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败退缅甸(一)
      
          如山倒的兵败继1942年12月6 日突袭珍珠港、12月8 日突袭香港之后,还未等
      美国人、英国人回过味来,日本人一场接一场的更大的袭击接二连三地开始了。
      
          12月10日,停泊在南海水域的皇家海军“却敌号”、“威尔斯王子号”先后遭
      到日本战机轰炸,最后被送入海底,标志着英国在远东最大的军事力量彻底丧失。
      
          1 月7 日,日本人又蜂拥至菲律宾,然后接连攻克婆罗洲、苏门答腊、西里伯
      斯、爪哇、泰国、马来半岛……
      
          一个月光景,香港、印度支那、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
      统统落入日本人手中。
      
          照旧是声声厉响的闷棍,不是打在脑袋就是击在屁股上,没有丝毫准备,在殖
      民位置上坐得舒适又安稳的英国人干脆顶不住,被打得措手不及、落花流水、屁滚
      尿流。
      
          2 月15日,在攻陷新加坡后,充满肃杀之气的膏药旗摇身一转,锋芒直指缅甸。
      
          日本人目的非常明确,只要占领全缅甸,就等于截断中国最后的通道和退路, 
      日本人精明得很,一下子就识破了国民政府、交通部、中国航空公司的“锦囊妙计”。
      
          美日开战后,美、苏、中、英、加、澳、新(西兰)荷等迅速结成同盟国。已
      经和日本人交手四年的中国肯定是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最前沿,特殊的“环境”、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能不让美国总统对中国极其重视。
      
          费尽周折找到1942年12月29日罗斯福给蒋介石拍发的一封加急密电,翻译过来,
      1942-194559 败退缅甸全文如下:致  蒋介石将军阁下:重庆  中国为保证在对敌
      斗争中有效平等合作的共同努力得以形成,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应有一个最高领导人
      来掌握英国、荷兰、美国的军力。这就适当地显现出对中国地区的联合军力该有个
      相应的领导者。在这个地区我们建议开始时应包括泰国和印度支那半岛这些联合军
      力容易进入的地方。在英国、荷兰政府的代表同意下,我希望由您来承担指挥现在
      或将来在中国国内的联合军力。
      
          按我们的想法,为使这样的领导有效,应该马上成立一个联合计划组,成员来
      自英国、荷兰、美国、中国政府。如果您认为是可行的,而且苏联同意,那么苏联
      代表也应该包括在内。这些人应该在您的最高领导之下。西南太平洋及英国在印度
      军力的领导者都应该与您总部有最密切的联络。有一个联络官系统联络三个总部是
      最理想的。
      
          这个安排将使您的计划和影响力在指导各总部的战略中发挥作用。您在这方面
      的观点我非常欣赏。  富兰克林。D.罗斯福(注一)接到美国总统的密电,面对罗
      斯福的“商榷”,蒋委员长非常“赞同”,而且是兴高采烈地接受,在一张笑得合
      不拢嘴的著名照片中,就可见蒋介石此时之心情。昔日还是一国之委员长,一夜之
      间成了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用春风得意来形容这一时期的蒋介石最恰当不过。
      来而不往非礼也,委员长在笑纳“最高统帅”同时,“聪明”
      
          地要求美国总统能派员来华担当“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参谋长。
      
          既然战区统帅都提出了要求,在蒋介石“希望”派遣“参谋长”没多久,“参
      谋长”
      
          果真来了。
      
          华盛顿特派遣陆军中将约瑟夫。W.史迪威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史迪威于1942年3 月4 日抵达重庆任职。
      
          罗斯福总统不可能在这里摆放个“闲人”。美国政府认为,在华期间,史迪威
      将军将负有如下使命:一、监督、管理美国援华军用物资的分配和使用。
      
          二、在战区最高统帅统辖下,指挥所有在华美军及经指定的中国军队。
      
          三、作为美国军事代表,参加在中国举行的一切国际军事会议。
      
          四、管理和改善中国境内滇缅公路运输。  (注二)……
      
          够了,仅凭这几点,就为蒋史的矛盾直至最后分道扬镳埋下伏笔。
      
          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一)史迪威1942年3 月初来华就职,6 日正式拜会他的顶
      头上司、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11日,即飞赴缅甸腊戊,指挥从中国开入
      缅甸的新五军、新六军两个“远征军”与步步从泰国紧逼过来的日本军队作战。
      
          一定要保住“滇缅路”这条对外通道。地面和空中,能保住一头,中国的大门
      就不至于被关闭,这“战”就能抗下去!
      
