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有盗“大陆政策”序幕拉开
      
          如同日本吞并琉球而觊觎我国领土台湾有密切的联系一样,它入侵朝鲜包含着
      为打开我国东三省开辟道路的阴谋。因此日本侵略朝鲜的第一步就是获得朝鲜不是
      中国属国的口实和字据。1875年日军就把军舰开到了朝鲜的大门口,逼迫朝鲜开放。
      朝鲜被迫同日本签订所谓的“修好条约”——《江华条约》,条约规定了日本在朝
      鲜的种种特权而对朝鲜在日本享有什么权利却只字未提。其中“朝鲜国乃自主之邦”
      的说法,显然是针对清朝与朝鲜之间的“上国”、“属邦”关系而发的,日本的目
      的是使朝鲜脱离清朝的影响而听命于己。
      
          1884年朝鲜发生了由日本的竹添公使一手导演的“甲申政变”。竹添公使率三
      小队进入景右宫,软禁国王,杀戮保守与亲清大臣多人,并由“开化党”的朴泳秀、
      金玉均等人出面组成新政府,强化朝鲜的亲日势力。在朝鲜政府“救援”的呼声下,
      驻朝清军营务处会办袁世凯率军开进王宫,与日军直接交火,驱走日军,恢复朝鲜
      原来的统治。但是日本却置干涉朝鲜内政,制造内乱,日公使率军驻留王宫三日,
      惨杀朝鲜大臣,自焚使馆等事实于不顾,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朝鲜签订答应惩办凶
      手,赔偿损失的《汉城条约》。条约的签订极大地鼓舞了日本政府的侵略热情。这
      也使日本更切实地感到驻朝清军的存在已成为它在朝鲜、在亚洲大陆扩张道路上的
      最大障碍,它亟欲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日本于1885年2 月派参议兼宫内卿伊藤博
      文来华进行交涉。伊藤博文的使命集中在两点:一是要求清政府处置平定甲申政变
      的清军指挥官;二是要求清军撤出朝鲜首都汉城。在两个月之间,双方共进行了六
      次谈判,日方尽力在谈判之中占得更多的权益。最终于1885年4 月18日签订《天津
      条约》,其主要内容是: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军,以后如要向朝鲜派兵,应提前
      互相通知。许诺日本在朝鲜拥有和中国同等的出兵权,这使日本找到了实现“大陆
      政策”中侵略朝鲜的极好借口。与此同时,李鸿章还附一照会与伊藤博文,声明对
      中国在朝鲜的官兵的不小心,将行文戒饬;对中国官兵伤害日民之事,等查明如实
      有其事,将依法严办。这两点都是承认日本是站在有理的方面,这为以后的甲午战
      争埋下了祸患。
      
      
      
          《天津条约》后,两国均从朝鲜撤军,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停止了对朝鲜的觊
      觎,而是酝酿独霸朝鲜进而侵占中国的一个更大的阴谋,其扩军备战活动更是变本
      加厉。陆军的兵力扩大了近二倍,海军也不断扩充兵力,增建军港,并且专门针对
      清朝北洋水师。在1886-1894年间日本中央政府财政预算每年支出总额在8000万日
      元上下,而每年的军费开支一直保持在2000万日元以上。〔13〕与此同时,日本统
      治阶级内各方面的代表人物纷纷炮制出各种向邻近国家侵略的理论。首先是福泽谕
      吉的“脱亚论”,中心论点是对待中国、朝鲜没有必要“因为邻邦而有所顾忌,而
      应按西洋人对待此类国家之办法对待之”。其次是山县有朋“主权线”和“利益线”
      概念的提出。“主权线”是指国家的疆域,“利益线”则是与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
      关的区域,即邻近的国家。也就是说要想维护国家独立,必须侵占邻国。除此之外,
      日本军事部门为掌握中国、朝鲜的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侦察。日本参谋本部一
      成立,下面就设置了专门负责调查从我国东三省到西伯利亚、库页岛、堪察加的地
      志及政情的管东局和专门负责调查从朝鲜到我国沿海的地志及政情的管西局,而且
      它们马上就展开了调查活动。调查后所得的结论是:日本对华作战,有稳操胜券的
      把握。至此,日本在大陆发动战争的准备正趋于完备,剩下的只是时机和借口问题
      了。1894年3 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写给日本驻英公使的信中就露骨地说:“国
      内政局越来越紧张,用日常手段已不能使这种混乱平息下去,但是要开战也还不能
      没有任何的由头。”〔14〕而朝鲜“东学党”的武装起义,正好为日本侵略朝鲜进
      而侵略中国提供了借口,这就正式拉开了日本实施“大陆政策”的序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