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减去法的人生观
      
          在我生病的这段期间,kiki一直都是由姐姐帮忙照顾,当我病情逐渐稳定后,
      便决定还是不要它“物归原主”,因为姐姐常年独居,有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在身
      旁作伴也是挺好。所以,我到旧金山后,又领养了一支猫,取名为yoyo,同样冠
      上了父姓,与kiki刚好是一公一母,宛如我们膝下的一对子女。
      
          许yoyo是一只浅灰色的虎斑猫,我到旧金山动物收容所时,在一屋子的铁笼中
      逛一圈,我一眼就相中了它。那时它才满一岁,听说是原饲主搬家,新家不能养猫,
      才被送到这儿等待新主人。
      
          yoyo的个性相当羞涩,跟远在台湾的那只“小姐姐”kiki的泼辣、好动简直形
      成反比。我推敲yoyo一定是被以前饲养的主人虐待过,才会畏首畏尾,丧失安全感,
      以致每当它一看到我们站起身,一团阴影逼过去,立即一溜烟,吓得躲在暗处。
      
          怯生生的yoyo引发我的爱怜,让我甘愿发挥大量的爱心,去抚慰它先前的不快
      回忆。果然两个月后,它熟悉了新家,渐渐自在了,只是温吞、文静依旧,我想那
      是个性使然,也就随它去。
      
          人生有时就是如此讽刺,爸爸在我小时候一再提及,我的文气要是能跟姐姐的
      豪气对调就好了,这样子一来,男孩豪迈,女孩斯文才恰如其分嘛。这套言论曾造
      成我心头既深且大的遗憾,一辈子隐隐作痛。
      
          现在倒好了,我养的两只爱猫,母的kiki凶巴巴,张牙舞爪的;公的yoyo却没
      脾气,娟秀得很,景况似乎跟爸爸看待我和姐姐一模一样,可谓“惨痛的历史在下
      一代重演了”。我时常在逗弄yoyo时,便回想起爸爸生前的这种评语,而心生黯然,
      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真正好笑的是,尽管它们不真是我的一双子女,而是猫,但因为我自己有
      早年受苦的深刻经验,从不敢在kiki和yoyo跟前流露一丝“唉,你们要是彼此的个
      性对调就好了”的心思,便是担忧它们通灵性,恐怕因此感觉被感觉被否定、被嫌
      弃,也会像人一样受伤。
      
          不去伤猫的心,我却还是忍不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kiki和yoyo都和
      我住在一起,那你会爱谁多一点呢?”或者“假如两只都在吵,你会先抱谁?”
      
          有一次一位好友提醒我:“爱不是这个样子,你为何一直都以为爱是被瓜分的?
      你爱kiki,并不会减少去爱yoyo,反之亦然。在你的想法里,好像爱就只能是那么
      大罢了,而且会被分割,变得越来越少。”
      
          他一语惊醒迷糊人,经过细心检证,我发现他所言确实好比一锄下去,凿到了
      我人生观中摇晃得最厉害的那根地基桩,而追根究底,它的形成显然跟我父母早年
      对待我的方式有重大关连。
      
          在人格长成的童年、青春期里,父母对子女明确表达的那份爱,往往是他们一
      生当中身心灵安定的基础。
      
          然而我的爸妈,就像许许多多传统的父母,不善于表露内心的慈爱,反倒一味
      迷信“严格管教才是爱护子女”的古板教条,因为怕宠坏了我,所以不愿把好意、
      善意、正向、肯定的那一面朝我展示,而是以冷淡、训示代替热情、鼓励,终于日
      积月累,造就了我往后郁郁寡欢的人格。
      
          在尚未觉察到自己的忧郁症之前,我对父母的管教方式顶多心底有怨言,却觉
      得逝者已矣,没什么大不了,但在深陷于忧郁症的折磨后,我才犀利地看穿了,他
      们早年对我的这一套父母经,竟然就像如来佛在念金箍咒,法力无边,逼得我即使
      长大成人了,都还会为此头痛、心痛,浑身不对劲,余毒袅袅。
      
          罹患忧郁症的病人倘若细心去回溯,大概都不难发觉,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儿
      获得安全感的遗憾,影响了他们一辈子。那不只是幼年时不愉快的回忆而已,更是
      一个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既然结不了疤,就难保不会有留下一些“情绪的病毒”、
      “精神的细菌”,造成终生弱体质,受害匪浅。
      
          从小没有被父母以正面态度嘉勉、鼓舞过的人,一旦长大了,会习惯性地“抄
      袭”父母的眼光来观看自身,觉得自己无论作出什么成就,心里都虚虚的。这种人
      对于爱的感受很不确定,虽然极度渴望被爱,却也老是有“我一定不值得人爱”的
      疑虑在自我折腾。
      
      
      
          这样的小孩长大成人了,缺乏父母明确的爱作后盾,因此没有安全感,对于爱,
      便会养成一股奇异的哲学,就是“减去法”。他认为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甚至可
      以计量,当分给心爱的人事物时,会越分越少,所以充满了终会枯竭的危机感、忧
      虑感,看什么事难免消极、悲观。
      
          在心情坚定时,这种拿一把刀削来砍去的“减去法”还不至于作乱,可以像一
      只泼猴给镇压在大石头底下。但是万一遇到心情低落,亦即情绪的抵抗力差的时候,
      这只泼猴就会呲牙咧嘴发威,挣脱出来四下捣乱。
      
          我记得以前在一家报社上班时,跟一位一级主管私下谈到他那组某位员工的薪
      水,我诧异地说:“哇,他领那么多呀,这样对其他人不会不公平吗?”
      
