朝鲜的独
      立变成有名无实,妨碍远东的持久和平与各国商业上的利益。与此同时,俄国几艘
      军舰分别开进日本神户和中国烟台,作好随时应战的姿态。而且俄、德公使还警告
      日本说:对中国的抵抗是没有希望的,日本必须做出让步。面对三国联合的武力干
      涉,日本感到问题严重。但日本还是要把“一步不让”坚持到最后一刻,在外交上
      拉拢英、美,希望得到他们的援助。为了获取英、美等国的支持,陆奥宗光还准备
      把营口和辽东半岛上另一港口开放为自由港。〔27〕但日本的外交活动并没有收到
      预期的效果,英、美两国都不愿意冒战争危险进行反干涉:英国声明坚守中立,劝
      告日本不可与三国交战;美国表示只能在不违反中立原则下给予援助。鉴于国际形
      势于己不利,国内又无实力抗衡三国,日本决定全面让步,于5 月5 日正式向三国
      声明接受“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权。日本一面被迫屈从于俄、德、
      法三国的压力,另一方面仍坚持把对中国“一步不让”的方针贯彻到底,提出要中
      国另出一笔巨款赎还辽东半岛,三国同意了这个要求。10月在东京达成协议:中国
      向日本支付赎辽费白银3000万两,日本在收到此款后3 个月内自辽东半岛撤走军队。
      
          在日本被迫接受这一干涉时,深受军国主义宣传毒害的日本舆论非常不满。三
      宅雪岭通过《日本》报纸著文质问说,归还辽东既有损日本面子又丧失一半胜利成
      果,“百战百胜反而招致外来的侮辱,其责任到底在哪里?”日本政府推行战争狂
      热宣传的策动者之一陆奥宗光,为了推卸责任在其著作《蹇蹇录》中进行百般辩解,
      认为舆论是“战胜的狂热充满社会、狂妄空想达于极端”,〔28〕他忘记了舆论的
      这种狂热,正是日本政府煽起的这一事实。不过,日本政府惯于玩弄伎俩,在三国
      干涉还辽之后,又把社会舆论的不满引向反俄,在全国范围内培植割取东北三省的
      复仇心理,以促进对俄扩军备战的顺利实施。中国的土地利权在它们手中只不过是
      争夺和妥协的筹码,所以中国土地的失而复得是不牢固的,在当时就潜伏着得而再
      失的危险。辽东半岛归还中国后,沙俄以“还辽有功”为借口,于1896年诱使李鸿
      章签订了《中俄密约》,攫取了通过中国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修筑西伯利亚大铁
      路等侵略权益。
      
          日本侵略者可以从清政府的手中攫取台湾,但对广大的台湾民众来说,割占台
      湾将是一场生与死的斗争。日本侵略者对台湾人民的反抗给予了血腥镇压。5 月10
      日,日本任命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兼军务司令官。5 月29日下午,日军首
      次踏上了台湾岛向台北进军,在进犯台北、新竹的时候不断受到由台湾民众组织的
      义军的进攻和狙击,弄得筋疲力尽。桦山资纪对“全台皆兵”的抗战大为惊慌,下
      令采取残酷的屠杀政策,“对无法辨明好坏之沿途居民”一律予以彻底扫荡。侵略
      军见人就杀,见物就抢,然后一把火把整个村落变为废墟。6 月7 日,日军攻入台
      北城,城中大乱,积尸遍地,清政府原拨援台的炮械弹药、粮秣库存以及人民捐赠
      物资,悉数资敌。城中的散勇游匪趁机沿途劫掠,藩库犹存银24万两,劫夺互斗,
      库中积尸400 余具。台南刘永福领导的义军在经历了5 个月的浴血奋战,日军经过
      5个月的血腥屠杀后,台湾全岛陷落了。11 月20日,日本台湾总督府在被屠杀的台
      湾人民血泊中,举行庆祝会,宣告全台平定。
      
          在这场战争前,日本叫嚷台湾“不过手掌大小之地,以一旅之众即可一举歼灭”。
      然而在长达将近6 个月的攻防战中,日本所投入于台湾的兵力,计为陆军2 个半师
      团,约5 万名官兵,军夫约26000 名,马9400余匹。当时,日本全国的军力只有7 
      个师团,可见投入的陆军已占全国陆军的1/3 强。至于海军,自松岛战舰以下之联
      合舰队的大半都已投入于台湾。战死和病死者5000余人,因病送返日本者2.5 万人,
      留于台湾治病者5000余人,总计损失达3.5 万余人,即出征者的半数以上。日本付
      出了比他们在甲午战争中总伤亡人数多出将近一倍的惨重代价。但台湾人民被杀死
      者,据不完全的估计(当时事实上无法统计),达数十万,可见日寇行为之残忍,
      台湾人民牺牲之惨重!
      