          从国内打到国外,惨烈的地面战斗徐徐拉开帷幕……
      
          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新五军、新六军进入缅甸后,开始还不错,200
      师第一仗就在同古歼敌三百余名,给日军来了一个下马威。守卫在这里的英军见中
      国人来了,头都不回地立马走掉。
      
          出师告捷,本应再接再厉,但很快,矛盾就有了。
      
          二百师接防同古,史迪威决定中英双方应该趁势一鼓作气,把日本人的气焰彻
      底打下去。他准备再组织力量在平蛮纳会战,于是,他让九十六师迅速投入,让五
      十五师穿插。然而,让他料想不到,杜聿明、廖耀湘拒绝从命——因为“校长”在
      重庆指挥他们要在曼德勒会战。
      
          远征军、皇家军队,蒋介石、史迪威,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一国三公,
      心怀各异、阳奉阴违、明服暗抗、朝令夕改,全都搅成了一锅粥!
      
          曾在中国住过多年,自知熟悉中国“国情”的史迪威真是犯了难。
      
          好容易把两边都沟通了,工作也做好了,部队已经摆开阵型,布好口袋,只等
      日本人往里钻,也不知英国人喝了什么迷魂药,突然撤离摆在右翼的第一师,退守
      仁安羌,跑到那里与其装甲第七旅汇合,随之即被日军三十三团包围。
      
          一切和远在万里之外丘吉尔首相率领民众抗击德国入侵的大不列颠景象相反,
      缅甸的英国皇家军队在日本人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丢尽脸面。
      
          丢脸的事情还在继续,面对只有两个联队的日军,有七千余人的英军竟然想不
      出任何办法突围,只能向远征军、向史迪威发出求救。
      
          在关键时刻,孙立人率领他的三十八师赶到了。据说,如果三十八师再过一天
      不到,英军就准备投降了。
      
          仁安羌一役,国军三十八师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著名战例,救出英国
      人,轰动英伦三岛,不讳“面子”,勇于承担过失、牢记恩情的西方人从此把孙立
      人看成心中神圣的英雄,时光荏苒六十多年,如今,谈起当年的救命恩人,谈起
      “东方隆美尔”
      
          孙立人将军,激动之情照样溢于言表。
      
          英国人是救出来了,但会战平蛮纳也肯定无法进行了。
      
          美国参谋长不得不按照蒋委员长的意图做最后一搏——会战曼德勒。好像偏偏
      作对——英国人再次在没有任何通知情况下,脚底抹油——溜了,计划好的会战曼
      德勒顿时化为泡影。
      
          几乎是在准备曼德勒会战的同时,日军五十六师团避开曼德勒,迂回缅东。
      
          4 月29日,该师团一举攻克腊戊,彻底切断滇缅路,切断远征军回国退路。
      
          腊戊失守,不仅断了国军后撤的路线,连邦德计划好的那份洋洋洒洒的“分析
      报告”中的关于分段在中缅路上运输的计划也被打乱。
      
          远征军决战缅甸,蒋委员长比谁都急,从3 月远征军入缅到5 月撤退回国,他
      多次在昆明、仰光、密之那、腊戊间往返。
      
          缅甸坚决要守住,那是中国最后的通道,要和英国人沟通,印度在今后的战争
      中也会起决定性作用。肯定是交通部或者邦德的“报告”和“中航”航线勘察促使
      委员长下了最后的决心!
      
          委员长这会儿铁了心,不光是要看住“枪杆子”,重要的是要打败日本人!
      