          那位主管,也是我的好友,跟我无话不说,这时正色地回应;“你错了,不是
      他领的太多,而是其他人的薪水都过低。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帮其他同事争取调高待
      遇,而不是拉下这位员工的薪水,硬是跟其他人齐头式平等。”
      
          我听了一愣,心想也对,比起其他大报的待遇,这里的员工作同样的差事,报
      酬的确短少了人家一截,他这一番话确实指出了整体问题的关键。
      
          他既言之成理,但我为何不能也查知到这个真相呢?为何我总在看事物之际,
      情不自禁就会动用拉一干人下水的“减去法”,而不是提拔大伙鸡犬升天的“增色
      法”呢?
      
          听他说完后,我内疚了好久,自责为什么这般小里小气,而不像他那样大人大
      量?
      
          事后,我仔细去留意我那位同事主管的成长背景,查出了一条重要线索。原来
      他是家族里的长孙,从小被一堆长辈呵护,在家里又是老大,发言有一定的分量,
      这样的经验对他自然很有助益,因为有自信,所以乐于去分享与助人,他的性格是
      属于光明的,具有锦上添花、以及有雅量祝福他人的美德。
      
          我很羡慕他有这种美德,更羡慕他有幸在那样的家庭中长大,使他生命的底子
      厚厚的,一生受用无穷。
      
          反观自己因为被“减去法”的人生观笼罩,常会有提不起劲的轻微倦态。
      
          记得读高中时,和几位同学到一位很疼爱我的导师家里吃饭,在餐桌上,她看
      见其中一位颇有福相的同学吃得狼吞虎咽,便很欣慰地说:“我最喜欢看人吃得津
      津有味,什么菜都很好吃的样子。”
      
          我呢,则正好相反,是属于天生吃相端正又细致的人,从外观瞧,不管我吃的
      是何等美味,或许都会以为不太可口。
      
          听见导师那么说,我的心一沉,顿时沮丧得要命,因为吃相是一种天性,作假
      不得,我无法为了讨好她而去硬拗,乔装出一副大块啖肉、大口喝酒的德性啊。她
      仿佛订下了一个我永远无法企及的高标准,叫我望洋兴叹,倍感挫折。
      
          对于无辜被冤枉的事,我一生最痛恨,但这一回遇到的是导师,我也没辄了,
      只好委屈往肚子里吞。
      
          导师是从事教育多年的资深人,桃李满天下,照理讲,看多了学生的千形百状,
      应该很了解这种人性才对。她可能言者无心,我却听者有意,觉得她八成是在挑剔
      我的嘴刁,从此心口凉凉的,鸣金收兵,采取撤退之道,避免再上她家吃饭了。
      
          当我发现自己的吃相讨好不了导师,童年时代讨好不了父母的类似空虚感就跟
      着侵袭上来,心想:“我既然怎么都讨好不了,那就算了,拉倒了!”我因此马上
      向后转,黯然退场。
      
          分析起来,像这些例子都是“减去法”的价值系统在我的体内作怪,习于这套
      模式的人,平常便不容易壮大、快乐起来,一到了忧郁症爆发后,就更惨了,如同
      掏空一个人性格的地基,造成自暴自弃。
      
          因为当焦躁的情绪累积到燃点时,我擅长运用的那套“减去法”逻辑就会开始
      蒸发,搅拌一股黏搭搭的念头死劲地纠缠过来,推到极致,心里就会这么下结论:
      “那我大不了不要活了,不去跟忧郁症斗,自动退出,总可以吧?”
      
          减去的观念,正是削弱、退让的意思,就像加减乘除四法之中的“- ”,如果
      一直减下去,终究会减到零为止,所以随着忧郁症病毒的恶化侵蚀,慢慢演变成
      “全面归零的弃守状态”,我便满脑子想着干脆放弃算了,包括放弃生命、放弃奋
      斗、放弃一切!
      
          一段没被父母足够肯定的早年经历,竟然威力这么大,逼迫我到了这把年纪,
      还在为此付出巨额代价,甚至差点赔上了生命,这真是天下父母始料未及的吧?而
      我的父母若是在天有灵的话,大概也要惨然禁声,大悲无语了。
      
          我既然知道“减法”的人生观一直在作怪,让我付出了重大的代价,那么我必
      须时时检视自己的想法、行为,不要给悲观有机可趁,要不断鼓励自己多用“加法”,
      学会祝福别人,为别人的好而高兴,停止在角落里自怜!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