          6 个月的攻坚战之后,台湾各地仍旧不断地组织抗日游击战,这成为日据台湾
      初期人民抗争的主要形式。为了镇压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运动,日寇最初是以警察、
      宪兵、军队三者合作,用惨无人道的杀戮、最恐怖的手段,试图压服暴动,维持统
      治。但台湾人民对日寇的仇恨,却更深了。于是日寇一改过去武力万能的一味讨伐
      策略,而重新采用所谓“土匪招降”的做法。各地领袖被诱降之后,日寇对他们部
      属分解、监禁和杀戮,到其部属全面被消灭之后,再将诱降的领袖加以处死。但这
      种“招降政策”仅仅实施于北部,南部领袖鉴于北部抗日部队的覆辙以及日本强征
      的各项苛捐杂税,他们不但对日方的引诱置之不理,而且反抗更加有力。因此日军
      对台南的武力屠杀活动更为猖獗和凶残了。据日方文件公布:自1897年至1902年,
      台湾抗战志士被捕8030人,其中被杀者3473人,而在战争中被焚烧活埋者,更不止
      此数。其惨无人道,已可想见,何况这种报告上的数目,不知已打了多少折扣呢!
      至于日军侵台,台胞被屠数字更无法完全统计,仅举两个例子就可见一斑了。在1896
      年大坪顶事件中,据《台湾省通志稿》云:“台中守备队另派益田中佐,带步兵一
      联队入斗六街,对云林县各地,开始屠杀。一连持续五天,范围广及50余庄。被惨
      杀人民,虽无确实数字可考,但查其遭劫户数,有4900余户;相传死者当不在3 万
      以下。……不论老幼男女,同归于尽。”在1915年西来庵事件中,日寇将噍吧年附
      近的后厝、竹园、番仔厝、新化、内庄、左镇、茶寮等20多个村庄住民,全部看作
      凶犯,制造了空前的大惨案。据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记载:“噍吧年一带为日
      军所血洗,不论男女老幼,都加以匪徒之名而予以屠杀,甚至小学学生亦集体地被
      排枪击毙千二百余人于一山坡,另择一大平地为刑场,以一百人为一次,依次屠杀,
      除妇女外,不分老幼,皆就缚俯卧,老者龙钟佝偻,幼者就乳襁褓,无一幸免,实
      人世未曾有之浩劫。”其他不计,仅这两次事件就有6 万余台湾同胞被屠杀,再加
      上其他一些抗日事件,日军欠下台湾同胞的血债即可达11万人之多。
      
      
      
          日本侵占台湾不仅有武装镇压的暴力形式,还把台湾看作是对华战略物资的后
      备库,在经济上大肆掠夺。日本占据台湾不仅在于扩张其势力范围,其更主要的目
      的乃在于榨取丰富的物资资源,以追求巨额的利润。日本开发台湾已是“势在必行”
      了。开发台湾首先要建设其地的交通事业,因此日本统治者征集台湾当地人来修筑
      铁路。由于工人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的恶劣,每逢雨季来临之后,就会发生疟疾、
      鼠疫、赤痢等传染病,致使3 万多台湾同胞丧生。随着纵贯铁路工程的进展,日本
      各种企业都相继登陆台湾,开工建场和贸易经营。日本占领台湾后的经济总收支,
      在账面上由红字转为黑字的时间为1905年,至1912年之后,台湾宝库的地位已被确
      立了。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以来迄至1905年的9 年之间,由日本国库汇至台湾来
      的金额总数为3048万余日元,此乃日本占台湾以来到确立开发基础为止,所付出的
      资金。相对的,日本自该笔资金所获得的报偿为由1897年至1921年止,台湾与日本
      间的贸易之输出总金额为20亿零331 万日元,其所得之纯利,若依最低的15%为计,
      是为3 亿零41万日元,此乃日本自占领台湾以来所投入资金之10倍。日本巨额的资
      金,不久就将台湾人相传已久的家庭式企业完全淘汰了,自香蕉业开始,举凡煤炭、
      电力乃至鸦片等,都由日本人独占生意与销售,把台湾人都逼迫为无产者了。各大
      企业对其所雇佣的台湾人又极尽苛刻之能事。台湾人所得的工资只有日本人的一半。
      而就劳动人口而言,低工资所得的台湾人实际占压倒性的多数。总之所谓“帝国富
      强的基础,海外发展的基地”等成就,完全是建筑在对“新殖民之百姓的苛求”之
      上。
      
          在日资大量拥入台湾,经济掠夺日趋严重的同时,各种奴化与歧视政策和所谓
      “皇民化”的措施也纷纷亮相出台,向台湾人民灌输“日台一体”思想,禁止使用
      中文,强迫中国人改用日本人姓名,企图从民族认同的根基上摧毁台湾人民与大陆
      的血脉联系,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