          4 月13日,“中航”一架DC-3载着安排完作战计划的委员长从密之那起飞回昆
      明,在腊戊附近,有八架日本零式机尾随机后。闻此消息,飞行员、随从脸都白了,
      大家都不知所措,而委员长却无事一样,从头至尾,一直在座位上看书,连头都没
      抬一下。
      
          猖狂的日本人这次不知为何竟然没有攻击,担当本次专机飞行报务的华祝老人
      说,假设日本人有一架飞机开炮,绝对没跑。
      
          在委员长心中,不光是国内,也不光是一个缅甸,还有印度。印度国内各党派
      和英殖民者、和政府之间的情况、态势已让他焦虑万分……
      
          乱糟糟之中,2 月24日,蒋介石在昆明直接给宋子文发电:我已传达给顾维钧
      (驻美大使,笔者)下列指示:我推断你已经见过我对印度的告别信。请利用这个
      机会对丘吉尔讲我个人见到印▲  来自英国的女护士救治中国远征军伤员。
      
          度军队和政治情况,是我到印度之前想象不出的。我恐怕丘吉尔对实情是不知
      道的,最好是先告诉克立泼斯,由他再去报告丘吉尔。我不能不说,只能说我所想
      到的。我强烈地感到印度的政治问题不立即迫切地解决,那么危险就与日俱增。如
      果英国政府要等到日本飞机来轰炸印度,而使印度士气涣散,那就太晚了。如果解
      决到日本军队进入印度之后,那就更晚。如果日本人知道了实际情况而攻击印度,
      他们实际上是无法抗击!
      
          如果印度的政治情况能改善,这可能防止敌人侵入印度的野心。
      
          请把上述情况传达给克立泼斯。还必须指出,按照我的看法,如果英国政府自
      动把实权交给印度人、而不让印度别的政党来扰乱的话,印度人会对英国改变态度,
      忘掉他们冷酷的感觉,而忠实于大英帝国。只有这样的政策才能制止印度脱离英帝
      国倾向,使他们明确退出英帝国是政治、利益上都不利的。
      
          请把我的观点反映给总统。一句话,就是危险太严重了。如果英政府不能从根
      本上改变对印度的政策,那就好像是把印度拱手让给敌人,即请他们尽快占领印度。
      当我想及这点时,我是既忧愁又恐慌。他们现在是欺哄自己和人民:这里没有立即
      的危险,这里没有实际的战争。同样,这里也不可能有坚定的作战精神!
      
          看到马来西亚被击溃是这么迅速,与之相比,在军事准备上,印度现在还要差
      得多!  (注三)  中正这是笔者在查找1941年至1942年蒋介石、宋子文、罗斯福
      三人互通电文中,蒋委员长少有的一封充满焦急忧虑和迫切之情的急电,和外交部
      长递交美国总统那封顾左右而言他的电文不尽相同,在这份电报中,蒋介石毫不掩
      饰自己对邻国政治“前途”的焦虑。
      
          日本之所以在亚洲敢肆无忌惮地出兵,打的就是为所入侵国复兴“民族主义”
      赶走西方魔鬼,共建“大东亚共荣圈”这块招牌。不是吗,英国在亚洲四处担当殖
      民者,作威作福,哪个地方都希望把他们赶下台。假若印度真的赶走英国人,日本
      人就可以堂而皇之“进入”,到那时……想起来,真是一身冷汗!
      
          在内战中把军事、政治搞得一团糟的委员长此时比谁看得都清楚,从英国人在
      缅甸避战的趋势看,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假设缅甸失守,假设密之那保
      不住,则必须要在印度再打通一条通道,至于怎样“打通”,那是下面的人做的事
      情,虽然中印之间隔着世界闻名的高山,但毕竟是“邻国”。必须保住印度。
      
          宋子文和他的“备忘录”(二)日本人向缅甸逼近之时,宋子文还在美国游说。
      
          美日开战,宋在美的活动完全公开。此时,博士要做的,就是争取大量按总统
      签署的“租借法案”中供给中国用于对日作战的美援物资迅速启运到中国。不仅仅
      是美援,缅甸战场还都乱着套,运往中国的军需物资已无法从仰光转运,必须先到
      印度加尔各答,从那里再转至密之那,再到昆明。此时,英国人在控制印度,很多
      事无巨细的事情,还要通过美国和在印度的英国人协调。
      
          一切都在烦乱中。
      
          曾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驻加尔各答代表的云铎老人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许多航行在大洋中承载中国货物的舰船,在航行途中就改变了方向,从原计划驶向
      缅甸改向印度,都不得不临时在加尔各答、吉大港、孟买、马德拉斯等处卸货。汽
      油、武器弹药、航材……堆积如山,而国内请求尽早运到物资的告急电文,二十四
      小时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
      
          中、美、英、印四方协调人员,整日忙个焦头烂额。
      
          不知道在华盛顿的中国外交部长能否知道丛林密境中发生的这些乱糟糟的事情。
      
          租借法案、物资、“中航”那“十八架”DC-3运输机、飞行员、陈纳德、英国
      人、印度人、密之那、加尔各答……千头万绪、盘根错节,所有的事情夹杂在一块,
      让博士心力交瘁,没时间、没心情、也没精力去想缅甸地面的事情。  而此时,蒋
      委员长发来急电,让他立刻晋见美国总统罗斯福。
      
          看了电报内容,深知国内军政火急的宋子文更是不敢怠慢,2 月25日,在华盛
      顿的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给美国总统发电:总统先生:蒋介石将军从昆明给我发来一
      封信笺并让我送给您,现在我就在这里。您以前总是宽大地给我时间,这次我强忍
      住自己不要强要求您,除非您希望与我讨论这封信。
      
          加拿大政府已为我安排了一次去加拿大的短期访问,明天下午三点出发,约三
      天后回来。如果有必要,我可以延迟离开时间。
      
          致深深的敬意!  宋子文(注四)  和蒋委员长焦虑的情绪、国民政府的渴盼
      援助之情不同,罗斯福总统此时也许觉得自己是在鸟瞰整个“世界战局”,对于他
      来说,为缅甸战事焦急万分的中国政府的事情不应该排在第一位。
      
          ▲ 1942 年缅甸眉苗,在宋美龄的斡旋下,史迪威将军和满面笑容的蒋介石走
      到了一起。
      
          只过了一天,2 月26日,罗斯福回电:亲爱的子文:很感谢你送来的大元帅的
      信,希望你有个对加拿大很好的访问。  (注五)字面上,美国总统虽说很亲热,
      但意思明白无误,美国总统不想讨论。
      
          这边,哪里是印度的问题,缅甸已经快保不住了。
      
          都是铮铮铁骨硬汉(二)缅甸,一副败像。
      
          腊戊丧失,切断远征军后路,英国人不战而退,使得日本人毫无顾忌地往上压,
      让一切计划均成泡影。
      
          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终以战败告终。
      
          再一次撤退。
      
          问题又来了,史迪威命令,新五军、新六军就近退守印度。在战场上带领士兵
      冲锋陷阵的杜聿明明里执行,暗地里却悄悄给“校长”发电请示。
      
          校长的回电极为快速,内容是:撤回国内!
      
          西去印度,只有三百多公里,而东回中国,却足有千里之多。最要命的是,滇
      缅路已被日军占领,回国根本无路可走,只有翻越蚊虫横飞、蚂蟥遍地、豺狼虎豹
      肆虐、沼泽密布、能进不能出的“野人山”。
      
          连小孩子都能看清的事情,大将杜聿明就是没“看清”。
      
          面对史迪威的诘问,杜聿明也振振有词:岂止是校长和我的意愿,也是广大官
      兵对自己祖国的无限渴盼和依恋……新五军军长的话没错,回国的消息传出后,确
      也得到了全体将士的拥赞,史迪威还能说这是“长官意志”吗?
      
          谁不爱恋自己的祖国?面对眼前的异国部队,军衔高出许多的美国老头一点办
      法都没有,双方只有分道扬镳。
      
          日本人兵临密之那城下时,“中航”设在这里的准备为新航线服务的基地顿时
      乱成一锅粥。按邦德和黄宝贤报给交通部的计划,密之那已经被列为“中航”对外
      通道的一个重要基地,这里的机场正在扩建,“中航”公司的很多人员、航材已经
      先期运抵于此。
      
          谁都没想到远征军会溃败得如此之快。
      
          还在乱。这边刚要搬东西,那边,国防部的电报又到:为即将进入野人山的远
      征军限时空投!国防部的电报犹如纸上谈兵,根本就不考虑“中航”已经严重缺少
      飞机。夏普驾着贴满口香糖的DC-3历尽艰辛跑到印度,哈罗德。斯威顿把一个翅膀
      长、一个翅膀短的飞机弄到香港的事情让公司职员记忆犹新。邦德也知道,如果按
      照在国内的习惯做法,这都应就地淘汰才对,而现在,只能用这些补丁摞补丁的飞
      机继续飞!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